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情暖三坊七巷 > 第三十四章 老牛就吃嫩草

第三十四章 老牛就吃嫩草(1/1)

目录

风吹开了窗子,琉璃雕花窗砰的一声拍入屋内,赵惠兰关好了窗子,站在门口,“你还是别操心了,雨帆这孩子有自己的主意。”

父子里两人的关系本就敏感脆弱,经不起任何的碰撞,如果陈荣顺在自作主张,为陈雨帆安排了相亲的对象,他们两人的关系怕是再次降到冰点,这孩子的性子倔,跟年轻时候的陈荣顺很像,要是再有他年轻时候的那份死心眼,那事情说不定就会达到一个不可挽回的地步。

“我是他爹,为他操心一下婚事怎么了,再说,他的年纪也不小了。”

陈荣顺嘟囔一声,目光一转,猛地就想到了林恩馨。林恩馨生的乖巧好看,清水芙蓉般美丽,人品也是一等一的好,可她偏偏是林山的女儿。想到林山今天还在外面吼陈雨帆,他心底就一阵窝火,抿紧了嘴巴,面色不愉。林山这个老混账不想跟他做亲家,他当然也不愿意,不管林恩馨是个多好的孩子,他都绝不要自己的儿子和林山结亲。

赵惠兰跟了陈荣顺半辈子,只看他的表情就能猜到他的想法,叹了一口气,坐在桌前不说话了。

这日的午后,趁着现在一天最是暖和的时候,祖厝内迎来了新的一家子,祖厝里的人,趁着闲暇无事,都伸长了脖子往一直空着的西边二楼最边角的一个房间看过去。往日那户都是落着锁的,今天却是大门敞开,屋内的兵乓收拾之声不绝,一个身材苗条的女人弯着腰拿着扫帚,从屋内扫到屋外,又长又浓密的长发梳成一个马尾,滑在胸前,挡住了大半的脸,看不真切。

赵惠兰抱着一个黄瓷钢盆,盆里是今天特意采摘下来的南瓜,每一块都有半个手掌大小,上面擦了一层细细筛过的蔗糖,秋日里最好的就是熟的金黄澄澄的南瓜,这样最简单的做法,口感反而绵软爽甜,沾上蔗糖后,直甜入心尖。

祖厝里要搬来一户新人的事昨天就传遍了,吴新叶的小卖店中午没什么人,他虽然是个大老爷们,这喜欢看热闹的心绪却一点不比女人少,见赵惠兰抱着南瓜要过去,也厚着脸皮跟了上去,说:“大嫂,你这是要给新来的那个租客送过去?哎呀,这看着分量可不轻呢,我来帮你拿吧。”

赵惠兰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他拿了过去,她心里头清楚吴新叶的性子,也就吱声,任由他跟自己身后,闲来无事的三婶也跟在了后面。几个人到了跟前,那女人也转过头来,脸蛋嫩白嫩白的,下巴是最为小巧好看的瓜子状,一双眼眸黑白分明,精神气十足,看过去也就二十五六岁的年纪。

“嫂子,你怎么来了。”女人一见赵惠兰,就放下了扫帚,笑了起来,嗓音比起寻常南方女人,更粗犷了几分,口音是最纯正的东北话。

“你刚搬来,家里应该什么都没有吧,我先来给你送点吃的垫垫,等晚上你在来我家吃一顿。”赵惠兰把瓷盆塞给杨思思,脸上挂着平易近人的笑,直看的杨思思心底一暖。

吴新叶上下的扫了杨思思一眼,眼珠骨碌碌的转上一圈,拍着胸脯笑道:“妹子,我也是在大嫂这里租房子的,三坊七巷有个小卖铺是我开的,你有什么需要可一定要来。“

他的笑容太过刻意虚伪,说完这些,又开始逐个问起她的名字和年龄。杨思思也是个深思清明的,当即朝屋内喊了一声,一个皮肤微黑,方口阔鼻的男人走了出来,在杨思思的招呼下跟众人打着招呼,吴新叶脸上的笑随着男人的话逐渐淡了下去。这男人叫邓贺楠,三十三岁,跟杨思思是夫妻,两夫妻结婚不过一年,都是从东北过来的。杨思思很是健谈,介绍两句,就和赵惠兰,三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起来,邓贺楠老实内向,不大爱说话,现在是在一家大酒店做保安。

