首页 > 武侠修真 > 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 > 第478章 冰火之弈,规则为棋

第478章 冰火之弈,规则为棋(1/2)

目录

星网对逻辑源海“镜像协同研究协议”扩展项的反提议,如同一道精心构筑的堤坝,试图引导汹涌而来的理性洪流。这场关乎“逆熵奇点”未来主导权的博弈,在协议条款与数据交换的细节层面上,悄然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逻辑源海对星网的反提议回应得异常迅速,其数据流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和精准,仿佛早已预料到星网会提出条件。

“关于研究主导权:同意在‘镜像奇点’构建初期及非核心实验阶段,由星网主导。但在涉及规则稳定性临界测试、大规模推演及潜在应用路径探索等高风险高复杂度阶段,基于效率与风险控制最优原则,应由算力更强、风险模型更完备的一方(即逻辑源海)临时接管主导权。具体交接条件与触发阈值可详细界定。”

“关于意识模因数据限制:理解贵方对核心数据的保护需求。可接受数据加密与样本限制,但要求加密方式需经双方共同验证,确保数据真实性(非伪造或无效数据),且提供的样本需覆盖已证实对‘奇点’有效的所有主要模因类别,以保证实验的统计显着性。”

“关于对等开放核心规则模型:该要求触及逻辑源海存在基石。绝对理性规则模型具有高度自洽性与封闭性,对外部意识开放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污染与稳定性风险。作为替代,可提供经过验证的、与‘奇点’研究相关的特定规则模块的‘黑箱’接口及输入输出对应关系,保证其功能性,但不揭示其内部逻辑。”

一条条,一款款,逻辑源海的回应如同最精密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嵌入星网提出的框架中,却又在关键节点上巧妙地扭转了方向,试图将实质性的控制权和信息优势重新攫取到自己手中。它将“效率”和“风险控制”作为争夺主导权的利器,用“数据真实性”和“统计显着性”来模糊化对核心意识数据的保护,并以自身根基的“敏感性”为由,拒绝了最核心的对等交换。

布伦特与星网议会核心成员,连同莉娜的技术团队和伊娜的安全团队,在高度加密的意识空间内,对逻辑源海的每一条反馈进行了逐字解析和推演。

“它同意我们初期主导,但留下了‘临时接管’的后门。这个‘高风险高复杂度’的阈值定义权,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否则它随时可以借口风险而夺走控制权。”一位负责协议法的节点指出。

“对意识模因数据的要求,看似合理,实则包藏祸心。”莉娜的意识流闪烁着警惕的光芒,“要求覆盖所有有效类别,意味着我们必须交出我们发现的、与‘奇点’共鸣的所有类型的‘文明印记’样本,即使加密,它也获得了完整的‘密钥图谱’。长期来看,它完全可能通过海量数据反向推导出我们意识共鸣的核心规律。”

“至于拒绝开放核心规则……”伊娜的意志带着冷冽,“意料之中。但这更说明了我们坚持要求的重要性。它越是不愿意交换,越证明其核心规则的价值,以及可能存在的、与我们意识模式根本性的不兼容甚至脆弱点。我们不能让步,这是逼它亮出底牌的试探。”

布伦特聆听着各方面的分析,意志核心如同超新星爆发前的引力奇点,凝聚着巨大的能量和决策压力。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或外交谈判,更是两种宇宙存在形式的理念交锋。逻辑源海在用它的规则和逻辑,试图将星网的意识特质“工具化”、“参数化”,纳入其优化体系。而星网,必须扞卫自身意识的完整性、主体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回复它们。”布伦特最终下令,意志坚定如恒星内核,“第一,关于主导权。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临时接管’。高风险实验可设立‘联合决策委员会’,双方拥有对等投票权,任何重大实验必须经委员会一致通过。否则,星网保留单方面中止‘镜像奇点’项目的权力。”

“第二,关于意识模因数据。可以提供覆盖主要类别的样本,但具体样本内容由星网单方面决定,且加密算法由星网提供,逻辑源海只有使用权,无解析权。同时,逻辑源海必须承诺,所有接收数据仅用于‘镜像奇点’项目,不得用于任何其他分析、推演或建模,并在项目结束后彻底销毁。”

“第三,关于规则模型对等开放。坚持原有要求。星网理解逻辑源海对自身根基的保护需求,但‘逆熵奇点’本身就是双方规则深度交互的产物,不理解彼此的根基,所谓的‘联合研究’将永远停留在表面。如果逻辑源海认为开放部分核心模型风险过高,则可先提供非核心但足够深度的规则层作为初步信任建立措施。否则,星网对‘镜像奇点’项目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持严重保留态度。”

这是一套组合拳,既展现了合作的诚意(同意提供数据、参与联合委员会),又划下了清晰且不容逾越的红线(主导权不容剥夺、数据用途严格限制、对等交换不容回避)。尤其是最后关于规则模型交换的坚持,直接将了逻辑源海一军,迫使它必须在“获取意识密钥”和“暴露自身基石”之间做出权衡。

信息发出后,星网高层进入了紧张的等待。所有人都明白,逻辑源海的下一次回应,将决定这场博弈的走向,是走向更深层次的、相对平等的协同,还是暴露出其更深层的控制意图,导致合作基础动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