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今天真的不想加班 > 第233章 系统的局限性:无法对抗“自愿”

第233章 系统的局限性:无法对抗“自愿”(1/2)

目录

夜色深沉,林眠却没有丝毫睡意。他靠在熟悉的懒人沙发上,闭着眼睛,看似在休息,意识却沉浸在与【睡眠系统】的无声交流中。

赵乾那套oKR结合末位淘汰的“合法阳谋”,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公司内部悄然收紧。他看穿了其本质,但如何破解,却是一个比对抗明显违法行为更复杂的难题。他试图向【睡眠系统】寻求策略指引,将目前面临的困境——系统性精神压迫、利用规则漏洞的绩效管理、员工“自愿”内卷等核心特征——在意识中清晰地勾勒出来,期待着系统能像之前提供法律知识库一样,给出一个精准的解决方案或升级新的模块。

然而,这一次,【睡眠系统】的回应却与以往不同。

没有涌现出新的知识流,没有解锁未知的功能,只有一段冷静到近乎漠然的提示信息,如同冰冷的代码,直接投射在他的意识层面:

【分析宿主所处情境……】

【判定:冲突类型已由‘显性权益侵害’转为‘系统性精神压迫及规则滥用’。】

【核心矛盾:个体在组织压力及生存焦虑下,‘自愿’放弃部分法定权利(如休息权),以换取绩效安全或职业发展。】

【系统评估:】

【1.法律手段适用性:有限。目标行为(设定高难度oKR、末位淘汰)本身处于企业管理自主权边界,难以直接认定为违法。员工‘自愿’加班行为,缺乏强制证据,法律干预空间狭窄。】

【2.【法律知识库】效能:主要针对明确违法行为提供法理支持及应对策略。对当前情境下的精神压迫及规则博弈,提供间接参考,无法直接破解。】

【3.【睡眠系统】核心功能边界:系统旨在保障宿主生理休息质量,优化基于休息的灵感获取效率,及提供应对明确外部侵害的知识支持。无法直接干预宿主或他人基于复杂心理、社会压力做出的‘自愿’行为选择。】

【结论:当前挑战超出系统直接解决范畴。应对策略需依赖宿主自身智慧、影响力及对组织生态的长期塑造。】

提示信息缓缓消散,脑海重归寂静。

林眠睁开了眼睛,眸子里没有失望,只有一种深沉的了然。

系统的回应,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

法律的武器,有其明确的射程。它能精准打击那些越界的、白纸黑字的违法行为,比如强制加班、克扣工资。但对于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利用人性弱点和管理“艺术”构建起来的系统性压迫,法律往往显得鞭长莫及。

【睡眠系统】也并非万能。它更像是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能提供信息、保障基础、激发灵感,但它无法代替他去进行复杂的人际博弈,无法扭转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更无法强迫那些在恐惧中选择“自愿”的人站起来反抗。

系统的局限性,在此刻暴露无遗。

它无法对抗“自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