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过大年(五)(1/2)
大概在李家热闹够了,回到家,大家反而没了谈兴。在堂屋静坐了会儿,宋大江摸出路上解闷的牌九,教几个小的推牌九。
只要不沉迷与此,用来打发打发时间,找个乐子,李恬也觉得并没有什么。和宋大海俩人都没阻拦,当然也没参与。
李恬是脑子不够,自小到大就没有玩牌的天赋,每回都是被无情碾压的那个。宋大海玩倒是会玩,玩得也挺好,就是天生对这种除了闲打发时间,一无是处的玩艺不感兴趣。
倒是大河梦生月牙三个,玩了不一会儿,就来了兴致。兄妹四个分成两组,一会儿争得急头红脸,一会儿又欢呼笑闹,倒衬得屋子里温馨至极。
说是守岁,可是下河村这边儿,根本就没有守到天亮的人家。守到子夜时分,宋大江把早备好的炮仗一放,李恬又叫上宋大海起了火,给大家一人下了一碗酸汤饺子,热热呼呼地吃完,便分别进屋去睡。
梦生一边展被子,一边想着这些日子的热闹和乐,忍不住和宋大河道,“三哥,咱这日子真是好,对不?”
宋大河一转身在炕沿上一坐,端起架子训斥弟弟,“这就满足了?往后咱们家还要比这个更好呢!”
梦生笑了下,点头,“嗯,我信。”有大嫂呢。
宋大河又投过一个鄙夷的眼神,再度训斥他,“你也甭光指着大嫂。她就是人家说的那个给咱铺路的,咱家的日子要想更好,各人都得使劲儿!”
顿了下又说,“指不定大嫂心里还指着你呢!”
“我知道。”对此有准备的梦生轻快地说了一句,脱下鞋跳上炕,麻溜地往被窝里一钻,朝宋大河笑,“大嫂一准盼着我考出个名堂呢。”
“知道就好。”宋大河说了一句,也脱鞋子盘腿上炕,自己个坐在那里思量了一会儿,猛地把腿儿一展,“不成,赶明儿我还得再想想,往后再做个什么营生!”
三哥上进,当然是梦生乐见的,可是他年岁还不大……
就又忍不住劝道,“三哥你甭急,先把大嫂给你们弄的这个灰包蛋的生意做稳当了,再想旁的也不迟?”
宋大河斜了他一眼,一展被子躺下,“这我还用你说?”说着,猛地一挥手,挥灭烛火,“睡了睡了,明儿还要早起给大哥大嫂拜年呢。”
梦生依言躺下,眼睛盯着黑漆漆的房梁,想着明儿早起给大哥大嫂拜年的场景,忍不住笑起来。好似又回到了爹娘还在的时候一样。
隔壁李家,长亮长安这俩小子放完子时的炮仗,进了屋,这会儿也在说话儿。
长安见李长亮脸微微拉着,就劝道,“二哥你甭怪二姐了,她又不是不管咱们了。”
李长亮瞪眼,“谁怪她了?”他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而已。
长安也知道他的心思,并没有多纠缠,而是嘻嘻笑着,看着李长亮道,“你嫌咱家家不成个家,快点长大不就成了?”到时候娶个媳妇来家,他们家也能和隔壁一样了。
李长亮又一个瞪眼,“甭扯那些没用的!我问你,学业上你能压得过梦生那小子吗?”
长安被问得愣怔了一下,认真地想了想,底气不足地道,“我尽量吧……”
李长亮再度瞪眼,音量猛地拨高,“光尽量可不成,你必须压过那小子那一头!”不管是眼下,还是将来真做了官!要不压他一头,一来是他自己气不顺,二来是他怕二姐受委屈不能给二姐撑腰。
长安又因他的话而愣怔了一下,默了一默,把心一横,重重点头,“成,往后我啥啥都压他一头!”
李长亮心里这才算略微爽气了些,“这可是你说的!要是将来办不到,讨打吧你!”
长安知道二哥并不是为了自己,对他的语气也不在意,闻言笑了笑,又重重点头,“知道了。”就扯着被子躺了下来。
这一天,李恬可是累坏了,明儿又要早起,回到堂屋,二话不说脱了衣裳钻到被窝里,不一会儿就迷糊了过去。只觉睡下没一会子,就被远处零星的炮仗声并院中的响动吵醒。睁开眼睛一瞧,院子里已挂上了红红的灯笼,有细碎带着喜气的脚步声和低低的说话声响起。
堂屋当门也点起了烛火,映得满室红火。
她赶忙翻身坐起来,一边穿衣裳一边埋怨闻声进来的宋大海,“睡前不是说让你叫醒我的么,怎么没叫?”
