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民间场 > 第七十话 :药香仁心

第七十话 :药香仁心(1/2)

目录

上卷

长乐郡以西,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处名为“百草川”的谷地。此地气候温润,水土丰美,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药材,自古便是医家、药商汇聚之地。川中有一古镇,名曰“杏林镇”,镇民多以采药、制药为生,镇中药铺林立,空气中常年弥漫着浓郁而复杂的药草香气。

宁瑜与阿翎踏入杏林镇时,正值初夏。镇外山峦叠翠,溪流潺潺,一派生机勃勃。镇内青石板路蜿蜒,两旁店铺旗幡招展,多是“xx堂”、“xx轩”之类的药铺名号。往来行人中,不乏背着药篓的采药人、提着药包的病患家属,以及身着长衫、步履匆匆的医者。

然而,行走在这药香弥漫的古镇,宁瑜却隐隐感觉到一丝不谐。这浓郁的药材气息之下,似乎涌动着一股过于精明算计的暗流。药铺伙计们吆喝叫卖,言语间多是对药材“奇效”、“珍贵”的吹嘘,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少了些许悬壶济世应有的仁厚与沉静。

阿翎似乎也受到了影响,她微微蹙着鼻子,并非不喜药香,而是对这空气中掺杂的功利气息感到不适。她肩头的纸鹤,也显得有些躁动不安。

二人寻了一处看起来颇为古旧的客栈住下,客栈名“回春居”,老板是位面容和善的中年人。

“二位客官是来买药还是寻医?”老板一边登记,一边热情地问道,“咱们杏林镇,别的没有,就是药材齐全,名医汇聚!无论疑难杂症,到了这儿,多半能找到对症之药!”

“我等只是途经,见此地道地药材丰美,特来见识一番。”宁瑜微笑道。

“哦?那客官可来对地方了!”老板颇以为荣,“咱们杏林镇,靠山吃山,这百草川就是一座天然宝库!尤其这几年,‘济世堂’的东家更是了得,不仅自家药田规模宏大,还广纳四方奇药,生意做得红火,连京城的大药铺都从他家进货呢!”

“济世堂?”宁瑜记下了这个名字。

“是啊,镇东头最大的那家就是。”老板压低声音,“不过啊,近来也有些风言风语,说济世堂的药材,价格是越来越贵,而且……唉,有些话不好乱说,客官自行体会便是。”

正聊着,客栈外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喊声和斥骂声。几人出门看去,只见斜对面一家名为“仁心斋”的小药铺门口,一个衣着朴素、满面泪痕的妇人,正抱着一个昏迷不醒、面色青紫的孩童,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一个掌柜模样的干瘦老者,面有难色地站在门口。

“薛掌柜!求求您!再赊一剂‘清心解毒散’吧!娃儿他爹进山采药摔断了腿,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您行行好,救孩子一命吧!”妇人声泪俱下,磕头不止。

那薛掌柜叹了口气,无奈道:“李娘子,不是我不肯救。你前次欠的药钱还未结清,我这小本经营,实在赊不起了啊!况且……你这娃儿中的这蛇毒颇为蹊跷,像是混合了数种毒瘴,寻常清心解毒散未必管用,需得用更珍贵的‘百花解毒丹’方可。那丹药……价格不菲,我这小店里也没有存货啊!”

“百花解毒丹?”那妇人一听,更是绝望,“那……那要多少钱?”

薛掌柜摇了摇头:“至少需五十两银子一枚。而且……恐怕只有镇东济世堂才有。”

五十两!对于普通农家,无异于天文数字。那妇人闻言,眼前一黑,几乎晕厥过去,只是抱着孩子无助地哭泣。

周围围了不少人,指指点点,有的同情,有的摇头,却无人上前相助。

“唉,造孽啊!李家汉子是为了采一株‘七星莲’给孩子他娘治病才摔伤的,那七星莲据说只有毒瘴谷才有,这孩子怕是跟着进去沾染了混合毒瘴……”

“仁心斋的薛掌柜已是仁至义尽了,常年赊药给穷苦人,自己都快撑不下去了。”

“可这百花解毒丹……除了济世堂,谁家有?那济世堂的沈东家,可是出了名的……唉……”

议论声中,充满了对李家的同情,以及对济世堂的讳莫如深。

宁瑜与阿翎对视一眼,走上前去。阿翎看着那气息奄奄的孩童,眼中满是焦急与不忍,轻轻拉了拉宁瑜的衣袖。

宁瑜蹲下身,对那薛掌柜拱手道:“掌柜的,可否让在下看看这孩子?”