吴新叶在旁边听了一会,嘴里忍不住嗤笑,“没想到你们那边也时兴老牛吃嫩草。”

杨思思只有25岁,邓贺楠足足比她大了五六岁,说是老牛吃嫩草也不过分,可到了吴新叶的嘴巴里,就变得阴阳怪气起来。杨思思是典型的东北女人,最是护短暴躁,当即瞪着眼睛看他,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老牛什么嫩草,跟你有什么关系?”

吴新叶没想到会被当面怼回来,还是被一个女人指着鼻子似的骂,脸上有些挂不住,假声假势的哼了一声就走了。赵惠兰和三婶连忙劝着杨思思,杨思思想着初来乍到的关系,也就没在发作。到了傍晚晚饭的时候,杨思思和邓贺楠的小屋子里便飘出了阵阵香味,祖厝内的所有人都收到了她亲手做出来的小吃。

巴掌大的小纸碗,碗上用标准的印刷体写着“东北烤冷面”,一张薄厚适中的面皮打上一个鸡蛋在裹上火腿肠,刷上特地调制的酱汁,再切成两到三厘米的宽度,最后撒上一小把洋葱和香菜,一股子独属烤冷面的香味在众人之间飘**起来,味道酸甜适中,十分可口。

王文风吃的眼睛直冒光,不住的赞叹,“这是你们东北的特色小吃吗?味道真的很特别,跟我之前吃过的萝卜糕啊什么,都不一样。”

囡囡吃完了一碗,空空的纸碗被她举过了头顶,嗓音又甜又软,“姐姐,我还想再吃。”何霞把囡囡抱了回来,小声的嗔责两句,王文风见状,直接把自己还没吃完的推了过去,小笑眯眯的揉着她的头顶,说:“囡囡乖,来吃我的好不好?”

杨思思纤细的手腕一挥,爽朗而又大方,“我再去做几份就好了,东西都是现成的,不费事。”

就连陈雨帆的脸上也带着一抹陶醉,嘴巴从没停过。跟这些人窝在一起,总是能看到一些跟别的地方不一样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正式在国外独自一人孤寂了十年最为缺少,心底也最是渴望的东西。吃到一半,他的目光不禁转向了门口,这个时间,林恩馨怎么还没回来?

余晖日下,祖厝之内和谐而美好,当然,这不包括阴沉着脸从祖厝大门前经过的林山。林恩馨骑着摩托车跟在他后面,眼睛不自主的朝着他们这边撇了一眼,视线在陈雨帆的脸上打了个转,很快收回。

杨思思做的就是这东北烤冷面的生意,等在祖厝中一安顿好,就推车一辆三轮车,去了三坊七巷卖小吃。晨起的三坊七巷熙来攘往,尽是出来吃早饭的人们,三坊七巷基本上都是店铺,人们都习惯了去店内吃,尤其是吃上一碗林家元宵店的热元宵,一早上就暖暖和和的,倒是杨思思的小吃摊,在这街上突兀又显眼。

做小吃都是早上起的越早越好,每天不到六点钟,杨思思的小吃摊就摆在了三坊七巷,巧的是,恰好就林家元宵铺子不远处,林恩馨和林山每每过来开店门,便能看到这一抹顶着凌晨的露水和昏暗的天色,打着手电在支起小吃摊,忙碌不断,露出的手和鼻尖冻得泛红。

祖厝里和林恩馨年龄相仿的女孩几乎没有,骤然看到杨思思,林恩馨心里又是佩服,又是感叹,每次都趁着店里还没来人的时候,送上一碗热元宵,一来二去,两人也就逐渐熟悉,常常在各自都不忙碌的时候,站在街外聊几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