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关于男人变心的探讨(1/2)
新鲜的吃法,鸡肉鱼这几样又是平时少吃的好东西,再加上足够多的油,单是这三样组合,就让平素里饭食依旧极简的人很满足了,再加上李恬粗粗记得的调味料配方,这顿饭吃得自然是宾主尽欢,满意至极,都连声笑夸好。就连高大壮这个业内人士也不例外。
但是李恬还是心有遗憾,虽然大致的味道是配出来,但是因为各样调料配比不精确,总觉得不甚地道。
说起来,她除了做点心甜甜圈那会儿,因为配方记得精确,而且自己也上手做过无数回,心里十分有底气之外,余下的不管是月饼也好,豆瓣酱也罢,还有眼下的烧烤,其实都是仗着时下没有这些东西,一时下大家也不怎么能细分辨好坏而凑合的。
这个认知,让李恬有些小心虚。要在世间立足,可不能一直抱着凑合的心思!可是她在饭食上也不过平常,这也是没法的事儿。
好在她也有自己精通擅长的,等宴后,和高大壮说了些诸如她觉得这个调料配比还需要精进,让他回去好生琢磨琢磨等语,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三家的果园子上头来,见天吃了饭,任事不管,就一头扎到那本破得两面封皮都掉光光,还有许多虫蛀水浸痕迹的破农书中。
去年冬上山头还正在开荒,根本没事。而枣子树苗子也小,更重要的是枣树叵耐,一般不用怎么操心防虫防病,去年秋后冬日的田间管理,她只做了两件事,施肥和浇水。
眼下南山上的果树苗子都种上了,经过春夏秋三季的生长,根也扎稳了,往前要做的就是做好花后果后的复壮追肥防虫防病的田间管理,好让它们在冬日里蓄积够足多的养份,为来年的生长打基础。
宋大海倒还记着那些被她不甘心留在山上的山核桃皂角什么的,和高大壮两个人紧忙了几天,把自家和李家那三亩山边地里的农肥拉足洒好,琐碎的事情做完,单等着耕犁了,就又抽了一天的空子,想叫上她再去山上玩一遭。哪想到,她见天抱着那本农书不撒手,甭说惦记这种玩闹的小事了,就连李好的大事,还有李长亮卖枣子的事儿,都不管不问了。
宋大海心知她这是又找着新的兴奋点了,只是她现在顾不得,不代表就忘了这茬子事儿,估摸着等回过神来,再想起这茬子,该懊恼还是得懊恼。
自己暗肖想了许久,好不容易就要娶到手,而且,从心迹明了那会儿就打定主意,往后要怎么怎么对她好的媳妇,咋着也不能让她懊恼失落对不?
也没再惊扰她,自己个背着竹篓上了山,把李恬当日所有没做完不甘心的事儿给趟了一遍。
于是乎,这天傍晚,李恬才刚从该用哪些东东给果树子均衡施肥并有效防病防虫的苦思中抬起头,就见他背着满满一篓子外加半麻袋的山核桃野皂角并些鲜木耳鲜香菇,还有一兜子上回她流口水却没吃到嘴里,已经熟得透软的野山桃进了院子。
确实早就把这件事忘得精光的李恬,突地看到自己惦记的东西,不但一样没少,反而还多了一样,心里自是甜丝丝的。
等宋大海走后,忍不住瞅着那堆东西傻乐。
李好鄙夷,“出息!”
自己也算能赚大钱的人了,却偏叫人拿这些不值钱的山野玩艺儿给迷得五迷三道的,真真是叫人说她什么好呢?
李恬回击,“你有出息,你昨儿甭乐呀!”
她指的是昨儿高大壮巴巴送来六个小樟木红漆箱子,每个都特意配了锁头的事儿。
这事说起来,还得从吃烧烤那天说起。
俩人成亲的日子就定在九月十八,离眼下也没多少天了。自过了李恬小大定,大家都忙,也没顾上聚在一处细说一下。那天正好是个空子,吃喝之余,不免也给说道商议一回,查漏补缺,力求圆满。
虽说眼下李恬家略微有些钱,可是李恬和李好两个大的,还没起意在亲事上特意显摆。李好的小定礼之所以铺排得大,是李恬心里高兴,真心和自家相好的人也多,那是为了散那个高兴劲儿。
而她的小定礼,差不多也是同理。不过最高兴的人换成了宋家。
即然是为了散高兴劲儿,那么高兴劲儿散出去之后,她和李好还是决定,成亲的时候,除了不得不请的人和不得不办的事之外,也不过多的讲究排场,漫撒银钱。
下河村这边姑娘家要出门子,其实准备的嫁妆也简,不外乎新被子褥子,樟木箱、五斗柜、木盆架、木盆、水桶等日常使用的物件儿。
李恬也打算给李好这么置办,只不过数量略比一般的人家多一点,该备的东西备得周全一点,再多压些箱底银子,也就成了。
这事也早透给高婆婆了,高家如今论底子,确实不如李家,李恬不铺排,高家也不用往里多填冤枉银子,她自是无话。
老李头也同意这样的安排。
让大家不怎么同意,或者说没达成一致的,是那天谁去送亲压轿子的事儿。
按理说,李好出门子,最该送压轿的是李长亮和李长安这一对亲兄弟。原先李好也是这么打算的。可是那天说起来的时候,宋大河不同意,说是李好给他们做这么久的饭,样样周全,也亲和,就跟他亲姐姐没两样。眼下两家做了亲,亲大嫂的姐姐出门子,他也得当作娘家兄弟去送!
