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良田喜嫁:锦绣农女山里汉 > 第二百八十章打消媳妇顾虑的办法

第二百八十章打消媳妇顾虑的办法(1/2)

目录

回去的路上,宋大海想了一路,就眼下而言,他对这未来媳妇的好也只能如此了,没法子,得守礼啊。要想更进一步,安她的心对她好,那只有成亲了!

于是他急匆匆赶着车入了村,一头扎进老三家的院子,开口就和老李头提出,要把下大定和成亲都提前,最好都放在年前。理由当然不能说他要安媳妇的心,怕这媳妇跑了。只说,明月嫁的那个柳家有些家底子,规矩也比一般的农家大一些,他怕和明月一前一后成亲,自己有些事张罗不周全,到时候也忙乱。

老李头倒是盼着二孙女早些嫁人安定,可还是觉得太急了,一年里嫁两个孙女,赶趟得就跟下饺子似的。

宋大海也知道,可不这么做他心里不安,只好以张氏的三周年为由头,再度说服老李头。

宋留山去的早,宋大海他们回来的时候,已过了三周年。可是张氏却是他们回来的当年二月末去的,到明年二月末,整整好是三周年。

一周年二周年,一来规矩是不兴大办,二来嘛,宋家因为家里没女人家,他们姊妹几个,倒是显了这一回的心意,但在老李头看来,还是有些凑合。

可是张氏的三周年是宋家的大事,而且在老李头看来,李恬若是亲手经办了婆婆的大事,将来在宋家说话也硬气些。

思来想去的,还是点头应承了。

于是乎,还正在努力从各方面来冷静分析是该退还是该义无所顾地跟的李恬,还没等她分析出个明晰的结论,就听到了关于大定提前,成亲也提前的,这一个于她眼下不亚于一声惊雷的消息。

火急火撩地找到老李头,“爷爷,我还没准备好呢,干啥赶这么急?”

虽然宋大海没明说,老李头也隐隐觉察到他的真实意图,一听这话,就皱了眉,“小定礼都行过了,还有啥准备没准备好?难不成你还想退亲?”

李恬心说,退亲也没啥呀。知错就改,亡羊补牢嘛!

待要试巴试巴地和老李头争辨两句。老李头已一摆手,“你三叔已去和你大姐说了,大海才刚也去找人看日子了。这里没你什么事儿了,家去等着吧!”

说着,双手往身后一背,抬脚就出了院子。

逃离的速度之让让李恬的嘴角很是抽了抽,见燕子乐不可支地站在东屋门前瞧她,李恬一撇嘴,“爷爷这是怕我缠他呢,要不我再去缠缠他?”

燕子嘻嘻一笑,“你也甭缠了,反正一准缠不赢,才刚爷爷可是答应了宋家姐夫呢!”

李恬鄙夷,“燕子,你这屁股可是坐歪了啊。”还没成亲,叫什么姐夫!

到了外头一瞧,见就这一会儿功夫,老李头竟然不知道躲到哪家去了。

于是乎还没想好到底缠不缠的李恬,只好气呼呼地抬脚往家走。才刚到宋家门前,月牙兴冲冲地跑出来,看见她,张嘴就喊,“大嫂!”

李恬板着脸目不斜视往家走,“叫早了。”

月牙被她逗得扑哧一笑,乐颠颠地跟在她身后往李家去,“没叫早,你早先不是主动让我叫来着?”

“那是我当时昏了头,现在脑子清醒了!”李恬看也不看她,只管往院子里走。

月牙再度被逗得咯咯一乐,把头往她身前伸着,看着她的脸,带着几分小得意笑,“你清醒了也晚了!我大哥说了,谁反悔谁是小狗!”

李恬哼,“那让他去和我爷爷我大姐说!”

月牙就得意地道,“不用说呀,反正李爷爷和好儿姐又不会反悔!”

李恬气得偏头瞪了她一眼。

李静从堂屋出来瞧见她这个样子,忍不住道,“早先你不是怪乐呵么?这会又别扭啥?”

李恬抄了只板凳,往屁股底下一塞,瞅着南山大发感慨,“三丫头,要是事事都能断那么准,这世上也没有‘犹豫不决’这几个字了。”

话音一落,月牙就抢着道,“有啥好犹豫的,这世上再没有比我大哥更好的人了!”

李恬撇嘴斜她一眼,“王婆卖瓜!”

月牙斗嘴斗起了兴趣,嘴皮子格外利索起来,“再夸也得人家乐意才掏钱。你都掏了钱了,你还想反悔啊?”

李恬再斜她,“谁掏了钱了?不是你们家掏的?”

月牙立马反击,“那你收了我们家的钱,你还想反悔啊?”

李静叫俩人逗笑了,一边往厨房去,一边冲着俩人直摆手,“成了成了,别吵了,吵得我耳朵疼,要吵,将来到了你们自己家再吵!”

