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三百二十章又是一年春

第三百二十章又是一年春(1/2)

目录

虽然因天气寒冷,小毛头的洗三没有真的洗,但是一应该有的礼仪却是一样没省。又有小毛头他二叔那个得瑟起来没完的,洗三宴自然吃得也是喜庆热闹。

送走宾客,宋大海进屋去看儿子,和媳妇说话儿,一边捏着儿子的小肉脸蛋,一边问,“今儿你们都在屋里说了啥,明月那个样子?”

李恬就把当时的情形说了一遍儿。

宋大海一听就愁上了,闷头闷了一会子,和李恬商量,“要不,等到往前他们来走亲的时候,咱们略微劝劝柳家姑爷?”

在他看来,这一回妹子盼得也没错儿。毕竟都成了亲了,哪能还和从前一样,天天任事不干的?就算家里不缺他那个钱,做为大男人总不干正经事,也不像个样子。

李恬难道不知道这个理么?可是她还是有些好笑地看着宋大海,“这种事咋可能劝得来?”

这世上最难的事,应该莫过于劝那些根本劝不动的人了吧!

宋大海知道倒是知道,就是仍旧是个愁,这一回他是愁妹子,“我这不是怕就明月那个性子……”

李恬还当他怕明月委屈呢,就无奈地叹笑一声,“这又有啥法子呢?”

她并不是因为宋明月不是亲妹子,故而有些躲懒,不想理会。而是明知道,宋明月和柳家姑爷一样,也是个劝不动的人。

宋大海摇摇头,“我不是说这个……”顿了下他叹,“我是怕明月一直存着这样轻松赚大钱的念头,柳家姑爷叫她催狠了说动了,也跟着这么以为,往后辛苦赚钱的事儿,一丝看不上,一心想着发大财……”

李恬就微微明白了。

说起来,这人的想法也怪。坚定走勤劳致富路线的人,多数谨慎有余,“魄力”不足。对于那些一听就不怎么靠谱的事儿,自来敬而远之。

而一旦存了轻松赚大钱的念头的人,则是对勤劳致富这种事儿,半丝看不上。在他们看来,一时赚不到钱不要紧,等到遇着机会,他们能一下子赚个千两万两的银子。

估摸着前世那些深陷传销泥潭的人都是这么想的,而且对苦哈哈赚辛苦钱的人,那是发自内心的鄙视,大概还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高高在上。

她眉头微微皱起,叹了一声,“这还真是个事儿啊。”

观念神马的,一旦形成,确实不太好改变。很多人大概到死都抱着自己认定的那个念头!

“可是……”她又叹了一声,看向宋大海,“就算你再愁,再为她好,明月能听进去?”顿了下她又哼笑,“再有,小姨母对她也算掏心掏肺了吧?她呢?这才嫁多久,一有点不如意,就把小姨母也埋怨上了!”

这个倒不是宋明月表露出来的。毕竟她在柳家的日子还刻意瞒着这边呢,当然不会主动和他们诉什么。而是小张氏之前来商量诉苦的时候,隐隐透出来的。

宋大海就百般无奈地叹了一声,“这可咋办呢?”总不能一直看着她这样下去吧?

李恬倒不愁,轻快地朝他摆摆手,“没法子就不办呗!”

反正还是她之前的话,该吃的亏得亏,该跳的坑得跳。至于宋明月这个坑比旁人的格外深些嘛,李恬表示,这也没啥。

在她的观念里,这世上除了没钱花没饭吃,余下的都是小事!

而有他们在后面搂台,宋明月没饭吃饿死,没钱治病病死,没衣穿冻死,甚至没小钱花憋屈死的概率还是很小的。

就笑着把这话和宋大海说了。

宋大海就无奈地笑了下,叹息,“就她那性子,真要落到这份儿上,那还不得气死?”

李恬就微微正了神色,略带几分严肃道,“要真到了那会儿,咱们好吃好喝好穿的供着,她还要自己把自己给气死,那也是她自找的!人这一辈子靠别人才能靠多少?大半儿的事儿都得靠自己个!”

自己想不通想不透,咽不下该吃的亏,受不了该受的气,接受不了已成即定的事实,不会自我反思,没勇气承认正视自己的失败和错误,一味抱着虚幻的念头,过得凄凄苦苦的,不是自己个找的,又是啥?

李恬这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她亲身经历过。这其中的纠结挣扎,她比谁都清楚。也明白垮过个坎的艰难,可是因为难,就不垮了吗?

不垮过去就是自我毁灭。

宋大海因她突然严肃的神色,微微怔了下,伸手抓抓后脑解释道,“我也不是那啥……”

李恬笑着打断,“我说这话也不是拦着你要怎么样,是在说这个理儿。就眼下,你当亲哥哥的替她忧心,那也是正常的。”

说着,她紧紧蹙起眉,愁道,“可是这事儿吧,我也没啥好法子!”

要有的话,她不早说了?

宋大海其实也没好法子,这是一直挂着心,才忍不住和小媳妇唠唠。见小媳妇皱了眉,才刚生产过的元气还没完全补回来,脸蛋子上明显挂着倦意,忙道,“没啥好法子,就先不想,兴许也到不了咱们想的那个份儿上。你先歇着吧。”

李恬见他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话而沉心郁郁,也没再多说什么,伏身朝儿子的肉脸蛋上亲了一口,躺了下来。

何嬷嬷自英子出了门子之后,精神头一直是好一时坏一时,何明两口子还真怕她猝然去了,悄悄地把棺木寿衣什么的都备下了。哪想到,她倒拖着时好时坏的身子,迈过了新年。还在年三十的那天中午,强撑着身子起来坐了一回桌,年初一早上还受了大家的拜。

只是,她也好似只是为了熬这个新年似的,大年初一一过,整个人就好似被抽走了一股气似的,眼见的萎靡起来。

这回,再没和先前那样,一时坏又好一时。可是真到破五她都没再显好的迹象。

村里积年的老人都催着何明两口子,赶紧把没准备的准备起来。

到了大年初八,何嬷嬷没了。

因为坐月子,一直没出门,也没再见着她的李恬,听得这个消息,顿觉万箭穿心,眼泪唰地一下涌了出来。真是前世今生,头一回觉得这老天爷也太操蛋了!

何嬷嬷这样的好人,年青守寡,好容易把儿子拉扯大,给他娶妻生子,子又生孙,如今儿子也算置下一份不小的家业,就算再怎么急着收人,也该让她看看那丰收的景象,品尝一下丰收的喜悦,乐乐呵呵过两年高兴的日子再……

哪有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人给收走的,这不是故意戏弄人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