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流放后,世子妃靠种田系统开疆拓土 > 第340章 农书

第340章 农书(1/2)

目录

“郡主,收羊毛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不久便能听到回音。”

乐宁拿着暗卫送上的信息汇报,“放在各个部落的暗探也做好准备,只等来年看分晓。”

“不着急,只是一步闲棋,指望小计废掉蒙古人的全部战力不太可能。”杨知月翻阅着文书说,“边塞的邬堡建设进程如何?”

“按照计划书稳定推行。”

邬堡作为可以护卫边塞居民的重要建筑,其建立地点和防卫布局很重要。

杨知月一手拉拢外族,一手警惕外族。

目前官邸上下都在进行邬堡建设和外来流民入住工作。

要说这股风潮的源头还得追溯至沃野。

当时为了安抚被匈奴大军赶来的汉人炮灰,她主张修建邬堡取代闲散村落。

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其作为聚集点的功效性非常好。

边塞不光时常有胡族袭击,偶尔还会有野人突袭,夜晚也会碰到野狼。

闲散的村落没有高大的外墙,多是靠村里人修筑的泥巴围墙,不光低矮还不牢固。

别说百姓住在其中胆战心惊,她看着也时常担忧。

要知道那可都是人口!

是领地发展必不可少的人口。

“对了,边塞的人口统计结束了吗?”杨知月问,“我怎么没有看到上报的文书?”

听到这话,乐宁略有踌躇,目光向地面投射。

“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世家隐户自不必提看,边塞还有许多没有路引的无名之人。”

路引是古代的身份证明,进出城池都需要此证件。

没有路引即代表此人为黑户,往小了说,可能以前犯过罪逃到此处;往大了说……

乐宁不好总结,如果是各方派来的探子,为了潜伏工作顺利进行,他们肯定有路引;如果不是探子,还有什么可能性?战场的逃兵、身负重任的侠客……

危险程度不高,但足以叫人浮想联翩。

事情麻烦就麻烦在,人口统计不能落下这些人,可现在又无法让他们站出来。

城镇还能搜捕,各个小村落才是难搞。

官府派人登记,他们从后门翻墙就能溜进深山,等到官员们离开后返回。

亲亲相隐,村村相瞒!

“官员们正在努力,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效。”乐宁极尴尬地为自己和同僚挽尊。

杨知月不声不响,太康年间——(七年前)统计人口,人口黄册上怀荒有两千户、武川有两万户、怀柔有三千户、抚冥有四千户、怀朔有一万二千户,沃野有一千五百户。

“户”是指一家人的数目。

按照一户三口算,怀荒当时有六千人,武川有六万人,怀柔有九千人,抚冥有一万两千人,怀朔有三万六千人,沃野有四千五百人,总共十二万七千五百人。

这个数目不单是主城人数,还包括麾下的大小村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