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42章 粮票失窃:指纹里的邻里真相

第342章 粮票失窃:指纹里的邻里真相(1/2)

目录

1990年仲春的南州,晨光刚漫过单位家属院的红砖楼,就被一阵急促的呼喊打破了宁静。“我的粮票!五十斤粮票没了!”张大爷攥着空荡荡的木盒,在楼道里急得直跺脚,额前的皱纹拧成了疙瘩。

这阵动静很快引来邻里围观,家属院的网格员王姐赶紧凑上前,一边安抚张大爷,一边掏出记事本:“张大爷,您别急,先说说粮票放哪儿了?啥时候发现丢的?”

“就放客厅那个旧木盒里,昨天晚上我还数了一遍,准备今天去粮站换大米,今早一睁眼就没了!”张大爷的声音发颤,五十斤粮票在这会儿可是顶要紧的硬通货,够一家老小吃俩月,“这院里就这么几户人,肯定是街坊偷的!”

这话一出,围观的邻里瞬间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猜忌,有的说隔壁小李家最近总缺粮,有的怀疑刚搬来的租户,吵得不可开交。王姐见场面失控,赶紧掏出传呼机给刑侦大队发了消息——自从林砚推行“社区刑侦网格化”,遇上这类可能涉事的民生纠纷,网格员都会第一时间联系警方。

不到半小时,林砚和苏晓就赶到了家属院。刚进楼道,就听见里面的争执声,李建国也骑着自行车赶了来,老远就喊:“多大点事儿,不就是丢了点粮票吗?邻里之间好好问问,说不定是放忘了地方,犯不着兴师动众的。”

林砚没接话,先走到张大爷家。客厅不大,摆着一张老旧的八仙桌,桌角放着一个暗红色木盒,正是张大爷说的粮票存放处。他戴上手套,拿起木盒仔细查看:木盒没有被撬动的痕迹,锁扣还是完好的,盒盖内侧沾着一点细碎的饼干渣,盒底则有几道浅浅的划痕。

“张大爷,您这木盒平时锁吗?钥匙放哪儿了?”林砚问道。

“说啥呀,都是老邻居,谁能想到偷粮票?”张大爷叹了口气,“钥匙就挂在木盒旁边的挂钩上,谁都能拿到。”

苏晓这时蹲下身,用放大镜照着木盒内侧的饼干渣:“林队,这饼干渣看着像是‘动物饼干’,咱们小时候常吃的那种,说不定是小偷拿粮票时不小心蹭上的。”

林砚点点头,转头对王姐说:“王姐,麻烦你按照网格化的片区,统计一下家属院每户人家最近的粮票使用情况,尤其是有没有人近期去粮站换过大米,或者在门口小卖部用粮票换过东西,把时间、数量都记下来。”

“好嘞,我这就去办!”王姐拿着记事本,转身出了门。

李建国在一旁看着,忍不住说道:“林砚,我看你就是太较真了。这家属院都是一个单位的老同事,就算真有人拿了粮票,私下问问也能要回来,用得着查粮票使用记录吗?再说,这木盒上能有啥线索,谁都碰过。”

“李队,粮票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救命钱,丢了粮票,张大爷一家的口粮就成了问题,这可不是小事。”林砚一边说,一边从勘查箱里拿出改良后的指纹粉和细软毛刷,“而且您看,木盒内侧没被人擦拭过,说不定能提取到嫌疑人的指纹。虽然邻里常来常往,但只要找到不属于张大爷家的指纹,就能缩小范围。”

说着,林砚蘸了一点淡红色的指纹粉,轻轻在木盒内侧刷动。没过多久,几道清晰的指纹就显现了出来。他拿出透明胶带,小心翼翼地将指纹粘下来,贴在指纹卡上:“苏晓,你把这些指纹带回实验室,和张大爷以及他家人的指纹做比对,看看有没有陌生指纹。”

苏晓接过指纹卡,点点头:“我这就回去,估计半小时就能出结果。”

苏晓走后,林砚又在张大爷家的客厅里仔细勘查。客厅的地面是水泥地,扫得干干净净,没有明显的脚印。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外面是家属院的小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树下有几个孩子在玩跳房子,其中一个小男孩手里还拿着一包动物饼干,正吃得津津有味。

“张大爷,那几个孩子经常来您家玩吗?”林砚指着窗外的孩子问道。

“都是院里的娃,常来串门,尤其是隔壁王婶家的小宇,天天来跟我家孙子玩。”张大爷顺着林砚指的方向看去,“就是那个吃饼干的,才八岁,挺机灵的一个娃。”

林砚没再多问,转身走出张大爷家,朝着院子里的孩子走去。他蹲下身,笑着对小宇说:“小宇,你这饼干真好吃,是用啥买的呀?”

小宇看到林砚穿着警服,有点害怕,往后退了一步:“是……是用粮票换的,在门口小卖部换的。”

“哦?你家有粮票呀?”林砚继续问道,“你换了多少饼干呀?”

“换了两包,这是第二包。”小宇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手里的饼干也攥得更紧了。

就在这时,王姐拿着统计好的粮票使用记录走了过来:“林队,统计好了。家属院一共十二户人家,最近一周只有三户去粮站换过大米,剩下的要么粮票还够,要么是用现金买的议价粮。门口小卖部的老板说,这三天只有小宇来用粮票换过饼干,一次用了五斤粮票,换了四包动物饼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