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瞧瞧!薄膜 铂金料 封装模具……这才几天功夫?(2/2)
“娄叔,这钱现在落我兜里就是烫手山芋。我想着把分红全换成港岛的微生物专著和仪器手册等。”
娄振华手中的烟斗停在半空,袅袅的青烟似乎都凝滞了一瞬。
他纵横商海半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物,为利来为利往是常态,
何雨柱这般轻描淡写将巨额财富推出去,还要换成无用书籍的,实属首见。
“你可想清楚?柱子,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够买下十条胡同,让你和晓娥……乃至你们往后几代,都过得舒舒坦坦。”
何雨柱神色未变:
“娄叔,我清楚得很。但这钱,现在落我兜里,它不是舒坦,是烫手山芋,是惹一身腥的由头。”
他顿了顿,“我现在端着公家的饭碗,吃着干部灶,厂里实验室、部里培训,哪一样不是站在风口浪尖?
钱多了,扎眼,也容易让人忘了根本。不如让它留在该待的地方,继续发酵。”
娄振华凝视着他,半晌没有作声。
突然,娄振华发出一阵豁然开朗的朗笑:
“好!好个何雨柱!好个火候把控!你这眼界,你这魄力!比我看过的所有港岛老板,都通透!都长远!”
他心中暗潮涌动,思绪翻腾:
“这哪还是个厨子?分明是卧在这四合院里的真龙!先前只觉他技术了得,是匹千里马。
如今看来,这份审时度势、这份舍得之间的智慧,这份甘于将眼前巨利投入未来事业的格局……潜龙在渊,一飞冲天之日,只怕比我想象的还要惊人!
晓娥跟着他,不是下嫁,是寻着了真正的依靠,值了!太值了!”
笑罢,娄振华身体彻底放松下来,亲自为何雨柱续上热茶:
“行!柱子,就按你说的办!娄叔别的不敢说,这点渠道和人脉还是有的。
你放心,你要的书,要的资料,哪怕是国外最新、最偏门的仪器手册,我一定想办法,用最快的速度、最稳妥的渠道,给你弄回来!”
“这钱,放在港岛那边,我会让人专门立个账,专款专用,全照你的意思来。以后那边再有分红,也照此办理。”
一旁的娄晓娥,直到此刻,才缓缓松开了紧握的手,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随之涌上的,是骄傲。
何雨柱端起娄父亲手斟的茶,微微一笑:“眼下还有个实际困难,像根鱼刺卡在喉咙里,不解决,后续工作推不动啊。”
娄振华“哦?”了一声,示意他继续说。
“我们搞的那个探头,好比给微生物安上个听诊器,里头需要一根铂金丝,比头发丝还细,还得均匀,不能时粗时细。
这东西……国内能做的厂子少,审批条子一层层往下转,等米下锅,耽误不起啊。”
他眉头微蹙,“关键是,要快,耽误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
他没有提什么微生物作战这些大词,只用耽误不起、损失来暗示事情的紧要。
娄振华听罢,没立刻接话。
他慢悠悠地拿起桌上的大前门烟盒,抽出一支,在桌面上轻轻顿了顿,然后划燃火柴。
火苗嗤地一声亮起,他凑近点燃,深吸一口,烟雾缓缓从鼻孔逸出,笼罩着他若有所思的脸。
烟雾缭绕中,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陈年旧事:
“铂金丝……拉丝机……”
“这么着,我给他写几个字。就说……厂里有台老掉牙的拉丝机,年头久了,精度不行,跟不上新标准,当废铁处理了吧。让他们拆巴拆巴,找个可靠的船,运回来。”
话说得轻飘飘,仿佛只是处理一件废旧家具,但其中蕴含的能量和手腕,却让何雨柱心头一震。
这是要用报废的名义,绕过所有可能的麻烦!
何雨柱压下心头的激动,再次强调:
“娄叔,关键是……要快!”
