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见家长(1/2)
腊月二十三,小年夜。顾淮之的车驶入西郊一处静谧的院落,青砖灰瓦的建筑在冬日的薄暮中显得庄重而含蓄。苏晚晴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羊绒大衣的衣领。
紧张?顾淮之轻声问,伸手替她理了理围巾。
有一点。她如实回答。这不是普通的见面,而是踏入一个传承百年的家族。
门廊下,一位身着中式服装的管家微笑等候:少爷,苏小姐,夫人在茶室。
穿过回廊时,苏晚晴注意到墙上挂着的字画——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还有不少她认不出的古画。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这个家族深厚的底蕴。
茶室里,徐夫人正在沏茶。见到他们,她优雅地放下茶壶:苏小姐,请坐。
没有客套的寒暄,直接进入主题。徐夫人将一杯茶推到苏晚晴面前:听说你在山区建学校?
苏晚晴双手接过茶杯,想为孩子们做点事。
做慈善是好事,徐夫人语气平和,但作为企业掌舵人,如何平衡商业和社会责任?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苏晚晴放下茶杯,坐直身体:
夫人,我认为商业成功和社会价值不是对立关系。的实践表明,秉持正确价值观的企业反而能走得更远。
她列举了几个数据:我们的用户忠诚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员工流失率不到同行的三分之一。这些优势,都源于我们坚持的价值观。
徐夫人微微颔首,转向顾淮之:你怎么看?
母亲,顾淮之的声音沉稳,我投资,看中的不仅是商业模式,更是它代表的商业文明新可能。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顾老先生拄着手杖走进来,目光如炬地打量苏晚晴:
你就是那个从摆地摊做起的小姑娘?
苏晚晴起身,不卑不亢。
老人坐下,接过妻子递来的茶:说说你的第一笔生意。
卖数据线。她回忆起那个燥热的夏夜,一晚上赚了八十三块五毛。当时就想,如果能多卖十根,就能给奶奶买双新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