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胡搅蛮缠(2/2)
一开始,李承弘是拒绝的。
“老师,此举……是否不妥?如此行事,与强取豪夺何异?恐损及朝廷颜面与皇室声誉。”李承弘试图劝谏。
萧战搂着他的肩膀,一副“你还是太年轻”的表情:“承弘啊,你这想法太迂腐!颜面?声誉?能当饭吃还是能打倭寇?咱们这是在干什么?是在平倭!是在保家卫国!所有阻碍平倭、不愿意出钱出力的,都是潜在的‘倭寇同情者’!你作为皇子,联署一下,是代表朝廷表明态度,支持平倭大业!这是正义之举,是给你父皇分忧!谁敢说半个不字?”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蛊惑:“再说了,你签个名,又不用你去吵架,就能帮前线将士多要点粮食药材,少死几个人。这功德,大了去了!比你天天在宫里读那些圣贤书实在多了!”
在李承弘内心挣扎,以及萧战持续不断的“思想工作”下,最终,许多公文的末尾,都出现了“钦差督师 萧战”与“皇子 李承弘”并列的签名。这皇子招牌一打出去,威慑力倍增。地方官员们看到皇子的联署,更是敢怒不敢言,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乖乖按要求“协防”。
李承弘私下对二狗感叹:“我总觉得……老师是在把我往沟里带。”二狗拍拍他肩膀:“习惯就好,习惯就好!跟着四叔,下限这东西,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杭州,浙江布政使司衙门。
布政使崔大人拿着又一封从台州送来的、厚厚一叠、前面报捷后面哭穷的公文,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他烦躁地将公文摔在桌上,对着
“这个萧战!他到底想干什么?!三天两头来公文哭穷!说什么将士食不果腹,军械破损不堪!可他那边的捷报是一个接一个,从来没停过!黑石岛之后,这都第几次小胜了?他要是真缺粮缺到那个地步,哪来的力气去打倭寇?啊?!”
他指着公文上那泣血陈情的段落,气不打一处来:“你们看看!这写得多惨!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浙江布政司刻薄前线将士,故意刁难他萧战呢!可他转头就去‘协防’宁波、温州,要粮要人要东西!他这到底是缺粮,还是借着由头扩充实力,搜刮地方?!”
一个幕僚小心翼翼地道:“大人,他……他每次公文,都有六皇子殿下联署……这……”
崔布政使更加郁闷了,捶着胸口:“六皇子……唉!本官这个位置,是不是也该让他萧战来坐算了?!他这哪是督师,分明是个滚刀肉,是个泼皮!偏偏还拿着尚方宝剑,带着皇子!打不得,骂不得,还得陪着笑脸!本官为官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如此难缠之人!”
京城,宁王府。
听着东南眼线汇报萧战如何利用公文哭穷、如何借着“联防”名目向周边州县索要物资、如何利用六皇子签名施加压力……宁王李锴只觉得一股邪火在胸中燃烧,却无处发泄。
他猛地将手中的密报撕得粉碎,低吼道:“无耻!下作!我们想用官场的规矩、程序的正义来束缚他,压制他!可他呢?他利用这些规矩,这些程序,来耍流氓!来碰瓷!来敲诈!”
他气得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偏偏……偏偏他每次都能站在‘平倭大义’的制高点上!让你明知道他在胡搅蛮缠,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去反驳、去制止!反驳他,就是不顾抗倭大局;制止他,就是阻碍皇子办差!这混账东西!简直是我大夏官场的一颗……一颗砸不烂嚼不碎的铜豌豆!”
幕僚在一旁低声劝慰,但心里也清楚,面对萧战这种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将官场规则和道德下限都灵活运用的对手,传统的打压手段,确实有些力不从心了。宁王此刻的愤怒,更多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萧战通过这一系列“外交碰瓷”和“胡搅蛮缠”,虽然惹得周边州县和上级衙门怨声载道,却在事实上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资源和运作空间,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东南的地位。然而,他这种肆无忌惮、近乎癫狂的扩张和挑衅,也终于触及到了某些势力能够容忍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