娄振华了然地点点头,稳稳地说:
“放心,明儿一早,我就安排,走海路,快的话,个把月总能到津港。
到了那边,让你那个在派出所的战友,或者厂里保卫科信得过的人,去接一下,就当是……接收一批废旧零件,拉回来。”
正事谈妥,客厅里的气氛轻松下来。
娄晓娥端着新沏的茶走过来,轻轻放在何雨柱手边。
她眉眼弯弯,看着父亲与何雨柱,柔声道:
“爸,柱子哥为了这些零件,可是把心都操碎了,这下总算能松口气了。”
娄振华会意地笑着点头。
又闲话了几句家常,何雨柱告辞,娄晓娥起身送何雨柱出门。
“路上慢点,”她轻声嘱咐,“看你刚才跟爸聊的时候,眼睛都是亮的,准是又在琢磨什么要紧事吧?”
何雨柱心头一暖,点点头:“嗯,是好事,大好事!回头再细跟你说。”
在她温柔目光的注视下,何雨柱踏着月色往家走去。
到了家,关上门,那股按捺不住的兴奋劲儿才彻底涌上来。
他搓了搓手,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掰着手指头,越数心里越亮堂:
到了家,掰着手指头,越数心里越亮堂:
“瞧瞧!薄膜、铂金料、封装模具……这才几天功夫?
化工的、军工的、医疗的、港岛海外的、上海精密制造的……这路子,够不够宽?
这人情世故,玩得够不够溜?几个电话,几顿饭,关键节点全打通了!什么叫效率?这就叫效率!这就好比炒菜,火候到了,调料齐了,这锅菜,它想不香都难!”
他脸上是压抑不住的得意笑容,“牛逼!我何雨柱办事,就得是这个范儿!”
可就在这当口,他想到了还有个技术难题——电解液保存方案。
刚才还志得意满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慢慢收敛起来。
“妈的……”何雨柱缓缓坐回椅子上。
他太清楚了,这电解液,可不是闹着玩的!
它的难度,在于娇气和精准到了极致:
见光死,配置好的专用电解液,里面那些关键成分,对光线敏感,尤其是紫外线,照一会儿就可能分解变质;
更不能接触空气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稍微沾上,化学性质就变了,整个电极的基准就漂了,测出来的数据全是鬼画符。
纯度要了亲命,别说杂质,就是容器壁上一点点没洗净的离子残留,或者瓶塞材质稍微有点化学活性,都能让这娇贵的电解液中毒,性能直线下降。
这要求纯净度,比当时医院里打针用的蒸馏水还要高好几个级别!
可这玩意儿的意义,就如同给神枪手配子弹!
你薄膜再好,是枪管,决定了气息能否顺畅通过;
铂金丝再纯,是撞针,负责激发信号;
封装再完美,是枪身,保证了结构稳定。
可没有稳定、可靠、纯净的子弹——也就是这电解液,你前面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路子和人情换来的精密部件,全他娘是烧火棍!
探头无法校准,无法稳定工作,测不出准确的溶解氧数据,他那套给微生物装眼睛的宏图,立刻就成了空中楼阁。
“嘿……光顾着搞大件了,把这最磨人、最基础的弹药给忽略了……”
何雨柱搓了把脸,刚才的得意劲儿彻底没了。
这难题,难就难在它是被这个时代的穷、陋还有封锁放大了。
他意识到,打通了五湖四海的人脉,搞来了天南海北的稀缺材料,最终可能都要卡在这小小一瓶水的保存和精准投喂上。
这才是真正考验他基本功和急智的时候——如何在这个年代物资和技术条件下,给这娇气的血液造一个安全、可靠、还能方便精准取用的家?
这个看似微小的液体,其挑战性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之前攻克的任何一个环节。
可以靠个人的智慧和关系网,绕过封锁搞来核心部件,
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凭空变出一套支撑尖端技术稳定运行的、细腻而完善的工业毛细血管和基础科研体系。
何雨柱深吸了一口气,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现在,还要加上一条——与这落后基础条件的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