月牙笑嘻嘻地息战。李恬嘛,最多算是半推半就。

李好那边儿,宋大海走后,她还和高大壮猜了一回,宋大海回去会怎么办,哪想到,他走了不一会儿,李老三就来了,还带来这么个对夫妻俩来说,即意外也好笑的消息,一时反倒是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

高婆婆和小高氏也是才刚知道宋大海的来意,听了这话,高婆婆就满意地道,“这娃子还真有心。”顿了下又说李好,“要说你们家二丫头的大事早些办了也好。”

兄弟姊妹们多的人家,总要有几个安定下来的,这日子才觉得稳当。

李好因宋大海弄这一出,倒把他将来变心有二心之类的担忧给消去了几分,再者说,不嫁宋大海嫁旁人,也照样有这样的担忧。

反正两家离得不远,往后她没事,言语上多多敲打敲打,争取不发生什么流血事件呗!

听李老三说宋大海已去看日子了,她一来是想早些知道消息,二来也怕二丫头又别扭,当下就和高大壮赶着车,跟着李老三回了娘家。

几人到了下河村时,消息已经传开了。虽说李恬家这一年接连的喜事儿,村人们已有些疲沓了。可是格外盼着这件事办成的何明家的和大牛媳妇还是很高兴。大家聚在李家院子里你一言我一语热热闹闹地说道到近午时,去找人看日子的宋大海就回来了。

大定的日子看的是十月二十六,成亲的日子看的是腊月初八。

他是想着,小定是八月里,大定隔俩月,成亲放在腊月里,又算隔了俩月,也不算那么赶。而且娶完媳妇正好过年,正正好可着劲儿的乐呵。

老李头二话没说就同意了,李好也点了头。至于李恬,在认真权衡了继续纠结、闹着要退亲、和顺从的利弊之后,干脆选择了默许。

家里迎接大嫂的日子又进了一步,宋大河兄妹三个自然高兴。只是在高兴之余,宋大河又想起早先宋大江放出来的话,眼下也不知道宋大江回没回来,他要没回来,大哥手里可没多少钱!

宋大河想了想,把自己自年初以来赚的钱,捧到他大哥面前。

他们这皮蛋的生意虽然专靠走量,其实利钱也不算薄,不刨本钱的话,两枚赚一文半钱。刨去买石灰、还有制作中的损耗以及工钱,两枚也能赚一文钱,也算极为不错了。

自春上到眼下,他和李长亮均到每天,差不多有七八百枚的出货量,一天单利钱也有四百文,俩人均分,再加上银山后头分去的,一个月一人能得差不多五两银子。

除去麦收中秋镇上生意不旺的时候,这算是足八个月,他手里共有差不多四十两银子。

和宋大河一样,月牙喂鸡鸭赚的钱,也是自己个管着。

宋家小八十只母鸡和三十来只母鸭子,单鲜蛋,她一个月也能从李长亮和宋大河手里得差不多三吊钱。就是喂鸡的本钱投入要大些,一月且得四五百文的麸皮子往里投,特别是今年,大家手里有钱了,也没多少闲时候,月牙几个挖野菜就少了,都指麸皮子上呢。

饶是如此,从去年十月鸡鸭开始下蛋,到眼下这十个月里,她手里也积了有二十多吊钱。

要按当初宋大海预估的大定礼给五十两的礼金,这些钱是够了。

可是他能坦然用宋大江的钱,却舍不下脸用这俩小的钱。再有小定叫宋大江插了那一杠子,礼金足翻了一倍,眼下大定了,怎么着也不能比小定少。

于是乎,宋大海一拍腿做了决定,带着弟妹去许留镇找宋大江!他要回来了正好,没回来的话,就再想法子。反正委屈谁,也不能委屈着他那个动不动就想往后缩的媳妇!

宋大河也正想去许留镇上看看,自是热烈响应。兄妹三个,在家略做准备,把还在学堂里读书的梦生托付给李恬,就趁早赶着车往许留镇去了。

也是凑巧,宋大江自八月里回到许留镇,顺顺当当地借着中秋发卖了那一批货物,和姚行商两个没怎么耽搁,就带着又见涨的本钱,往南边去了。

结果到了半道,在一个名叫余家渡的小码头遇着一位运棉花往北边的客商,说是家里出了急事,得急着赶回去,急着脱手货物。

原本俩人吃了一回骗,对这种貌似惯见的骗局,是即不信,也不想理会。不止是这俩人,多数商贩都是如此。谁知道这里头到底有没有坑?大家出门在外的,一旦着了人家的道,转瞬间就是个血本无归。

是后来宋大江和姚行商略做休整将要启程的时候,见那人的急切不似做假,而且面目也不是那等奸滑无比的人,俩人商量了一下,准作过路好奇的人和这人搭上了话,见他所言,和对外宣称的倒一丝不差,趁着两个过路行商询价看货的时候,也跟着看了几个棉花包,从里到外还真是洁白松软的新棉花,再没一点虚头。

这人的要价又比市售的要低一成多,俩人就又犯了贪便宜图大利的商人毛病。

犹豫了半天,还是可着手里的本钱从他手里接了一半的货物。

还好的是,这人大概是家里真的急事,这笔生意是一丝坑都没有。俩人把棉花运到许留镇,才刚寻上北边来的客商,顺利把货物交付出去,还没歇口气儿,宋大海就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