薛掌柜见宁瑜气度清雅,不似常人,又见他身旁少女灵秀非凡,心中一动,连忙道:“公子请!老夫医术浅薄,实在束手无策!”

宁瑜伸出二指,搭在孩童腕脉上,一丝温和的灵力探入其体内。果然,孩童体内数种阴寒剧毒的瘴气交织,已然侵入心脉,寻常解毒药物确实难以奏效。那“百花解毒丹”以百花之精粹中和百毒,倒是对症,只是……

他目光扫过孩童青紫的皮肤和微微肿胀的关节,又看了看妇人那满是泥土和伤痕的手,心中了然。这毒,确实凶险,但也并非只有“百花解毒丹”一途。

“这位大嫂莫急。”宁瑜温声对那妇人道,“孩子之毒,尚有可为。无需那百花解毒丹。”

妇人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泣声道:“公子!您……您能救我娃儿?求您救救他!我做牛做马报答您!”

宁瑜扶起她,对薛掌柜道:“掌柜的,借贵铺银针一用,再取些艾绒、灯心草、地锦草、七叶一枝花……嗯,再加一味百年陈醋。”

他所报的药名,皆是常见之物,并不珍贵。薛掌柜虽有些疑惑,但见宁瑜神色笃定,连忙吩咐伙计去取。

银针和药材很快备齐。宁瑜让阿翎帮忙扶住孩童,他则凝神静气,出手如电,数根银针精准地刺入孩童周身大穴,尤其是心脉周围,以灵力护住其心脉,暂阻毒素蔓延。随后,他将艾绒混以其他几味草药,点燃,以陈醋为引,置于银针尾部,以灸法通经活络,拔毒外出。

只见缕缕青烟带着刺鼻的腥臭气息从银针处冒出,孩童青紫的脸色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消退,呼吸也逐渐变得平稳有力起来。

周围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啧啧称奇。薛掌柜更是瞪大了眼睛,喃喃道:“以常见之药,行针灸奇术……公子真乃神医!”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宁瑜起出银针,又开了一剂以甘草、绿豆、金银花等普通药材组成的方子,交给那妇人:“按此方抓药,三剂之后,余毒可清。日后切记,莫要再轻易涉足险地。”

那妇人千恩万谢,几乎要再次跪下,被宁瑜拦住。薛掌柜更是分文不取,将药包好塞给妇人。

孩童悠悠转醒,虚弱地叫了一声“娘”,妇人喜极而泣,抱着孩子对宁瑜磕了几个头,方才离去。

众人散去后,薛掌柜将宁瑜与阿翎请入店内奉茶,感慨道:“公子医术通神,仁心仁术,老夫佩服!若非公子,那李家娃儿恐怕……”他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愤懑之色,“只是,如今这杏林镇,像公子这般以救人为先的,是越来越少了。尤其是那济世堂……”

中卷

薛掌柜的“仁心斋”,店面不大,药材也多是普通常见之品,但收拾得干干净净,药柜上标签清晰,看得出主人是用心经营之人。他为人健谈,又感激宁瑜出手相助,便打开了话匣子。

“公子有所不知,我们杏林镇,祖辈传下的规矩,是‘医者仁心,药者普惠’。采药制药,虽为谋生,更重要的是一份济世之心。以往各家药铺,虽有竞争,但也讲究个公道,遇到穷苦人家,赊账、减价甚至赠药都是常事。”