宋大海朝外头瞄了一眼,笑,“才刚到五更,天还早呢。”
李恬飞快穿好衣裳,翻身下炕,一边穿鞋一边道,“你知道个啥,那些鳖小子们过年的劲儿大着呢!”
去年才刚四更天,她还在被窝里蒙头大睡,铁柱铁山长乐小树几个明着是拜年,其实就是讨压岁钱讨嘴吃熊孩子就到了!
铁柱铁山这俩不见外的小子,讨压岁钱讨糖果核桃还不算,还特意跑到里间嘲笑了她一番。
那会儿嘛,上头有李好压阵,她还能暂时充一充娃子,眼下她嫁了人,家里第一大,再叫人给堵到炕上,就净等着几个小子到外头说嘴,让人家看她的笑话儿吧。虽说她其实并不在意这个,但却有点点在意大家因此说她不是做人家的人等等。
仿佛为了应和她这话似的,她话音刚落,就听一阵噔噔的脚步声,从院门外呼啦啦涌进一窝子娃子。
还是铁柱铁山打头,嘻嘻笑着朝堂屋喊,“恬……不对,宋大哥宋大嫂,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
李恬飞快朝宋大海说了一句,“瞧瞧我说的咋样?”飞快从里间出来,到了当门一瞧,见靠后墙的几案上并当门桌上,核桃、红枣、柿子饼、金橘饼、她现炒的花生、瓜子、糖果乃至前儿自己没事捣鼓点心的时候,做的小饼干,各色小食琳琅满目地摆了满满一桌子一几案,再看边上还放着一叠子,红纸包成的压岁红包。
当然了,这里头的钱并不多,一个里头只两枚铜钱。但别看就这两枚铜钱,就能勾得小娃子们从腊八开始就惦记。
朝外头应和了一声,一边叫他们进来,一边笑骂,“一大早的就来我这里,你们嬷嬷那里磕头了没有?”
铁柱铁山兄弟俩,一人一边挑开帘子,带着一群娃子进来,嘻嘻笑着,“一早起身就磕头了呢。”说着话,不等李恬反应过来,一群娃子呼啦啦往地上一跪,扯着嗓子齐声喊,“宋大哥宋大嫂过年好!”
喊完就是“砰砰砰”三个头。
李恬气笑了,赶紧招呼他们起来,“都把我跪老了。”说着,一边给人挨个抓糖抓瓜子抓点心,一边挨个给人发红包。
李老二的俩儿子,长平和长喜也在其中,先前一直缩在后面,直到见李恬给大家装瓜子糖果又发红包,俩人才赶忙往前挤。
这俩娃子也不大,李恬不愿在这种事上计较,当然也不会没事没非的过多亲近。也和旁的娃子一样,一人给塞了一衣兜的瓜子点心,一人给了一个小红包。
铁柱捂着收获满满地口袋,鄙夷地撇了他俩一眼,又朝李恬笑,“宋大嫂那你忙啊,我们还要去静姐姐那里赶场呢!”
说得李恬又忍不住笑骂他,“瞧把你给忙的,今儿早上赚了多少钱了?”
铁柱捂着口袋嘿嘿一笑,“一年就盼这一回呢。”说罢,领着一群娃子哗啦啦地冲出院子,往李静那里去了。
看着人出了院门儿,宋大江这才嗨了一声,“倒叫这几个小子抢了个先!老三,走,拜年去了。”
他说是拜年,却不往堂屋去,而是转身回了自己的屋子,宋大河也一样。
俩人进了屋不一会儿再出来时,一人手里就捧着一个木匣子。
门帘是棉门帘,李恬也正在屋里忙着往半空的盘子添点心瓜子之类的,是即没瞧见也没在意。
等见这俩人一人棒了个匣子进了屋,不觉纳罕,“你们俩这是拜年呢,还是上贡呢?”
宋大河就嘿嘿笑了,率先把手里的匣子往当门桌上一放,“大嫂这是我去年赚的,除去留下的本钱,这是五十两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