他三哥都要去送了,梦生也不甘落人后,也说要去。
王氏一听这话,就道,“得勒,他们远一点的都要去了,我们这个近一点就更得去了。”她指的是长乐这个堂弟。
王氏一开口,大牛媳妇也忍不住给铁柱铁山揽差事,也说她家的俩儿子也跟这边的亲兄弟没什么两样,也得去送。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阵子,又为谁要去压轿送李好争了半天。老李头就和高大壮说,即然街坊亲戚们有心,而且也是真心,干脆就让他们都去送。在老李头看来,这也是给大孙女涨脸面的事儿。当然了,也不能去得太多了。不然,甭说外人看着不像个样子,自家人也觉得不像。
最后老李头敲定,李长亮李长安这兄弟俩,宋大河兄弟俩,再有长乐和铁山这俩人,至于铁柱就由他弟弟代表了,而何明家的说的银山,老李头干脆一挥手说,“显心意又不在这一遭,这不还有二丫头呢?”
何明家的就没再争。
不过呢,老李头还是和高大壮明说了,这边去这么多人,是街坊们为了显显自己个的心意,可不是为了讨高家塞给小子们的压轿礼钱。这个钱呢,随手封一个,显显心意就是了。
高大壮自是知道李恬姐妹俩不是那种为了多和婆家讨几文钱,就把娘家兄弟都塞过去送亲的人家。她们要是这样的人,哪还有李恬才刚兜给他的方子和新主意新生意?
人家这是真心想趁机显显自己的心意,而且这其实也是他乐见的。
李好总归是再嫁的,街坊邻们帮衬的人多了,也叫王家村那些不明就里的人,看看李好在街坊们中间的人缘威信,进而对她高看几分。
自是同意的。
娘家兄弟去送嫁,要人手一只小箱子,这箱子里装的都是新娘子的细软,婆家人要取箱子开箱子,就得朝管着钥匙的小子们拿钥匙。
一个人送嫁压轿,只用一个箱子,去六个人,自然得六个箱子。
这就是李恬才刚那话的由来。
说过那话之后,又哼李好,“六个小箱子罢了,谁家买不来配不起,还值当他巴巴的送,也值当你巴巴的乐?你看中的不就是这箱子背后的心意么?心意懂不懂?”
李好啐笑她一句,“成成成,就你懂成了吧!”说着话,摆手进了堂屋,又继续忙活她自己个成亲的事儿。
说是忙成亲的事儿,其实因为李家没长辈,李好心知这事儿得自己操持,小定礼一下,就陆陆续续上了手,如今衣裳被褥帐子之类的,早备得妥妥得了。家具之类的,李恬也早定了在镇上买,早大定礼之后,抽了个空子,由宋大海帮着掌眼,在镇上粗略敲定了。
李恬小定礼行过之后,又有何明家的陪着,去那家家什铺子做了最后的决定,付了定金,约定九月初十交付。前儿高大壮还到那家铺子去转了一圈儿,人家早把大件的东西做好了,也上了好漆,只余下几个小件,也完了工,正在上漆,保管误不了正日子使用。
李好在堂屋转了一圈,一时无事可干,就坐到东间炕上发起了呆。
早先下小定和大定的时候,因为离成亲的日子还早,她心里倒没多少忐忑,可是随着一脚踏进入九月里,定好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她心里就一天天的忐忑不平静起来。
所思所想所忧所虑的,归总为一句话,无非就是将来的日子如何。
而且她这种忧虑忐忑,随着日子的临近,愈发的明显起来了。到了九月十八当天,喜娘替她梳好妆,到外头支应来客,只余留姐妹俩在屋里说话的时候,达到了顶点。
李恬虽然没嫁过,却也知道,人在对面自己人生之中,最重大的转变的时候,心里难免有些难以描述的复杂滋味儿,也没多劝多问,只是安静地陪她坐着。
姐妹俩听着看着院中的热闹,就这么默默无声地相对坐了一会儿。
李好突地问道,“二丫头,要是我将来的日子还不如意……”
李恬就知道她指定会琢磨这个,没等她说完,就大手一挥,“归家就是了!”
李好反倒笑了,“你这会儿说得轻松,真要轮到你自己个的时候,你还能这么干脆利索?”
李恬还真认真地往深处想了下,道,“要按眼下的情形来看,我将来的日子应该不会不如意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