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 > 第346章 胡搅蛮缠

第346章 胡搅蛮缠(1/2)

目录

萧战深谙“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的精髓,在暂时稳住内部、并用技术手段恶心对手的同时,他将那套混不吝的作风,完美地应用到了与相邻州县、乃至上级衙门的公文往来和“外交”事务中,把“碰瓷”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督师帅帐内,萧战叼着笔杆,看着面前一份刚刚起草好的、发往浙江布政使司的公文,眉头紧锁,似乎很不满意。

“不行不行,这写得不够惨!”他扭头对正在帮忙整理文书的李承弘说道,“承弘啊,你来改改!要突出咱们现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但依然矢志不渝、忠心报国的悲壮氛围!要让布政使大人看了,不掉两滴眼泪都算他铁石心肠!”

李承弘无奈地接过笔,斟酌着词句。最终发出的公文,在例行汇报了近期又小规模击溃了一股试图靠岸的倭寇侦察队之后,画风陡然一转:

“……然,将士虽浴血奋战,屡挫敌锋,然军中粮秣早已告罄,饷银更是遥遥无期。士卒日仅两餐,稀粥可见人影,佐以咸菜半条,已是难得之珍馐。铠甲破损,无钱修缮;刀枪卷刃,无力更换。每至夜深,闻士卒腹中雷鸣,观其面带菜色,末将心如刀绞,恨不能以身代之……然,即便困顿至此,全军上下,无一人言退,无一人怨怼,皆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愿随国公爷、随朝廷,扫清倭氛,虽死无憾!唯盼上官体恤下情,速拨粮饷,以解燃眉之急,则三军感念,士气必更加高昂……”

这公文写得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然而,就在这封“字字血泪”的求援信发出后不到三天,萧战麾下的一支巡逻队又在海边顺手敲掉了一个倭寇的临时补给点,缴获了一批鱼干和糙米,虽然不多,但足以让军营里飘起久违的米饭香。

帅帐内,二狗念着布政使司回复的、措辞谨慎、表示“已知悉,正设法协调”的公文,萧战啃着新蒸的米饭团,含糊道:“看见没?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咱们越惨,赢得越漂亮,就越显得那帮卡咱们脖子的不是东西!”

“听说了吗?萧国公那边又打胜仗了!”“是啊,真是厉害!不过听说将士们都快吃不上饭了,真是委屈他们了!”“唉,要是朝廷粮饷能跟上,何至于此啊!”

萧战并不只盯着上级衙门,他把目光投向了周边的州县。他以“钦差督师,总揽东南平倭事宜”的身份,向宁波府、温州府等地发送公文,主题高度统一——“协同防倭,共建海疆长城”。

公文写得冠冕堂皇:“倭寇流窜,踪迹不定,非一府一县之力可御。为保东南安宁,特请贵府协助筹措以下物资:粮草五千石,药材百担,熟练船工匠人五十名,民夫二百……此乃为全局计,望贵府以大局为重,速速拨付,以备不时之需。”

名单列得又长又详细,仿佛不是去“求助”,而是去上级单位领标配物资。

大部分州县收到公文,都是头皮发麻。给吧,肉疼,而且这口子一开,谁知道下次萧战还会要什么?不给吧,人家顶着“协同防倭”的大帽子,万一将来倭寇真从自己防区溜过去,或者萧战在陛

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象征性地给一点,希望能打发过去。

但萧战是那么容易打发的吗?

对于那些推诿扯皮、或者只给一点点“意思意思”的州县,萧战的后续手段就来了。他会派出手持盖着督师大印和六皇子联署的“联防文件”的“协商小组”,直接上门。

带队军官态度十分“诚恳”:“知府大人,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国公爷说了,倭寇凶残,必须未雨绸缪。您看这物资清单,都是为了保卫咱们共同的家园啊!您这边要是实在困难,我们也可以帮忙‘清点’一下府库,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或者‘折价’的物资?毕竟,防倭大事,重于泰山嘛!”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你不给,我们就自己找,到时候找到什么拿什么,场面可就不好看了。而且“协同防倭”的大旗压下来,你不配合,很容易就被扣上“地方保护主义”、“目无大局”,甚至“疑似通倭”的帽子。

萧战对前来汇报“协商”成果的二狗说:“咱们这是帮他们提高思想觉悟,强化联防意识!他们现在不理解,等倭寇真来了,就明白老子的苦心了!”

许多这类明显带有“碰瓷”和“勒索”性质的公文与“协商文件”,萧战都会“非常尊重”地请六皇子李承弘联署签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