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又是一年春(2/2)
何明和宋大海自开始操持这山头,倒也陆陆续续从那些果农或者村人嘴里学了不少关于果树的新知识。原先是只打算买桃杏两样苗子。这两样苗子,若用李恬的话来说,就是果树退化的机率较低。基本上实生苗和母木上结出来的果子,个头口感相差不大。不像苹果和梨子,实生苗退化严重。特别是梨子树,实生的苗子,十梨九棠。
这话是说,十颗梨子种子种下去,得到的苗子,得有九棵都是棠梨树。若要养成成品的梨子树,就得嫁接,而且在树没开花之前,根本看不出差异来。
苹果树虽然没有梨子树退化严重,但实生的树苗结出来的果子,口感和形态上的变化也比较大。比如,个头不如母本,口感酸涩难咽等。
是这户人家的儿子说,若是何明想种,他家可以免费给提供些用来嫁接的梨子和苹果枝条。
何明和宋大海后来又想了想,反正梨子和苹果这两样苗期长,像梨子,从栽种到挂果,足要四五年时间。但若是嫁接上去的枝条,只要肥水跟得上,一般第二年就会挂果。当然前提是嫁接的砧木,或者说母本得有足够的年头。
这么算下来,还是眼下把这些苗子买了栽种上更合适些。
一来是今年不买,明年也不知道往哪儿买更适合的果树苗子。——为着这三家的山头,他们这些日子几乎把十里八乡,并县城周边都给趟遍了,能买的也都买来了。
二来是眼下栽种上,先养上一年,明年春上嫁接,再养上一年,指不定后年就能见着零星的果子了。算时间的话,比正经买的果树苗子挂果还略早些。
就这么着,俩人先紧着桃杏李这三样苗子买,若是苗子还不够,就再接着买苹果和梨子这两样苗子。
李恬听说了这俩人的决定,也颇是无奈。什么叫做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就是了!原本她根本没打算种李子,可是不种李子,三座二十多亩的山头呢,根本没有足够的苗子!v不种也得种了。
也感叹,在资讯落后,且分工不那么精细的古代,干个事儿真难!若是放在她熟悉的时空,只要有钱,只要想种,哪有买不来的苗子?
不过,眼下的现实情况就是如此,她也只能入乡随俗,降低标准了。
又庆幸,亏得她没脑子一热,手里一有了钱就去打村子北边,官道两边那两大片滩地的主意。若不然,单是果树苗这一项,她就得跪!
好在,眼下不管怎么着,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果树园子,总算有了雏形。有这个基础在,想来,将来再下手收拾那两大滩地,总不至于像眼下这么作难。
果树苗子这一项解决之后,何明和宋大海又带着村子里的汉子们,一头扎进买树挖树种树浇水的荒山改造大业中。而李恬照例插不上手,仍旧把重心放在照料鸡鸭,以及做皮蛋,并接待应付指点那些想喂鸡喂鸭,想种辣子胡豆的街坊四邻上头。
李好的大定礼,就在这一团忙乱中行完了。下河村这边,下大定其实就相当于下聘。
高婆婆也不知是真满意李好,还是为着和李家的日子相衬,大定的礼金足备了三十吊,余下的布匹头面,乃至点心礼包,较之小定,也翻了一个倍数。
虽说在李恬的观念里,特别是在自家眼下不差钱且明知道高家家境的情况下,对礼金这些事并不怎么看重,但高家这差不多应该是按着他们家能拿出来的最高数额备礼的作法,还是让她颇是欢喜。
也没多推让,痛痛快快地接了礼金,并和高婆婆玩笑似地透露了,等到李好出门子,她要翻一个倍数给李好做陪嫁。
高婆婆和她打交道打了这么久,深知她的为人。当初两家还只是初相识呢,独门的点心和酱料,她都没有狮子大开口——当然了,两家亲事做定之后,她也和闺女在一处嘀咕了,当初李恬只所以没有和他们家丁是丁卯是卯的在商言商,怕也是心里存着眼下这个心思。
但不管怎么说,她对李好的大方,高婆婆是看在眼里了,知道她是一心为着姐姐的日子好。也附和着笑说了一通好,又说了些诸如,将来小两口成了亲,若是还想操持家里的生意,就接着持操。若是不想呢,这些钱正好给俩人做本钱,将来到镇上开间馆子什么的。
这盘算说到李恬心坎里了,自是无语。
宋大江早在李好小定礼过后,就启程去了许留镇。他早和那位姚大叔说好了,今明年两年,俩人还结伴往南边走动,等到积些本钱,就在府城或是许留镇码头开间铺面,从行商改为坐商。原本他还要独自一个人去的,但是他如今本钱略厚了些,买卖做得自然比初时始要大些,出门在外的,不免招人眼。宋大海怕他和姚大叔两个人在外头应付不来,就说让他带着二牛去,路上好帮衬一二。
二牛的亲事也已说定了,就是李恬大姑家那村的姑娘,往前腊月里就要成亲。也盼着能有个来钱的门路,腊月里好娶媳妇,自然无不情愿。
而宋大江也是想着盼着他的生意总有做大的那一天,到了那个时候,自然得有信得过的帮手。二牛虽然在生意上还很生疏,但是为人还算活道机灵,两家又有这样的渊源,用他可比用不知根底的外人强得多,反正就算带上二牛,一路的吃喝住行下来,也不过多花十两银子,就算付他一年的工钱,也才二十两。哪怕他这一年不如头一趟顺呢,宋大江忖着,二牛这一笔二十两的花费还是能赚来的,也就同意了。
李长亮和宋大河这俩小子,原先盼着宋大江给他俩的皮蛋找门路,那是因为才刚操持这生意,心里没底,直怕卖不出去砸在手里。可是经过年前在下汤镇上,还有后来去武家集赶集,并翻过年后这些日子的售卖,俩小子心中就有了底。
单眼下自家的鸡产的蛋,根本不够卖!就算在本村和邻村收蛋回来加工,也还有白石镇、永固镇这些镇子和县城呢!
又有李恬说,他们俩现在还小,不用一心图大,只把眼下这生意操持好,从收蛋到加工再到售卖,样样都摸透了,积累些经验,再图大不迟。
俩小子倒也安心守着眼下的一摊小生意,需要往镇上送货卖货的时候,就送货卖货。不需要的时候,就和先前收山货的时候一样,先在本村收蛋,收不够了,就去外村收。
不卖货也不收货的时候,就和李静忙着指挥着那些帮工妇人做皮蛋。而李恬则在李好大定之后,就正式把皮蛋这一摊子事给交了出去,专门负责给枣子树沤肥、照料自家的小鱼塘乃至帮李老三夫妻俩收拾那几亩的荒地。
比起其他人的正经事,她操持的反而是那些不怎么正经的小事了。
虽然日子依旧忙碌而琐碎,但较之去年春上,家里的整体状况却改善了不少,至少,她不用再为着生计,而上山下河的挖野菜苦哈哈地一文一文地赚钱了。
李恬觉得,这就是对她去年一年忙碌的最好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