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汉纪五十】(2/2)
十一月: 皇甫嵩在下曲阳进攻张角的弟弟张宝,斩杀张宝,斩获十余万人。朝廷随即任命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牧,封槐里侯。皇甫嵩能体恤士卒,每次行军驻扎,总是等营帐建好,他才去休息;士兵们都吃上饭,他才吃饭,所以所到之处都能成功。
凉州叛乱开始: 北地郡的先零羌人和枹罕、河关的盗贼反叛,共同拥立湟中义从胡(归附汉朝的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死护羌校尉泠征。金城人边章、韩遂在凉州西部(西州)一向有名望,反叛者诱骗并劫持了他们,让他们主持军政。他们杀死金城太守陈懿,攻打焚烧州郡。
汉灵帝中平二年(乙丑年,公元185年)
春天,正月: 爆发大规模瘟疫。
南宫火灾与苛捐杂税:
二月,己酉日: 南宫云台发生火灾。
庚戌日: 乐城门发生火灾。
中常侍张让、赵忠劝说灵帝向天下田地每亩加征十钱税,用来修建宫殿、铸造铜人。乐安太守陆康上书劝谏说:“从前鲁宣公按亩征税而蝗灾自生(见于《春秋》)。鲁哀公增加赋税而孔子非议他,岂有聚夺民财去营造无用的铜人,抛弃圣贤告诫,自蹈亡国之君覆辙的道理呢!”宦官们诬陷陆康援引亡国之君来比喻圣明君主,犯了大不敬之罪,用囚车将他押送廷尉。侍御史刘岱上表为他辩解,陆康才得以免死,放归故乡。陆康是陆续的孙子。
朝廷又下诏征调各州郡的木材和带有纹理的石料,分批运往京城。黄门、常侍们总是借故斥责送来的材料不合格,趁机强行折价贱买,只付十分之一的价钱,然后转手倒卖;宦官们又不肯立即接收,木材堆积腐烂,宫殿连年修不成。刺史、太守趁机私自加征赋税,百姓怨声载道。
朝廷又命令西园骑士(皇家马厩的低级吏员)分道督促催办,恐吓州郡官员,收受大量贿赂。刺史、俸禄二千石的郡守以及茂才(秀才)、孝廉升迁调动,都要到西园讨价还价(行贿),然后才能上任。那些为官清廉的人请求不去上任,都被强迫派遣。当时巨鹿太守、河内人司马直刚被任命,因为他有清廉的名声,被减收三百万钱(贿赂)。司马直接到诏书,惆怅地说:“身为百姓父母官,反而要盘剥百姓去迎合时下的歪风,我不忍心啊!”便借口有病辞职,朝廷不准。他走到孟津时,上书极力陈述当时的弊政,随即服毒自杀。奏书呈上后,灵帝为此暂时停止了征收修宫钱。
任命朱俊为右车骑将军。
各地盗贼蜂起: 自从张角叛乱后,各地盗贼纷纷起事,博陵张牛角、常山褚飞燕以及黄龙、左校、于氐根、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计、司隶缘城、雷公、浮云、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眭固、苦蝤等人,数不胜数,大的有二三万人,小的有六七千人。张牛角、褚飞燕合军攻打瘿陶,张牛角中流箭将死,命令部下拥戴褚飞燕为首领,褚飞燕改姓张。褚飞燕本名燕,身手轻捷,行动迅速,所以军中称他为“飞燕”。山谷中的盗贼大多归附他,部众逐渐扩大,达到近百万,号称“黑山贼”,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其害,朝廷无力讨伐。张燕(褚飞燕)于是派使者到京城,上书请求投降;朝廷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让他统领河北各山谷事务,每年可以举荐孝廉、计吏(向朝廷推荐人才)。
司徒袁隗被免职。
卖官鬻爵与崔烈:
三月: 任命廷尉崔烈为司徒。崔烈是崔寔的堂兄。当时,三公职位往往通过宦官、保姆向西园缴纳钱财才能得到,段颎、张温等人虽有功劳和名誉,但也都是输送了财物,才登上三公之位。崔烈通过傅母(皇帝的保姆)缴纳了五百万钱,所以当上了司徒。到任命那天,灵帝亲临殿前,百官齐聚,灵帝回头对亲信说:“后悔没再吝啬一点,可以要到一千万!”程夫人在旁边应声说:“崔公是冀州名士,岂肯买官!多亏我帮忙,反而不知好歹!”崔烈因此声誉大减。
凉州问题与傅燮论战:
北宫伯玉等侵犯三辅地区(关中),朝廷诏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镇守长安进行讨伐。
当时凉州叛乱不止,朝廷不停地征调天下徭役赋税,崔烈认为应该放弃凉州。朝廷下诏召集公卿百官商议,议郎傅燮厉声说:“杀掉司徒(崔烈),天下才能安定!”尚书奏告傅燮在朝廷上侮辱大臣。灵帝就此询问傅燮,傅燮回答说:“樊哙因为匈奴冒顿单于悖逆无道,激愤请战,并未失人臣之节,季布还说‘樊哙该杀’。如今凉州是天下要冲,国家的屏障。高祖(刘邦)初兴之时,派郦商平定陇右;世宗(汉武帝)开拓疆土,设置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议论者认为这是斩断了匈奴的右臂。现在地方治理失当,导致一州叛乱;崔烈身为宰相,不为国家思考平息叛乱的办法,却要割弃一方万里的国土,我深感困惑!如果让异族(左衽之虏)占据此地,士兵强悍,盔甲坚固,据此作乱,这才是天下最大的忧虑,社稷的深重祸患。如果崔烈不知道这点,那是极其昏聩;如果知道还故意这么说,那就是不忠。”灵帝认为他说得对,没有放弃凉州。
夏天,四月,庚戌日: 天降大冰雹。
五月: 太尉邓盛被罢免;任命太仆、河南人张延为太尉。
六月: 因讨伐张角有功,封中常侍张让等十二人为列侯。
秋天,七月: 三辅地区发生蝗灾。
皇甫嵩遭报复: 皇甫嵩讨伐张角时,路过邺城,看到中常侍赵忠的住宅超过规制,就上奏请求没收。另外,中常侍张让私下向他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不给。这两人因此上奏说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军资很多。灵帝召回皇甫嵩,收回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户。
八月: 任命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手,讨伐北宫伯玉;任命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一同归张温统帅。
九月: 任命特进(荣誉官职)杨赐为司空。
冬天,十月,庚寅日: 临晋文烈侯杨赐去世。任命光禄大夫许相为司空。许相是许训的儿子。
刘陶死谏: 谏议大夫刘陶上书说:“天下先前遭遇张角之乱,后来又遭边章寇掠,如今西羌叛军已攻到河东,恐怕会越来越强,像野猪一样突袭京城。百姓有百般逃亡退避求死之心,没有一人愿上前战斗求生。西边的敌人日益进逼,张温的车骑将军孤军处境危险,如果失利,败局将不可收拾。我知道自己屡次上书已让陛下厌烦,但还是忍不住要说,是因为国家安定则臣子共享喜庆,国家危亡则臣子也将先死。谨再次陈述当前最紧要的八件事。”大意是说天下大乱,根源都在宦官。宦官们共同诬陷刘陶说:“前次张角事发,陛下下诏恩威并施,自那以后,他们各自都已悔改。现在四方安静,而刘陶却痛恨圣明政治,专门散布妖言。州郡官员没有上报(叛乱),刘陶怎么知道?怀疑刘陶与贼人勾结。”于是逮捕刘陶,关进黄门北寺狱,拷打审讯日益急迫。刘陶对使者说:“我恨自己不能与伊尹、吕尚(姜子牙)同列,却与微子、箕子、比干这三位仁人同辈(指进谏而死)。如今上有杀戮忠直之臣的君王,下有憔悴困苦的百姓,汉朝的灭亡也不远了,将来后悔何及!”于是闭气自杀。前任司徒陈耽为人忠正,宦官怨恨他,也加以诬陷,使他死在狱中。
