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粮票失窃:指纹里的邻里真相(2/2)
林砚心里有了数,这时苏晓也从实验室赶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份指纹比对报告:“林队,比对结果出来了!木盒内侧提取到的陌生指纹,和小宇的指纹完全吻合!”
听到这话,张大爷一下子愣住了:“小宇?怎么会是他?他一个八岁的娃,怎么会偷粮票?”
林砚带着众人来到王婶家。王婶听说小宇可能偷了粮票,脸色一下子变了,赶紧把小宇叫到身边:“小宇,你老实说,是不是拿了张大爷家的粮票?”
小宇看着众人的目光,眼睛里泛起了泪光,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就是想吃饼干,看到张大爷家的木盒里有粮票,就拿了五斤去换饼干,没想到……没想到张大爷的粮票丢了这么多。”
“就拿了五斤?”林砚问道,“那剩下的四十五斤粮票去哪儿了?”
小宇摇了摇头:“我就拿了五斤,真的!我不敢拿太多,怕被发现。”
林砚看着小宇真诚的眼神,不像是在撒谎。他转头对王姐说:“王姐,麻烦你再排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其他人近期在小卖部用粮票换过东西,尤其是数量比较多的。”
没过多久,王姐就带来了新消息:“林队,小卖部老板说,昨天下午有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用四十多斤粮票换了一箱白酒和两条烟,说是要给领导送礼。那男人看着面生,不是家属院的人。”
“蓝色工装?”林砚眼睛一亮,“老板还记得他的样貌吗?有没有说他往哪个方向走了?”
“老板说他身高大概一米七五,留着短发,脸上有个痦子,换完东西就朝着家属院后门的方向走了。”王姐回答道。
林砚立刻让赵伟带着几名警员,去家属院后门附近排查,同时联系辖区内的小卖部和烟酒行,看看有没有人见过这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
他自己则回到张大爷家,再次勘查木盒。这次,他在木盒的锁扣上发现了一点细微的金属划痕,和之前张大爷说的“钥匙挂在旁边”的情况不符——这划痕像是用细铁丝撬动过的痕迹,只是痕迹很轻,之前没注意到。
“张大爷,您昨天下午有没有出门?家里有没有外人来?”林砚问道。
“昨天下午我去公园下棋了,家里没人,门没锁,就虚掩着。”张大爷回忆道,“至于外人,家属院后门经常有收废品的人进出,说不定是收废品的趁我不在,进家里偷了粮票。”
林砚点点头,结合之前的线索,推测事情的经过:昨天下午,张大爷出门后,收废品的男人趁机进入家中,用细铁丝撬动木盒,偷了四十五斤粮票,正好被来串门的小宇看到。小宇见粮票能换饼干,就趁男人离开后,又拿了五斤粮票去换饼干。
没过多久,赵伟就传来了消息:在家属院后门不远处的一个烟酒行里,找到了那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男人是个收废品的,姓刘,承认自己昨天下午趁张大爷不在家,进家里偷了粮票,换了白酒和香烟,准备给老家的亲戚送礼。
当赵伟把追回的四十五斤粮票和小宇退回来的五斤粮票交到张大爷手里时,张大爷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林砚的手不停地道谢:“林警官,真是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的粮票可就找不回来了!”
林砚笑着说:“张大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您可要把粮票放好,出门记得锁门,有啥情况及时联系网格员。”
对于小宇,林砚没有批评他,而是联合社区开展了一次“粮票安全与品德教育”课,让小宇在课上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张大爷也原谅了他。邻里之间的猜忌,也在这次教育课上化解了。
李建国看着眼前的场景,忍不住对林砚说:“还是你这网格化和新技术管用,不仅破了案,还化解了邻里矛盾,我以前确实太固执了。”
林砚笑了笑,刚要说话,裤兜里的传呼机就“滴滴”响了起来。他拿起一看,屏幕上跳出一行字:“城北废品收购站发生纠纷,有人受伤,速往。”
“走,有新任务了!”林砚拿起勘查箱,对苏晓和赵伟说。
警车缓缓驶出家属院,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红砖楼上,映出温暖的光影。林砚知道,像这样的民生小案还有很多,但只要他们坚守初心,用专业的刑侦技术和贴心的服务守护百姓,就能让这座城市充满安宁与温暖。而这份守护,永远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