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 > 第144章 共同的愿景

第144章 共同的愿景(2/2)

目录

还要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企业。顾淮之补充。

他们越聊越兴奋,仿佛回到了创业初期,那种为理想而激动的状态。

如果我们真的做成了,苏晚晴眼睛发亮,就能改变很多人的命运。

不是如果,顾淮之注视着她,是必然。

这一刻,苏晚晴清晰地感受到,他们不仅是恋人,更是灵魂的同行者。他懂她的抱负,支持她的理想,更愿意与她一起实现那些看似遥远的梦想。

接下来的周末,他们把这个想法带到了山区。在新落成的校舍里,与小禾和孩子们一起完善这个计划。

我们可以把山里的手工艺也放进去!小禾兴奋地提议,让城里的小朋友也学编竹篮。

这个天真的想法启发了他们——教育不应该割裂城乡,而应该促进交流互鉴。

回上海的高铁上,顾淮之在笔记本电脑上完善方案,苏晚晴在旁边补充细节。列车飞驰,窗外的风景不断后退,而他们的愿景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晰。

可能会很难。苏晚晴轻声说。

但值得。顾淮之合上电脑,而且,我们现在不是一个人了。

这句话简单,却让她无比安心。

一个月后,在青云资本的年度论坛上,他们首次公开提出了新教育生态的构想。没有华丽的ppt,只有真诚的分享。

台下,来自政府、企业、学校的代表们认真聆听。当苏晚晴讲到山区孩子们的故事时,很多人动容;当顾淮之阐述商业模式时,更多人点头。

论坛结束后,教育部的一位司长特意留下来说:这个想法很有价值,我们找时间详谈。

回程的车上,顾淮之握住苏晚晴的手:现在,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孩子了。

她明白他的意思——这个教育生态,就像他们共同孕育的理想,需要用心血去培育,用时间去等待它的成长。

夜色中,上海灯火通明。这座见证了无数梦想的城市,又将见证一个新的开始。

对他们而言,爱情不只是花前月下,更是志同道合;未来不只是两个人的小确幸,更是能够惠及更多人的大愿景。

这样的感情,因为有了共同的使命,而变得更加坚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