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咒术回战:预言漫画家的生存指南 > 第157章 他们管这叫发疯,我说这是接线

第157章 他们管这叫发疯,我说这是接线(1/2)

目录

那个模糊的念头,如同水底的气泡,从她意识深处缓缓升起。

这面墙,这整座美术馆的构造,或许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共鸣腔。

她想起那些关于老式歌剧院的传说,某些特定位置的声音能清晰传遍全场,而另一些角度则完全静音。

建筑,本身就是一种物理性的信息筛选器。

这个猜想让佐藤光几乎忘记了身体的虚弱。

她连夜行动起来,在安保人员巡逻的间隙,像个幽灵般穿梭在美术馆废弃的各个展厅。

她没有专业的仪器,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

她贴近墙壁,用指关节轻轻叩击,聆听那沉闷而几乎没有回响的声音。

她甚至打开手机上的节拍器应用,放在房间一角,自己走到另一端,感受声音传播的延迟和衰减。

她发现,大部分墙体都采用了某种昂贵的、如今已不多见的复合材料——一种混合了铁氧体与晶状聚合物的专业级吸音板。

它们被设计用来吸收多余的杂音,确保参观者能沉浸在艺术品前。

但佐藤光猜测,这种材料在吸收声波的同时,或许也能极轻微地“滞留”更高频的能量波动,比如,一个孩子在梦中发出的恐惧尖叫所附带的精神残响。

这些残响微弱到无法被咒术师捕捉,却能像水渍一样,缓慢地渗透进这片“海绵”里。

经过三个小时的摸索,她最终确定了目标——位于美术馆正中央的穹顶大厅。

这个圆形的大厅拥有完美的声学结构,任何细微的声音都会被穹顶聚焦、放大,再均匀地散播开来。

这里,将成为她的“梦境放大器”。

她等不及天亮。

凌晨四点,她以“夜间安抚”为由,从睡梦中唤醒了七个最容易在梦中响应她预知的孩子,包括山本奈绪。

她将他们带到空旷的穹顶大厅中央,冰冷的月光透过高处的玻璃窗,洒下一片银霜。

“我们来玩一个关于风的游戏。”佐藤光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带着一丝回音,她让孩子们围坐成一圈,每人发了一张她提前画好的卡片。

卡片上是那些最基础的符号:撑开的伞、奔跑的小人、指向特定方向的箭头,以及那只简化的乌鸦。

“现在,闭上眼睛,”她轻声引导着,自己的意识则与【预言绘卷】深度链接,将那些关于“避难”和“警示”的纯粹意念剥离出来,“想象你们手中的画,变成了一阵很轻很轻的风。现在,把这阵风……放进这个大厅里。”

孩子们顺从地闭上眼,小小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用力想象。

空气寂静得可怕,只能听到他们细微的呼吸声。

一分钟,两分钟……就在佐藤光感觉精神力即将透支时,第七个孩子,一个平日里最胆小的男孩,轻轻点了点头。

就在那一瞬间,大厅穹顶上悬挂的一排老旧应急灯泡,毫无征兆地闪烁起来,发出“滋滋”的电流声,忽明忽暗。

整间屋子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一种无形的压力降临,又在瞬间消散。

【群体梦印】,首次完成了定向共振。

“咳……咳咳!”佐藤光猛地弯下腰,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口温热的血从喉咙里涌出,滴落在冰冷的地板上,像一朵绽放的暗色花朵。

但她抬起头时,脸上却是一个灿烂到近乎疯狂的笑容。

从此以后,她不再需要独自一人,绘制那通往未来的每一帧警告。

与此同时,山本奈绪已经连续三个晚上,在梦中看见同一个画面。

那是一个纯白得刺眼的房间,一个穿着白大褂、看不清面容的女人站在巨大的控制台前。

她按下按钮,天花板上便垂下无数条纤细的红色光线,像蛛丝一样,精准地缠住下方一排排沉睡之人的头颅。

这天清晨,她从梦中惊醒后,没有哭闹,而是径直走向活动室的黑板,拿起一支被其他孩子遗落的红色蜡笔,用尽全身力气,将梦中的场景画了上去。

藤原静端着给孩子们准备的温牛奶走进活动室,一眼就看到了黑板上的画。

她脸上的温和笑容瞬间凝固了。

那杂乱的红线,那沉睡的人形,都让她感到不安,但最让她心惊的,是那个被奈绪用歪歪扭扭的线条勾勒出的控制台——它的样式,那独特的弧形边角和按键布局,竟与她十年前在大学期间,作为学术交流代表参观过的某处自卫队下属的秘密医疗设施里的设备,几乎一模一样!

一股寒意从她脊背窜起。

她没有声张,甚至没有擦掉那幅画,而是不动声色地拿起一本记录本,开始在图书角悄悄收集所有包含了“红线”元素的儿童画作。

她将它们按照日期顺序,一张张贴在图书角书架背后的墙壁上。

她开始相信,这些被大人们视为噩梦呓语的涂鸦,不是在幻想,而是在以一种孩童的方式,还原某个被刻意隐藏的现实。

城市的另一端,佐伯凉再次来到收容所外墙,执行他那份“涂鸦清理”的工作。

然而,当他看到新出现的一幅画时,手中的高压水枪却迟迟无法举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