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青云志之山海亦可平 > 第144章 共同的愿景

第144章 共同的愿景(1/2)

目录

深秋的周末,顾淮之的公寓。落地窗外是黄浦江的璀璨夜景,室内只开了一盏暖黄的落地灯。苏晚晴盘腿坐在地毯上,面前摊着几张草图,顾淮之靠在沙发边,手中端着红酒。

这不是约会,而是一场关于未来的脑力激荡。

你看这里,苏晚晴用铅笔在纸上轻点,如果我们把山海学院的线上课程,与青云投资的职业教育平台打通......

顾淮之俯身细看:然后引入德国双元制模式,理论线上学习,实践在企业完成。

两人的思路不谋而合。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私人时间讨论工作,却比任何正式会议都更有成效。没有议程,没有时间限制,只有思想的自由碰撞。

我一直在想,苏晚晴放下铅笔,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不是培养优秀的员工,顾淮之接话,而是培养完整的人。

这个共识让他们相视而笑。

夜渐深,讨论从教育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他们谈到科技与人文的平衡,谈到商业的社会责任,谈到如何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保留温度。

知道吗,顾淮之转动着酒杯,我第一次见你路演时,就在想——这个人理解商业的本质。

什么本质?

商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用来创造美好生活的工具。

这句话道出了苏晚晴一直以来的信念。

凌晨两点,他们终于把散落的灵感整理成一个清晰的蓝图:

新教育生态计划

· 打通K12到职业教育的全链条

· 建立学习-实践-创新的闭环

· 让教育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计划远远超出了或青云资本的业务范畴,而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系统工程。

需要找教育部合作。苏晚晴若有所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