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卖菜六人行(一)(2/2)
申小哥儿可没想到她一言不合就塞菜,想要推,又觉得不值当,就笑着收下了。又扫了眼李静李悦几个,抬脚要走时,想到心里早存着的一件事,到底还是气不过,忍不住又停下脚问李恬,“哎,李姑娘,上回我和你说的那个李清福是你二叔?”
见李恬点头,他又紧接着追问,“那上回他是替你家办丧?”
李恬就又点了点头,又好奇他是怎么知道的。要知道自宋大海说过那话之后,李恬就打消了拿回那一两银子的念头。过后这事儿是即没再提,也没和外人说起。
申小哥得她应承,就懊恼地连连跺脚,“那你咋不告诉我呢?你还不知道吧,你二叔把押在我们掌柜这里的一两银子给取走了!”
李恬就更好奇了。那些天卖饭,天天要来镇上买猪下水,每回回去的时候,大家总要扯些闲话。李恬可是听何明家的说过,说这个蔡胖子的婆娘就是她姥娘家那个村儿的,听人家说,这个蔡胖子虽说做生意还算实诚,少有缺斤短两的。可是为人精明着呢,把钱也把得紧,只要进了他口袋的钱,就是天皇老子也要不回来。
李老二竟然有本事把已经装到他口袋里的再讨回去!就问申小哥儿。
申小哥儿摇头,“这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们那天你二叔扯着我们掌柜到外头转了一圈儿,他再回来就亲口和我说了,已经把银子还给他了,还说,往后要是你二叔来买肉,让照应着些。”
李老二不过一个乡庄里的农家汉子,是手里即没来钱的门路,下河村那边也没有蔡掌柜感兴趣的生意,他能有啥本事让蔡掌柜说这种话?李恬就又奇怪地问他。
掌柜的只交待了他一句话,一句原由也没说,申小哥也正纳闷呢。
李恬见实在问不出来什么,也没再接着问。反正在她心里早和老宅划清了界限,只要李老二不找她的麻烦,他的事儿李恬也懒得知道。
和申小哥儿打了声招呼,就要走。
申小哥自知道这事儿就愧疚得不行,好似是因为自己才叫李恬吃了这一两银子的亏,待要再说句话,目光落在她们几个那满满当当的篮子竹篓上,忙和李恬道,“待会儿要回到铺子里就要去给赵记送肉,要不你们和我一道去?我看你们这菜怪鲜灵,又都是时鲜,赵记指定也得采买,要是兜了总都卖给他家,岂不比你们守在路边,零零碎碎的卖强得多?”
李恬一听这个,眼睛就亮了,要是能卖给酒楼那当然好了!见他是真心想帮忙想补救,李恬也不客气外道了,赶紧抄上竹篓,带着几个小丫头跟在申小哥儿身后,往蔡记肉铺去了。
到了蔡记,申小哥进了铺子后院,不一会儿出来,转到铺子里背了一篓子鲜肉,就领着李恬几个往赵记去了。
也是几人运道好,几人到的时候,那赵记主管采买的管事,正要去菜市采买些时令山野菜,见李恬几个竹篓里装的,除了自己今儿打算采买的刺头菜、香椿、野葱蒜等,还有镇上少见的水芹菜,又见那菜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一丝泥土也没有,心下极是满意。
把李恬带过去的各样菜挨个看了一遍儿,水芹菜这样少见的鲜野菜,留了十斤,刺头菜和香椿正是鲜嫩的时候,之前酒楼里也卖了好些天,他心里也有数,一样留了十斤。野葱蒜这东西,只能做配菜,一样留了三斤。眼下正是吃槐花的时候,虽说赵记算是镇上头一号的酒楼,可是食客里头,也有不少想尝个鲜儿的。虽然不值钱,本就是寻常东西,旁家有,他这里也不没有。槐花也不怎么出菜,于是这一样留了二十斤。
到了这时节,诸葛菜多数都老了,李恬今儿弄来的,却是极嫩,这一样也留了十斤。
这些菜,除了水芹菜,余下的菜,之前都买过,都有价儿。刺头菜和香椿,一斤五文钱。野葱蒜是三文,槐花和诸葛菜两斤算三文钱。而水芹菜,那姓刘的管事盘算了一会儿,给了个四文的价钱。
只要能卖钱李恬就很知足,对这个价钱没有丁点儿异议。
过好称,算过帐目,那姓刘的管事利落地付了钱。
“李姑娘,余下的菜,你要是不想沿街摆摊卖,就去横直街的贾记,那家也是我们的老主顾,掌柜的也是个好说话的,到了那边你就说我的名头。”申小哥略略做了补救,心里就好受多了,只是他得赶着去肉铺子里当差,也不能再带着李恬往贾记去,说过这话之后,就急匆匆地走了。
他一走远,第一次做生意,且做得这么顺溜,早高兴得按奈不住的悦姐儿,伸手就去扒李恬手里的钱袋子,“二姐咱快数数,才刚卖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