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壮士断腕(2/2)
他独自一人待在昏暗的书房内,烛光将他摇曳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显得格外孤寂与狰狞。往昔,他占据济北,是想以此为饵,拖住高鉴主力,伺机反扑或等待局势变化。但现在,攻守之势易位,他成了被拖住、被围猎的那一个。他想决战,张定澄却绝不会给他这个机会。那个沉稳如山的对手,只会像最有耐心的猎人,一步步收紧套索,看着他麾下的军队在饥饿和内乱中自行瓦解。
不能再等了!每多等一刻,军心就溃散一分,他手中本钱就流失一分。
一个冷酷而决绝的撤退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形。他必须壁虎断尾,牺牲一部分,保全最核心的力量。
是夜,子时。济北县城内,进行着一场隐秘而紧张的调动。
王薄首先召来了自己最信任的几名心腹将领,其中一人,身形与王薄有六七分相似。王薄将自己那面显眼的“知世郎”大纛交到他手中,又将一套与自己平日所穿相似的青衫儒甲递给他,沉声吩咐:“你率五千人马,其中混杂两千老营兵以稳定阵脚,多打旗帜,明日拂晓之前,大张旗鼓,开出东门,做出向长清方向突围撤退的态势。务必吸引高鉴军主力注意!”
那将领深知此去凶多吉少,但见王薄眼神决绝,只能咬牙领命:“末将……定不辱命!”
与此同时,王薄真正的核心力量——他赖以起家的四千长白山老本兵,以及从各营勉强筛选出的、尚存战意和体力的六千余堪战之兵,共计一万余人,正在悄无声息地向城北集结。人人衔枚,马裹蹄,所有可能发出声响的器物都被紧紧固定。他们得到了饱餐(消耗了部分存粮),携带了所能分到的最多口粮和箭矢。
而被抛弃的,是那七千多名军心已散、来源复杂、战斗力参差不齐的新附军。王薄将指挥权交给了另一位以勇猛(或者说鲁莽)着称的心腹将领,命令他:“留守济北县,依托城防,尽量拖延武阳军!若能守住,便是大功一件!” 这无疑是一张空头支票,留守的将领和那七千士卒,注定将成为吸引追兵、为主力撤退争取时间的弃子。
寅时初,夜色最浓。东门方向,突然火光大作,鼓噪震天!“王”字大纛和“知世郎”旗帜在火把映照下格外醒目,一支五千人的队伍,簇拥着那位“假王薄”,浩浩荡荡地冲出城门,向着东北长清方向,溃退而去。
果然,这一举动立刻引起了城外武阳军哨探的注意,急促的号角声划破夜空,大批武阳军部队开始向南门方向调动、拦截。
就在这片混乱的掩护下,济北县北门,悄无声息地洞开。王薄一身普通校尉铠甲,混在队伍中,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这座他曾企图作为挫败高鉴的支点城池,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随即被冰冷的决绝取代。他低喝一声:“走!”
一万余人的队伍,如同暗夜中流淌的溪流,悄无声息地涌出北门,向着北方,那片熟悉且或许藏有一线生机的广袤土地,急速遁去。
夜色吞没了他们的身影,只留下济北县城内,那七千被蒙在鼓里、即将迎来黎明与毁灭的弃卒,以及东南方向,那支注定要陷入重围、吸引所有火光的诱饵部队。王薄的撤退,充满了枭雄的冷酷与算计,也标志着他在济北郡与高鉴争锋的彻底失败。东进的棋局上,高鉴,已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