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七零之雪肤美人 > 第83章 骗过 心之所向

第83章 骗过 心之所向(1/2)

目录

第83章 骗过 心之所向

林月歌把那个硬币, 放到了袁砺的手心。

袁砺挑眉,“这是……”

她只是笑了笑,“我的一个幸运币, 不想要就算了。”

她作势要收回来,袁砺却紧紧握在了掌心里,“我要。”

他往上衣的口袋里塞了进去, 贴着前胸,那小小的硬币, 似乎散发出一点热量,一放进去,就沉到了口袋底部, 滴溜溜地滚了一下, 贴到了侧边。

有点像她。

两人先后下了车, 袁砺喊人来搬粮食, 粮食搬完, 苏月红在旁边看着大袋的粮食,冷嘲热讽起来, “哟,这不是能弄来粮食吗?”

“那我们刚来的时候,何苦挨了这么多顿饿?”

她这么一说, 原本还有些欢天喜地, 刚出去玩耍回来的大学生们,有几个人都跟着冷静了起来。

还有几个人跟着看向苏月红, 又看了看袁砺。

袁砺停下搬动的动作,扫了一眼苏月红和附近看着他的大学生们,没说话。

林月歌想替他说些什么,方锦程却到她的面前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林月歌疑惑地看他。

“男人的事……”

方锦程的意思很明白,袁砺自己的事,他自己会解决,其实不需要她来帮忙说话。

他如果不想解释,那么就是有不解释的理由。

也许,方锦程是对的,林月歌最终还是没开口。

袁砺站起来,高出苏月红两个头,他用冰冷的眼神看着苏月红,但最终又慢慢和缓下去,什么都没说。

“都饿了吧,来吃晚饭了。”

邱老师从食堂里出来,让他们进去吃点东西。

不过今天大家似乎都不是很饿,有的去了县城,有的去了唐山市,该下馆子的都下了,晚饭很快吃完,只剩下林月歌,周缈,方锦程和几个男同学,在食堂里,慢慢地吃着。

他们几个大学生坐一桌,袁砺和几个兵都坐在后面的一桌。

这些桌子,也是临时支起来的圆桌。

方锦程自然而然就聊到了今天看的电影《庐山恋》。

几个同学听他说了几句,都心生向往。周缈说,“月歌姐,我也想去看,明天一起去吧。”

方锦程自然而然看过来,“是啊,一起去吧。”

他没约上林月歌,今天是跟一道来的同学看的。

林月歌仍是摇头,“不去了。”

她指了指自己的脚踝,“还没好呢。”

听到他们讨论电影,后面的桌子上,小丁他们也十分羡慕,“班长,能不能请一天假,我们也想看电影。”

“不能。过两天咱们班得去参加驻遵化部队的集训。”

他说道,目光尽量不去看林月歌的那一桌。

很快就把饭菜吃完,过一会儿,去了操场跑圈。

他去跑圈,那枚硬币在他前胸的口袋里不断晃荡着,就是不肯固定下来。

林月歌,为什么给他这个,不至于是为了哄他高兴,那或许,是偿还一切?

从此后,两不相干?

他跑步,几个兵也不可能歇着,亦步亦趋跟着跑。

林月歌听到外面传来跑操时喊的口号,“一二一,一二一”的,一时有些烦躁。

在这个场站里,既不用学习,也不用设计服装的款式,她偶尔晚上会尝试着翻译一些英文书稿。

出发前,金老师特地托人给她带了两本书,告诉她,翻译各有各的滋味,要是在唐山想学习,就先学习笔译吧。

笔译也是一种再创作。

大学四年,林月歌系统学习了一年翻译理论课程,另外一年,只是简单翻译了一些短文。

一本是英文原著《The age of noce》,一本是国内的《骆驼祥子》,金老师的意思,无论翻译成什么样,只要开始,就有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风格,都是很好的尝试。

林月歌一来场站,见到袁砺那个样子,总是好奇他为何变了,最近又为了赌约和粮食的事情,和袁砺有了许多接触,心头总是不太自在,可能是自己过得太闲了……

她得找点自己的事情做。

她决定先翻译《The age of noce》,金老师不让她看其他翻译的参考作品,因此她只能一句句地靠着自己的想法去写。

她拿起笔,在草稿纸上落下了第一句,“七零年代初,二月的一个晚上,初纽约的音乐大厅里,克丽丝汀正演唱着一曲《浮士德》。”

林月歌不需要字典,几乎每一个生词,都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意思,首次尝试原著翻译竟然无比顺畅。

要不是窗外的跑步号子实在扰人心神,她已经快要翻译完第一章的前三段了。

她去把窗户关上。

周缈端着洗脸盆过来,“月歌姐,你在翻译?”

