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三百零七章过大年(四)

第三百零七章过大年(四)(1/2)

目录

原先李恬总是嘴上说,留李静那几个小的在家可怜,其实这只是理智上的想法,心底里倒也没有觉得特别可怜。但是今儿一想到夜里守岁,李恬瞬间发自内心地觉得那边几个娃子可怜起来。

回到家略想了想,就过院来和李静商量,晚上两家干脆合在一处,就在李家吃年饭。等吃完饭了,大家热闹一会子,再分别守岁。这样也能稍稍减少点几个孩子的不适应。

李静虽说也过了十五岁的生辰,可是原先上头有俩姐姐撑着,她又才刚当家理事没多久,那个孩子似的感觉多多少少还有些没转变过来。平素里强撑着,倒也不显。可是在年三十这个重要的日子,她也怕她撑不起来,让弟妹们心里不痛快,少见得没和李恬斗嘴,十分顺溜地应承下来。

姐妹俩商量定,李恬就忙着回去叫宋大海宋大江俩人杀竹鼠,自己则把今儿在山上收获的冬笋野菜一股脑拿到李家,叫悦姐儿月牙大河长亮几个收拾着,她和李静飞快把前些天做好的吃食给扒拉了一遍儿。

除了晌午吃的几样菜色之外,又添了几个小娃子适口的,比如说拿鸡蛋白糖番薯粉做成的三不沾,这是高大壮拿手菜,又香又软又甜,就算李恬这样的成年人,也格外的爱吃;还有高大壮和李好前儿来时,送来的蒸好的糯米八宝饭,再加一个也是高大壮拿手的揽锅菜,再煮上一锅香香甜甜的糯米酒煮汤圆。——这两样还是高大壮做好送来的。

李恬顿时不忿起来,“咋你这里啥啥都比我的多?”

李静笑,“那不是她对你放心,对我不放心呗!”

李恬哼,“敢情她这放心不放心的,还是挑着时候啊!”不给东西的时候,对她一百个不放心。到了给东西的时候,就又对她放心了!

李静无语地斜了她一眼,指着余下的东西,“你要真气不过,待会儿再拿走一些得了!”

李恬把下巴一抬表示,不是人家主动给的东西,她还不希的要呢!然后端着舀好的糯米甜酒,从东屋出来,见那酒液清中带亮,还散发着桂花的微微甜香,进了厨房,她忍不住拿勺子舀了一口,香香甜甜的酒液,沁凉沁凉的,颇是解腻,忍不住又下勺子舀了一口,正要往嘴里送,李静抬脚进来,看见她这个样子,立时无语地横了她一眼,“现在你知道为啥大姐不给你送这个了吧?”说着,又没好地瞪了她一眼,“就那么馋?”

李恬表示,这纯是冤枉!

她只是这两天吃了太多油腻的东西,想解解腻而已。不过料是这话说了,她也不信,也没多说,把勺子一放,转身去碗橱里扒海米,打算再做个海米白菜汤,待会儿给大家解解腻。

今儿大家下山晚,年夜饭下手得晚,等到宋大海宋大江把四只竹鼠收拾好,外头的天色已暗了下来,远处已响起零零星星的炮仗声。

这表明,已有人家做好了晚饭,准备开吃了。

姐妹俩忙加快手里的动作,两个大灶同时开工。一个灶里就专蒸早炸好的蒸碗——虽然吃腻了,不说早先,就算眼下,整个下河村,也没吃年夜饭的习俗,多不过吃顿饺子就算过年。可是李恬却想趁机大家热闹热闹,把前世年夜饭的习俗给搬过来。

所以,不管吃没吃腻,该丰盛还是要丰盛的。

另一个大灶里,就把那兄弟俩杀好燎去皮毛洗净剁好的竹鼠下了锅。拿辣子八角姜蒜炒好焖上,又在小泥炉上架了锅,赶紧熬汤。

也得亏大锅大灶的火快,东西也都是大半熟的。等到远远处处的人家,炮仗密集起来的时候,饭菜也只差焖竹鼠没出锅了。

宋大江早急不可耐,一见厨房里大蒸笼开启,忙钻到厨房问,“大嫂,咱该放炮仗了吧?”

“成成成,放吧放吧,反正大锅里的水就是滚开的,饺子马上就好。”李恬笑说了一句,就飞快去东屋里端早包好的饺子。

李恬成亲那会儿,宋大江得瑟个没完,李长亮又气又不服气。前儿赶年集的时候,单记着这茬子事儿。宋大江买两千响的,他就买五千响的。宋大江再添五千响,他就可着一万响的买。

炮仗虽然不便宜,但这个钱,李长亮表示,他还是出得起的!

一见宋大江往宋家去放炮仗,他赶忙拿出来自家的,扔给长安一挂,又扔给梦生和宋大河各一挂,自己手持了一挂,给各人手里塞了一根线香,宋家那边炮竹声声一起,这边四个人就一齐上手,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炮竹声顿时盖过了宋家的声响,辞旧迎亲的新年气息迎面扑来。

李长亮就得意了,宋大江则是气得飞一般蹿到这边,没好气说宋大河和梦生,“你俩到底谁家的?”

哪有这个时候,偏帮着外人的。

李恬是知道李长亮买炮竹这事儿的,也乐见他借机扳回一城。不过真到了两边别苗头的时候,还是有些无语,忍不住从厨房出来说他们,“真真是一个个都没事干了,手里就那几个钱,不可着劲撒完心里就不痛快是不?”说着朝几人摆手,“赶紧的摆桌子,饭马上就好了。”

李长亮得意地斜了气哼哼的宋大江一眼,率先挺着胸脯,带着在此时此刻,一切唯他二哥马首是瞻的长安,往东屋去。

宋大江不解气朝那弟弟屁股上,各踢了一脚,这才过去帮忙。

李家堂屋老旧,也窄狭,再坐不下这么些人。倒是新盖的东西屋都比堂屋宽敞得多。今儿又是两家聚在一起守岁,也不好把宴放在李家的主屋,于是李恬就把饭桌摆在了东屋里。

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饺子也出锅了。

待她和李静左右开弓,一手一只盘子,进了东屋当门儿。就见烛火通明的室内,摆在正当门宽阔敞亮的八仙桌上,鸡鸭鱼肉排骨蒸碗、各色的小食点心糖果摆得满满当当的,桌子的小炭炉里红红的炭火微舔着锅底,才刚出锅的焖竹鼠肉堆得冒尖,并不住地冒着热气儿。

桌子两边,林立了一地的人,大大小小的娃子们,个个衣着洁净鲜亮,人人脸上都带着满足喜悦的笑意。

不觉也笑了起来。

把饺子架在中间的盘子上架好,和宋大海当仁不让地在主位坐下,也招呼大家落了座之后,这才感叹般地笑,“往后咱们两家要一直这样融洽,也要一直这样和乐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