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543章 夫人,请签这份卖身契

第543章 夫人,请签这份卖身契(2/2)

目录

毕卡第公寓的灯光早已熄灭,唯有地下锅炉房还传来沉闷的轰鸣。

青鸟蹲在通风井口,手中毛巾尚带余温,纸面残留的水汽正缓缓蒸腾出一行极淡的蓝痕——那是热显影后浮现的篡改证据。

分红比例从“按劳分配、动态调整”被悄然改为“技术股优先、资本权重”,一字之差,足以让三百一十七名底层股东沦为附庸。

他眸光骤寒。

马文昭终究没死心。

这个曾跪舔日商、暗通税务稽查的旧账房,在被逐出顾家绸庄后非但未销声匿迹,反而借洋行翻译的身份潜伏进这次外资审查流程。

他赌的就是这一刻:在正式签约前夜,用一份看不见的毒药,毁掉江南民生合作社刚刚凝聚的人心。

“不是贪财。”青鸟低语,声音像刀刃划过铁皮,“他是要我们自己撕了自己。”

他迅速将原页拓印封存,转身消失在楼梯阴影中。

十分钟不到,女子缝纫学校密室再次亮起灯火。

苏若雪正在重校最终版合同清样,听到脚步声抬头,见青鸟面色凝重,便立刻明白了什么。

她没有惊呼,也没有质问,只是默默取来油印机和蜡纸,指尖稳得不像个刚经历过风暴的女人。

“重印。”她说,“用老雕版纸,加防伪水纹。”

顾承砚推门而入时,正看见她将一枚铜质印章轻轻压上首页。

那是一枚缠枝莲纹印,古朴雅致,莲瓣错落成环,中间藏着一个微不可察的“顾”字暗记——此印自清末传下,钤印角度须偏左七度,轻重三停,方能完整显影。

全上海,知道这秘密的,只有两人:原主顾老爷临终托付的长子,以及当年亲手整理账册、发现印记异常的苏若雪。

“他们想看我们内乱?”她抬眼,眸光如淬火之刃,“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人心不可篡’。”

翌日上午十点,毕卡第公寓三号厅再度开启。

阳光破云而出,洒在会议桌上那份崭新的《江南民生合作社章程》上。

德朗接过文件,例行核对正副本一致性。

当他翻至首页,目光落在那枚缠枝莲印时,动作忽然一顿。

他取出随身携带的比对卡——这是布鲁塞尔总会为防止伪造设立的标准样本。

两枚印章并置,纹路完全吻合,连偏角误差都在允许范围内。

“这……”他罕见地露出动容神色,“你们竟以家族信物为担保?”

顾承砚站在窗前,袖手而立,语气平静:“我们不需要空头承诺。每一笔钱,都将流向夜校、工坊、护具厂;每一个名字,都刻在这份契约之上。它不是卖身契,是重生帖。”

德朗沉默良久,终于点头。

签字仪式开始。

钢笔落下瞬间,大厅外闪光灯骤然亮起,记者蜂拥而至。

镜头对准那份盖着百年商印的合同,也对准了那些来自贫民窟、码头、女童习艺所的合作社代表们。

香槟开瓶声清脆响起。

德朗举起酒杯,目光扫过全场:“或许欧洲不相信奇迹”

掌声雷动。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绣娘颤抖着接过复印件,抚摸着纸上自己的名字,泪水滑过沟壑纵横的脸颊:“我这辈子……头回觉得自己是个‘人’。”

庆功宴设在外滩某私邸露台,黄浦江风拂面,霓虹初上。

人们举杯相庆,笑语喧天,仿佛阴霾尽散。

可顾承砚却悄然离席。

他独自走到江畔栈桥尽头,背影融进夜色。

江水奔涌,黑沉如墨,映不出半点星光。

苏若雪寻来,手中抱着一件厚呢大衣,轻轻披在他肩上。

“在想什么?”她轻问。

他没回头,只望着远处那一片无光的水域,良久,才道:“我在想,明天该让哪艘韧舟挂上我们的旗。”

话音未落,脚步声急促逼近。

青鸟奔至身后,手中电报已被雨水打湿一角,但他仍稳稳递出:

嘉善军需站回电——第三批护具全员装备完毕,昨夜突袭日军油库成功。

战士们说……他们终于不怕死了。

江风忽止。

月光恰在此时穿透云层,洒落江心。

一片碎布随波浮起,残角绣着模糊的莲花纹——正是民生合作社护具厂的手工标记。

水光潋滟间,那布片宛如一面微型战旗,在浪涛中微微颤动,又似一副漂浮的铠甲,无声诉说着远方的血与火。

顾承砚凝视着那片碎布,脸上并无喜色。

他缓缓摊开随身携带的江南水道图,指尖缓缓移动,最终停在太湖西南角一处不起眼的标记上。

那里,画着一条细若游丝的航线终点——

乌篷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