凉州战事与孙坚劝杀董卓:
张温率领各郡步骑兵十余万驻扎在美阳。边章、韩遂也进军美阳,张温与他们交战,总是不利。
十一月: 董卓与右扶风鲍鸿等合兵进攻边章、韩遂,大败敌军,边章、韩遂败逃榆中。
张温派周慎率领三万人追击。参军事孙坚建议周慎说:“贼军城中无粮,必须从外面转运粮食,我愿领一万人截断他们的粮道,将军率大军随后接应,贼军必然困乏不敢交战,逃入羌中,我们再合力讨伐,凉州就可以平定了!”周慎不听,率军包围榆中城。边章、韩遂分兵驻守葵园峡,反而切断了周慎的粮道。周慎恐惧,丢弃辎重车辆撤退。
张温又派董卓率兵三万讨伐先零羌。羌人、胡人在望垣以北包围了董卓,军中粮食断绝。董卓便在要渡过的河中筑起堤堰作捕鱼状(伪立焉),暗中却从堤堰下撤军。等贼兵发觉追击时,河水已深,无法渡过,董卓于是回军驻扎扶风。
张温用皇帝诏书召见董卓,董卓拖延很久才来。张温责备董卓,董卓应答时态度傲慢。孙坚上前附耳对张温说:“董卓不害怕降罪反而嚣张跋扈,口出狂言,应该以不按时应召为由,宣布军法处斩。”张温说:“董卓在河陇一带一向威名卓着,今天杀了他,西征没有依靠。”孙坚说:“明公亲自率领朝廷大军,威震天下,何必依赖董卓!看董卓的言行,并不敬重明公,轻慢上级,无礼之极,这是第一条罪状;边章、韩遂跋扈一年,应当及时进讨,董卓却说不可,动摇军心,这是第二条罪状;董卓受命讨贼无功,应召拖延滞留,态度傲慢,这是第三条罪状。古代名将受命统军,没有不果断斩杀违命者以成功的。现在明公对董卓心存顾虑,不立即诛杀,损害威严和军法,就在此一举了。”张温不忍心动手,便说:“你先回去,否则董卓要起疑心了。”孙坚于是退出。
灵帝聚敛: 这一年,灵帝在西园建造万金堂,把司农府库的金钱、丝帛运来堆满堂中。他还把数千万钱分别寄存在小黄门、中常侍家中,又在河间郡购买田地住宅,建造府第楼观。
汉灵帝中平三年(丙寅年,公元186年)
春天,二月: 江夏郡士兵赵慈反叛,杀死南阳太守秦颉。
庚戌日: 大赦天下。
太尉张延被罢免。 朝廷派使者持符节到长安任命张温为太尉。三公在京城之外接受任命,从张温开始。
任命中常侍赵忠为车骑将军。 灵帝命赵忠评定讨伐黄巾军的功劳。执金吾甄举对赵忠说:“傅南容(傅燮)先前在讨伐黄巾的东路军(指皇甫嵩部)有功,却未被封侯,天下人失望。如今将军亲自担当重任,应该进用贤才,审理冤屈,以顺应人心。”赵忠采纳了他的意见,派弟弟城门校尉赵延去向傅燮示好。赵延对傅燮说:“南容(傅燮)只要稍微答谢一下我哥哥常侍(赵忠),万户侯也不难得到!”傅燮严肃地拒绝说:“有功而不论赏,是命运。我傅燮岂能乞求私人的赏赐!”赵忠因此更加怀恨,但顾忌傅燮的名望,不敢加害,将他调出京城任汉阳太守。
灵帝大兴土木: 灵帝命令钩盾令宋典修缮南宫玉堂殿,又命令掖庭令毕岚铸造四个铜人、四口大钟(每钟容量二千斛)。又在平门外的桥东铸造天禄(神兽)、虾蟆(蛤蟆)吐水装置,将水引入宫中。还制造翻车(龙骨水车)、渴乌(虹吸管),设置在桥西,用来喷洒南北郊的道路,以为这样可以节省百姓洒扫道路的费用。
五月,壬辰日(晦日): 发生日食。
六月: 荆州刺史王敏讨伐赵慈,将其斩杀。车骑将军赵忠被罢免。
冬天,十月: 武陵郡蛮族反叛,郡兵讨伐将其击败。
前太尉张延被宦官诬陷,下狱而死。
十二月: 鲜卑侵犯幽州、并州。
征召张温回京师。
汉灵帝中平四年(丁卯年,公元187年)
春天,正月,己卯日: 大赦天下。
二月: 荥阳盗贼杀死中牟县令。
三月: 河南尹何苗讨伐荥阳盗贼,将其击败;任命何苗为车骑将军。
凉州乱局加剧与傅燮殉难:
韩遂杀死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军包围陇西郡,太守李相如叛变,与韩遂联合。
凉州刺史耿鄙率领六郡军队讨伐韩遂。耿鄙信任治中程球,程球贪图奸利,官民怨恨。汉阳太守傅燮对耿鄙说:“使君您治理凉州时间尚短,百姓还不熟悉教化。叛贼听说大军将至,必然万众一心。凉州边兵勇猛,锋芒难挡;而您新集结的部队,上下不和谐,万一发生内变,后悔莫及。不如按兵不动休养德政,赏罚分明,让叛贼得到喘息,必然以为我们胆怯,群贼内部争夺权势,分裂是必然的。然后率领已受教化的军民,讨伐离心离德的贼寇,大功可以坐等成功。”耿鄙不听。
夏天,四月: 耿鄙行军到狄道,州别驾(州牧副手)反叛响应贼军,先杀死程球,接着杀害耿鄙。贼军于是进军包围汉阳郡城。城中兵少粮尽,傅燮仍坚守。
当时有数千名北地郡的胡人骑兵随叛军攻打汉阳,他们一向感念傅燮的恩德,一同在城外叩头,请求护送傅燮返回家乡。傅燮的儿子傅干,年仅十三岁,对父亲说:“国家昏乱,致使父亲不被朝廷所容。如今汉阳兵力不足以自守,应该听从羌人、胡人的请求,返回家乡,等待将来政治清明时再辅佐明主。”话未说完,傅燮慨然叹息道:“你知道我必死吗?圣人通达节操,次一等的人坚守节操。商纣王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我遭遇乱世,不能修养浩然正气,既然享受俸禄,又想逃避危难吗!我能到哪里去?必定死在此地!你有才智,努力吧!主簿杨会,就是我的程婴(托孤之人)。”
叛军首领狄道人王国派前酒泉太守黄衍劝降傅燮:“天下已不再属于汉朝,府君您是否愿意做我们的统帅呢?”傅燮手按佩剑呵斥黄衍:“你是朝廷命官(剖符之臣),反倒替贼人游说吗!”随即指挥左右士兵出击,临阵战死。
耿鄙的司马、扶风人马腾也拥兵反叛,与韩遂联合,共同推举王国为首领,侵掠三辅地区。
官员变动: 太尉张温因贼寇未平被免职;任命司徒崔烈为太尉。
五月: 任命司空许相为司徒;任命光禄勋、沛国人丁宫为司空。
张纯、张举叛乱:
当初,张温征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人讨伐凉州,前中山相、渔阳人张纯请求统领这支骑兵,张温不准,而让涿县令、辽西人公孙瓒统领。军队到达蓟中时,乌桓兵因军饷拖欠不发,大多叛逃回本国。
张纯因未能统领军队而忿恨,便与同郡人、前泰山太守张举以及乌桓首领丘力居等结盟,在蓟中地区劫掠,杀死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部众达到十余万,驻扎在肥如。
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他们发布文告给各州郡,声称张举将取代汉朝,命令灵帝退位,敕令公卿大臣迎接新君。
冬天,十月: 长沙郡盗贼区星自称将军,部众一万余人;朝廷任命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讨伐平定叛乱,封孙坚为乌程侯。
十一月: 太尉崔烈被罢免;任命大司农曹嵩为太尉。
十二月: 屠各胡反叛。
当年: 朝廷公开出售关内侯爵位,价格五百万钱。
名士陈寔去世: 前太丘县长陈寔去世,全国各地前去吊唁的有三万多人。陈寔在乡里,处事公平,为众人表率。乡人有争执,常找他评判是非曲直,经他劝导,回去后无人抱怨,以至有人感叹说:“宁愿受刑罚,也不愿被陈先生批评!”杨赐、陈耽每次被任命为三公,百官都来祝贺时,他们总是叹息陈寔未能身居高位,为自己先于陈寔当上三公而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