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打消媳妇顾虑的办法(2/2)
原还当家里发生了啥大事的宋大江,听宋大河和月牙,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完,就无语了,“老大,就这点出息?”
丢不丢人啊!
宋大海回敬他一眼,“丢人能有媳妇重要?你只说,手里有银子没?”
一句话堵得宋大江,气怔地看了他半晌,得了一声,进屋取了整二百两银子给他。
当日那妇人起哄似的喊什么千两,宋大江也只是那么一听,他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也没打算打肿脸充胖子。这二百两银子正正是好这一趟的利钱,余下的他手里虽然还有,可他做买卖也得有本钱!
宋大海握着沉甸甸地二百两银子,倒认真地和兄弟道了声谢,就抬头看天,看模样,像是想立时回去。
宋大江再度无奈了,“老大,这都快隔了三年了才回来一趟,你就不想多走走多看看?不想瞧瞧我在这边过的啥日子,也不想想知道知道那边的人都过得咋样?”
咋就那么等不及娶那个媳妇呢?
宋大江说的那边的人,是老宋家余下的人。
宋家庄原先临着镇子,后来码头一起,镇子的规模越来越大,也把他们那村子给囊括了进去。
老宋头是个只要钱不要脸,最爱钻营的。当年这边一繁华起来,见往来客商多了,这边好些人家的闺女都攀上那些客商,做了外室,眼见的发达起来,他自是眼红。
后来等俩孙女一到年岁,就立时往这上头靠。反正这几年许留镇乍然而富,好些人家都是如此,也不显得多丢人多丢脸!
只是这宋老二家和宋老三家的俩闺女的容貌,没宋明月出挑,老宋头心动归心动,也得有人肯要她们!
心思动了许久,也没寻着肯聘的。但这也碍不着老宋头一直抱着这个想法,且一直打着宋明月的主意。
张氏还没下世的时候,就时不时地透一下这个意思,等到张氏一没,他自觉家里的小辈都得听他的,那心思就愈发不掩饰了。
宋老二家没儿子,宋老二媳妇再不肯让宋老二纳小,当然那会儿手里也没钱。倒看中了自小乖巧白净斯文知礼的梦生,想过继到膝下。
老宋头倒没啥,不管谁家的娃子都是自家的亲血脉。可是宋老婆子哪肯让前头的那个死鬼的亲孙子占了她的长孙的位置?
尽管这事儿他们没统一意见,但是宋大海却是烦透了老宅的人,再者宋明月心思不稳,他也怕妹子叫突如其来的富贵晃了眼,执意要如何。这才起了带他们回家乡的想法。
哪晓得才刚把手边的事料理利索,兄妹几个还没动身,一直求而不得的老宋头,竟然心想事成了!
宋老二家的闺女最先给了一个位年过五十,北边来的贩粮的客商做了外室。由宋老二的闺女引线,宋老三的闺女又给这位贩粮的客商,也有四十开外的同乡做了外室。
宋大海对老宋家的事儿,知道的仅限于此。
早先宋大江到许留镇来贩月饼的时候,他是想问来着,后来见宋大江没提,也干脆没问。即头一回就没问,后几回,也提不起什么精神或者好奇心问了。
这会儿一听宋大江一说,就道,“他们如今怎么样了?”顿了下又问,“娘留下的小馆子,怕是早就转了手吧?”
宋大江先回他最后一个问题,哼道,“人家发达了,自是看不上那小馆子,早转了。”他初到许留镇卖月饼的时候,就去看了。眼下那一带都是布行棉花行了。
紧接着,又回他头一个问题,“人家如今抖擞着呢,秀儿生了个丫头,兰儿生了个儿子,那俩糟老头子,这几年运道也好,生意做得大。借着这俩人的东风,如今咱们家的那位,到了街上,人人都要尊一句太爷!”
宋大海听他语带讥讽,就笑了,一边栓驴子一边道,“那是人家儿孙舍了一辈子给他换来的,你有啥不忿的?”
宋大江也确实没啥不忿的,只是瞧不惯他们那行径,听见这话,自己个摆手一笑,“算了,不提他们了。你们即来了,就住两天。”说着,又取笑宋大海,“反正你就是眼下回去,也……也……”也抱不成媳妇……
他本是想说句调笑的话,取笑他大哥一番。结果话到这里,见宋大海拿眼瞪他,宋大河也眼带不满,也自觉得冒犯了另一个当事人,赶忙地赔笑,“来来来,进屋喝茶吃点心,待会儿我再去街上再叫一桌席面,咱们姊妹几个好生吃一顿。”
宋大江眼下所在的是他自去年就赁下的一座小院儿。普普通通一座四合院,三面是屋,一面是院门儿。他住东屋,二牛住西屋,正房就留着客来了待客用。
虽然不大收拾得却也算洁净。
宋大海一边打量着这院子,一边跟着他进了东屋。
到了里面一瞧,正当门只一张八桌几张条凳,靠后墙也是一个两头翘的窄条几,上头摆着一个老旧铜香炉,炉内香灰满满,还插着好些快烧尽的香头。炉后则是他到庙里托人写的宋留山和张氏的纸牌位。
宋大海看到这个,倒怔了一下,爹娘的牌位自是供在下河村的家里,他可没想到,老二出门在外的,还能记挂着祭拜爹娘给爹娘上柱香。
由此头一回清晰地意识到,他家老二长大了!
