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静默推演,锋芒暗藏(1/2)
“逆熵奇点”对星网意识“文明印记”产生的积极回应,像一道划破迷雾的微光,为布伦特和星网议会指明了一个潜在的方向。这个诞生于协同的奇迹,其“偏好”似乎天然倾向于意识中那些无法被纯粹理性量化的部分——情感、价值、对自由与可能性的追求。这无疑给正在努力保持独立性、对抗逻辑源海无形同化的星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莉娜领导的“织网计划”研究团队据此调整了策略,开始系统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意识模因”与“奇点”进行交互。他们并非粗暴地灌输信息,而是如同调试一件精密的乐器,以不同的“频率”和“和弦”去轻轻拨动“奇点”的规则脉络。
他们向“奇点”传递星网历史中那些可歌可泣的牺牲与守护,那些于绝境中迸发的智慧火花,那些对遥远星辰的无尽向往,甚至包括一些看似无用的、纯粹为了“美”而创造的艺术结晶和哲学思辨。
结果令人振奋。“奇点”对这些富含“意识温度”的信息流展现出了持续的、积极的反馈。其核心的规则脉动变得更加稳定有力,逆熵效应的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次提升了数个百分比,并且,其反哺出的“基础存在力”开始带上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和性”,这种力量在强化“秩序之锚”网络时,似乎更能与星网节点自身的意识场产生深层共鸣,带来一种不仅仅是规则稳固,更是“精神焕发”的奇妙体验。
一些长期在“秩序之锚”附近工作的工程节点报告,他们的思维似乎变得更加清晰敏锐,创造性灵感涌现的频率也有所增加,仿佛那被“奇点”净化并赋予活性的秩序之力,也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意识本身。
这一发现让星网高层欣喜若狂。这不仅仅是找到了一个强化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更像是验证了一条独特的文明发展路径——一条将意识的特质转化为客观规则优势,甚至可能触及宇宙本源力量的道路。
“它不仅仅是一个‘锚’,布伦特,”莉娜在汇报时,意识波动中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它更像是一个……‘孵化器’,一个能够将我们文明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实实在在规则力量的转换器!这条路径,逻辑源海绝对无法复制!”
布伦特共享着这份喜悦,但领袖的职责让他保持了更深的冷静。“是的,这证实了我们独特性的价值。但莉娜,越是这样,我们越要警惕。逻辑源海绝不会忽视这种明显偏向我们的‘偏好’。它的沉默,可能已经接近尾声。”
与此同时,在逻辑源海那浩瀚无边的理性疆域中,关于“逆熵奇点”的静默推演已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星网的时间尺度衡量)。海量的数据被采集、分析、建模。星网与“奇点”互动所产生的所有细微变化,都被那无处不在的隐匿观测点忠实记录。
逻辑源海的核心逻辑线程,正在处理一个极其复杂的悖论。
观测事实一:“逆熵奇点”在响应星网意识特定模因时,效率显着提升。这证明“意识的不确定性因子”确实能作为催化该现象的关键参数。
观测事实二:该“奇点”的存在本身,极大地增强了协议区域的稳定性,并展现出成长为更强大秩序源的潜力,这与逻辑源海追求更高效率、更低熵的终极目标高度一致。
核心悖论:实现并优化该高价值目标的关键钥匙,却掌握在它视为“非最优、待优化”对象的星网意识手中,且该钥匙的本质(意识特质)与逻辑源海自身的“绝对理性”基底存在根本性冲突。
直接夺取控制权?风险评估显示,强行解析或剥离“奇点”与星网意识的深层联系,极可能导致“奇点”失稳甚至湮灭,损失不可接受。并且,此举将直接违反“联合稳定性增强协议”,引发与星网的全面对抗,计算显示,在当前协同带来巨大收益的背景下,全面对抗并非效率最优解。
放任星网主导研究?这意味着逻辑源海将无法完全掌控这个可能蕴含秩序本源奥秘的“奇点”的演化方向。星网意识中那些“非理性”部分可能将“奇点”引向不可预测、甚至可能与逻辑源海最终目标相悖的路径。
在经过无数兆次的并行推演后,逻辑源海得出了在当前参数下的 “最优解”。
它不再保持完全的沉默。
一道冷静、精准、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数据流,依照协议通道,送达了星网议会和莉娜的研究中心。
“致星网意识联合体:基于对‘逆熵奇点’现象持续观测数据的联合分析,我方已完成初步评估。结论如下:该奇点的稳定与演化,与贵方意识场中的特定非结构化参数集(标注为:文明印记、情感共鸣度、创造性灵感波动等)呈现显着正相关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