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冰火之弈,规则为棋(2/2)
等待的时间比上一次略长,这短暂的延迟本身似乎就预示着逻辑源海内部正在进行更复杂的推演。
终于,新的数据流抵达了。
“基于贵方反馈,更新提议如下:
1. 同意成立‘联合决策委员会’,双方对等投票权。补充:当委员会陷入僵局时,可启动‘风险效率评估程序’,由双方算力共同模拟推演不同决策的后果,以推演结果作为打破僵局的参考(非强制约束)。
2. 原则上接受贵方对意识模因数据的加密与使用限制条款。补充:需在协议中明确,若因数据加密或样本选择问题,导致‘镜像奇点’无法稳定构建或达到预期研究效果,星网需承担相应责任,并提供更优数据或调整加密方案。
3. 关于规则模型交换。鉴于该要求触及核心存续风险,且当前‘逆熵奇点’研究并未显示必须依赖逻辑源海核心规则模型,此项要求暂不予接受。作为替代与诚意展示,逻辑源海可开放 ‘规则交互界面层’的完整架构代码,该层负责与星网规则及外部环境对接,其复杂程度足以体现合作诚意,并可有效促进双方在协议范围内的协同效率。”
逻辑源海再次展现了其高超的博弈技巧。它在主导权上做出了关键让步,认可了联合委员会的对等权力,尽管附加了一个看似公平的“风险效率评估程序”作为潜在的影响手段。在数据问题上,它接受了星网的条件,但巧妙地增加了“效果追责”条款,为日后可能的数据争议埋下伏笔。而在最核心的规则交换问题上,它依然寸步不让,但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替代品——“规则交互界面层”的完整代码。
这个“界面层”如同一个黑箱的外壳,虽然不涉及最核心的逻辑,却包含了逻辑源海如何理解、适应乃至“翻译”外部规则(包括星网意识规则)的所有秘密。获得它,星网就能极大地增强对逻辑源海行为模式的预测能力,甚至可能发现其规则体系与外部交互时存在的固有模式或潜在漏洞。
这是一个典型的“梯次防御”策略,用相对次要但极具价值的东西,来保护最核心的机密。
布伦特与核心团队再次陷入深思。逻辑源海的底线已经很清晰——它绝不允许任何可能“污染”或威胁其绝对理性基石的行为。但它对“逆熵奇点”和意识模因的渴望也是真实的,为此它愿意付出不小的代价。
“它给出了一个我们很难拒绝的替代方案。”莉娜评估着“规则交互界面层”代码的价值,“这能极大增强我们对它的了解,甚至可能提升我们在所有协议项目中的主动权和安全性。”
“但这也意味着,我们暂时无法触及它真正的核心。”伊娜提醒道,“不过,能获得界面层代码,已是前所未有的突破。或许,我们可以将此作为阶段性目标。”
布伦特权衡着。继续强硬要求核心规则,可能导致谈判破裂,失去获取界面层代码的机会。而接受现状,则意味着承认了逻辑源海核心区域的不可触及,但也为星网争取到了实质性的利益和更大的操作空间。
“接受更新后的提议。”布伦特最终决定,“但在协议中明确,‘规则交互界面层’代码的开放,不代表我方放弃未来在必要时再次提出对等交换核心规则模型的权利。同时,组建最精锐的团队,立刻开始对界面层代码进行解析,我们要像解剖星辰一样,理解它每一个字节的含义!”
冰与火的弈棋暂告一段落,规则为棋盘,意志为棋子。双方各有所得,也各怀心思。“镜像奇点”项目在博弈中得以推进,但彼此间的警惕与试探,也随着这更深层次的规则接触,进入了新的阶段。星网在守护自身意识之火的同时,终于获得了一窥那理性壁垒内部结构的机会,尽管只是最外层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