宋大江顺着他的目光瞧过去一眼,在凳子上坐了一叹,“就先这么着委屈爹娘几年吧。等赶明儿咱都成了家,盖一个大宅子,到时候再正正经经安置祭拜。”
见宋大海宋大河还有小月牙眼中都带着几分触动,他就又笑,“说起来,我这一年多能这么顺畅,除了我那没过门的嫂子提携,也多亏有爹娘在天之灵保佑着。”
宋大海低沉地嗯了一声,在桌边坐了,从侧门看向里间,也只一桌一床而已,摆设铺盖简得不能简,跟个雪洞似的。
就道,“再怎么想省钱,也得弄得像个样子。”他从一进这院子,就知道宋大江在外头过的啥日子。
宋大江不以为意地把手一摆,“这地方,一年住不了几回,将来再说吧……”
比起宋大江眼下的日子,还有生意上的事儿,小月牙其实更好奇宋家老宅的事儿,等兄弟俩感慨畅想了半晌将来如何,终于在将午的时候打住话头,就急急地插话问,“二哥,你在这边做生意,他们有没有为难你,图你的银子?”
宋大江反倒笑了,“人家现在今非昔比,比咱有银子,人家可看不上。”
许留镇再怎么大,终还是有限的。宋大江早先急来急走的,虽没遇上他们,其实宋家人也早听说了。年后起了要做坐商的心思,和许多旧识接上了头,也在这边盘桓的时间长了些,怎么可能遇不上?
不过老宋家那边也确实和他说那般,如今那俩客商的生意做得顺,他们家自然跟着风光。而且自许留镇上这码头一开,往来客商比早先少绕了不少路,进出也顺畅。路途畅通,往来的客商就多。客商愈多这码头就愈繁华。愈繁华就会吸引愈多的客商。
通俗地说,眼下的许留镇就是急剧发财的风水宝地!
那两客商比宋大江这边扎根早,又有不菲的本钱和现成的门路,生意扩张得也极快,说是银子跟流水似的往家里淌也不为过。老宋家守着这两个大财主,哪会把宋大江手里这点小小钱财看在眼里?
不但看不在眼里,反而还要特意到他面前显摆鄙视一回呢。
月牙对老宋家那一家子贪财劲儿记忆深刻,只要他们不贪二哥的钱,打二哥手里钱的主意,就松了口气,也不管宋家旁的事儿。
倒是对才刚两三年就繁华得她几乎认不出的许留镇比较感兴趣。说过那话之后,就和宋大海道,“大哥,吃过饭,咱能去街上瞧瞧吗?”
宋大海还没说话,宋大江就一挥手,“去去去,不但月牙去,大河也去瞧瞧。我和你说,往后你甭管做啥买卖,怕都躲不过这地界,早些开开眼界,没坏处!”
宋大海叫他说得一笑,转而说宋大河,“这你得听你二哥的,眼下他可是咱们最有出息最有本事的那一个。”
宋大河就鄙夷了宋大江一眼,“他要不那么显摆,我就听他的!”当他看不出听不出还是咋地,大概是如今到他的地盘了,自打一见着二哥的面儿,他就话里话外的得瑟显摆!
宋大江也不恼,哈哈自嘲一笑,“你二哥我这不是穷人乍富,忍不住得瑟么?”这一年多以来,甭管宋大江赚没赚多少钱,但是那份意气风发走路带风的感觉连自己都有觉察的。这可是他活了近二十年,少有的畅意时刻!
因这个又想到了最初的帮衬者,正要说点什么,就听见院门响了。
宋大江忙站起身子,“一准是二牛叔回来了,正好也到午了,咱这就叫一桌席面,好生吃喝一场。然后去街上转转,有什么好看的好玩的,多给我嫂子添置一些!”
今儿宋大江原本约了姚行商到街上散散,再去吃顿酒,松泛松泛,结果还没出门,宋大海就来了。才刚是让二牛帮着去送个信儿。
又是话音方落,就听一个汉子激动地大着嗓门喊,“大海你这小子终于舍得回来了?在哪儿呢,还不快出来叫我瞧瞧!”
宋大江一愣,朝宋大海道,“哟,是褚大哥,自打年后,他在街上遇上我几回,都问你呢。”宋大江上回回去倒是想说来着,就是一见他家老大定亲的事是真,只顾着高兴激动了,倒把这个事给忘了个精光。
宋大江口中的褚大哥名叫褚东升,比宋大海大两岁。家原是就是宋大家的老家宋家庄的,早先也和本镇的一个老木匠学过两三年的手艺,就在宋留山回来的那一年,老木匠没了。他家境一般,更好的师傅也拜不起,就转而跟着宋留山学木匠活。
宋大海早先虽然瞧不上他爹那手艺,而且原先在下河村的时候,家家都不怎么富,他家后来也有了薄田,还有宋留山上山打猎补贴着家用,也不显得日子多么难熬。
后来乍然到了这繁华地,一下子显得自家好似多么落魄似的,做为长子的宋大海心理转变还是很快的,很快收了童心玩心,跟着他爹认认真真地学手艺。
他和这位褚东升,即算是少年玩伴儿,也算是半个师兄弟,俩人天天跟着宋留山做活,后来出了师,又结伴到匠行里做工。
从十二岁到眼下,认得也有七八个年头了,感情自然深厚。他算是宋大海回到下河村之后,心里唯一惦记的故旧老友。前年他们回下河村的时候,这位褚东升还红了眼圈,十分不舍。
忙在屋里应了一声,抬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