他叹了口气,语气变得低沉:“可自从镇东的沈家‘济世堂’做大,这风气就变了。那沈东家,名万三,本是外来户,极善经营。他先是大量收购药田,垄断了几种珍贵药材的货源,又凭借财势,挤压我们这些小药铺的生存空间。这倒也罢了,商场如战场,各凭本事。”

薛掌柜脸上露出不忿:“可恨的是,他为了牟取暴利,不仅肆意抬高药价,尤其是一些救命急药,如那‘百花解毒丹’,原本成本不过数两,他却卖到五十两、上百两!更有人传言,他为了保持某些药材的‘稀缺’,甚至暗中毁掉一些野生药源,或是囤积居奇,待价而沽!这……这哪里还有半点‘济世’之心?简直是敲骨吸髓!”

宁瑜静静地听着,眉头微蹙。若薛掌柜所言属实,那这济世堂的行径,确实有违药道本义。药材生于天地,本为疗愈众生,若成为少数人敛财的工具,甚至因此延误病情、致人家破人亡,则其罪非小。

“难道无人管束吗?”宁瑜问道。

“管?”薛掌柜苦笑,“那沈万三财大气粗,与官府往来密切,寻常百姓,谁敢得罪?况且,他确实能提供一些别处没有的珍贵药材,许多富户、官家都指着他呢。我们这些老家伙的议论,他也只当是耳边风。”

正说着,店外传来一阵喧闹。只见几个衣着统一的彪形大汉,簇拥着一个身着锦袍、满面红光、眼神中透着精明的中年胖子,大摇大摆地走了过来,正是济世堂的东家沈万三。

沈万三目光扫过仁心斋简陋的门面,嘴角撇过一丝不屑,随即看到店内的宁瑜和阿翎,尤其是阿翎那不凡的气质,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但很快便被商人特有的热情笑容掩盖。

“薛老哥,生意可好?”沈万三拱了拱手,语气却没什么敬意,“听说方才你这里挺热闹?有个中了混合瘴毒的孩子被治好了?可是用了老哥你珍藏的什么秘方?”他话语中带着试探。

薛掌柜冷哼一声:“不劳沈东家挂心。孩子是这位宁公子以针灸辅以寻常草药治好的,并未用你那昂贵的百花解毒丹。”

“哦?”沈万三目光转向宁瑜,脸上笑容更盛,带着几分审视,“原来是宁公子,失敬失敬!公子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医术,佩服!不知公子师承何处?在何处高就啊?”他显然将宁瑜当成了某种隐世的医道传人,试图摸底。

宁瑜淡然道:“山野之人,略通岐黄,不足挂齿。”

沈万三碰了个软钉子,也不在意,哈哈一笑:“公子过谦了!能以寻常药物解混合瘴毒,岂是略通?实不相瞒,沈某对公子医术极为钦佩!不知公子可有意向合作?沈某的济世堂,药材齐全,资金雄厚,若得公子这等神医加盟,必定如虎添翼!届时,名利双收,岂不快哉?”他直接抛出了橄榄枝,意图招揽。

宁瑜摇了摇头,婉拒道:“在下闲云野鹤,惯了,无意依附任何堂号。行医用药,但求心安而已。”

沈万三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与不悦,但很快掩饰过去,又道:“人各有志,沈某也不强求。不过,公子既通医术,当知药材乃医道根本。有些疑难杂症,非珍稀药材不可。公子日后若需什么罕见药材,尽管来我济世堂,沈某必定给公子最优惠的价格!”他话语中带着自信,仿佛掌控了杏林镇的药脉命门。

宁瑜不置可否,只是道:“药材虽分贵贱,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若能洞悉药性,寻常之物亦可奏奇功;若不得其法,纵有仙草,亦如凡砾。”

沈万三显然不以为然,笑道:“公子此言,乃是理想。现实是,没有好药材,再高明的医术也难为无米之炊啊!就像那百花解毒丹,若非集齐百种珍稀花草精华,如何能解百毒?此乃硬道理!”

他又寒暄几句,见宁瑜态度冷淡,便带着手下悻悻离去,临走前还意味深长地看了薛掌柜一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