“嗯,老师给我的功课。”

周缈见她专注,有些羡慕,“你老师真好。”

受到林月歌的感染,周缈也打消了去看电影的念头,“月歌姐,要不咱们去唐山市新华书店逛逛吧……”

听到书店,林月歌想起来,自己如果想要翻译的话,最好还是备一本字典。

《牛津大字典》太重了,她没乐意塞到箱子里去,那时候是想着来了之后再买的,哪儿知道她们没能去唐山市,而是跑到了遵化。

果真,到了第四五段的时候,就出现了好几个生词“tropolis”“scrutable”等等,她还做不到把整本字典都记在肚子里的程度……

她掀开裤腿,看了眼自己的脚踝,红肿其实已经消下去不少了。

“可以,不过我得坐公交去。”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林月歌推开门,就听到苏月红老远就跟周围的同学抱怨,“到底是野地方,竟然有这么大的蜘蛛。”

苏月红问她,“你们房间没有蜘蛛吗?”

林月歌摇头,“没看到。”

苏月红嘀咕了两句,“早知道还是这个房间好,就不住南边了。”

出门前,她们这个宿舍的女同学都把被子拿出来晒,林月歌也一起晒了才跟周缈出门去。

方锦程眼见不错,跟了上来,“你们去看电影?”

周缈摇头,“没呢,和月歌姐去买点书。”

不去看《庐山恋》,却要买什么书?

在他们几个男同学的宣传之下,其他人几乎都去看《庐山恋》了,唯独林月歌和周缈,不肯去。

“不想看谈恋爱的电影啊……”

他喃喃自语。

还是不想谈恋爱?

他还是紧紧跟着,“我领你们去,那个书店就在电影院隔壁。”

倒了两次汽车,约摸一个多小时,三人终于到了唐山市新华书店。

新华书店不大,林月歌逛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一本字典,虽说不是高阶字典,还算齐全,她又买了两本菜谱,打算送给邱老师。

邱老师来到场站一直在做饭,奈何手艺不好,大家也不挑剔,但也有同学私下里抱怨了两句。

是挺新式的菜谱,里面还有一些图片,林月歌想,若是邱老师不要,就带回家给大姐,大姐也喜欢做菜呢……

周缈挑了两本古诗词,她是中文系的才女,早就想研究一下格律,到了唐山反而荒废了。

“林月歌!”

门外传来一道清亮的嗓音,林月歌走过去,从书店的大门往外看,不是别人,竟是姜雁。

她欢喜走出去,“姜雁,你怎么在这里?”

“我还没问你呢。”

林月歌大学后,偶尔跟姜雁书信往来,知道姜雁并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进入了自家的医馆,后来,又听说她家的医馆改造了一个医院,中医为主,西医为辅。

姜雁信里和她说,西医那一块,是她暂时顶着。

不读大学,也有一片天地。

林月歌在姜雁这里开了一点眼界。

两人都是和同伴一起来的,索性一起找了馆子吃饭。

唐山的馆子不多,毕竟还在重建,找到了一家小小的炒菜馆,一行人都入座了。

原来,姜雁的爷爷受到单方面的邀请,来到唐山援建,地震后,唐山不少幸存者都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

“心上不好,自然就影响身体,我爷爷来了,每日坐诊,在北京都只是日诊号牌发完就不再发了,这里可不一样……”

她唉声叹气,心疼爷爷。

“这些都是我们自家医院的年轻医生,我爷爷都给带上了。”

林月歌知道,姜雁研究的劲头比谁都强,当初就拉着她非要给她诊脉,后来才知道,姜雁是要研究一下课题,“外表漂亮的人是否各方面的脉象要比普通人强健”。她在医学研究上,一直都很有创意。

“阿锦也来啦?”

姜雁若有所思看了看方锦程,又看看林月歌。

“你们现在住哪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