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不准监视陛下的一举一动!(1/2)
刘彻冷哼一声,若非百官尾随身后,他必定要赏这逆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竟敢对朕不敬?简直目无尊长!
\"哼!你以为朕巡游一遭,就是为了蹭吃蹭喝,听百姓拍马屁的?\"
不然还能是什么?刘旦腹诽不已,但这话他只敢在心中嘀咕,绝不敢宣之于口。
刘彻继续正色道:\"这不过是小小的一方面罢了!\"
\"朕巡游东境,首要目的是亲自检验运河与州道工程质量,防止有人中饱私囊,偷工减料。\"
\"其次也是借大胜之威,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宵小之辈,增强我皇家声势威望!\"
嗯,刘旦点头表示认同,老刘所言确有几分道理。
运河与州道初成,确实需要皇家亲临视察,以防工程弊端。
至于震慑宵小,更是必不可少,纵使大汉如今如日中天,也难保没有野心家暗藏不轨之心。
这世间从不缺少贼子,只不过他们懂得如何隐藏罢了。
正思索间,刘彻忽然停住脚步,语气陡然转冷,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朕此次出巡,还有第三个目的,那就是要亲手处理一些不安分的东西!\"
\"有些事情,你身为太子难以处理,所以朕亲自来办!\"
\"朕在北疆厮杀之际,你为朕解除后顾之忧,不仅没让朕背负骂名,反而使各地百姓争相拥戴。\"
\"这份情谊,父皇铭记于心!\"
说着,刘彻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刘旦的手背,声音低沉而冷冽:
\"如今朕回来了,也该是时候为你解决那些潜在的隐患了!\"
话音未落,刘彻已大步向前,不再回头,留下刘旦一人站在原地,眉头紧锁,满腹疑惑。
老刘这番话究竟是何意?言辞间透露的信息令人不安。
\"主子。\"待陛下走远,张让如影随形般出现在刘旦身侧,压低声音道:
\"主子,老奴在陛下的回銮队伍中发现了广陵王的身影!!\"
刘旦眉头一挑,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诧与警觉。
老刘到底在谋划什么?为何要把老四带回京城?
正欲细问详情,身后却有急促脚步声传来,张让见状,识趣地隐入人群之中。
\"嘿!\"一声爽朗的招呼,伴随着一记重重的拍肩,霍去病的身影出现在刘旦面前。
只是这声招呼过后,霍去病并未继续说话,反而对着刘旦一阵挤眉弄眼,眼神飘忽不定。
刘旦顿时一脸嫌弃,仿佛吞了只苍蝇般难受。
\"你又在搞什么鬼把戏?有话直说,别学那些宫廷老狐狸打哑谜!\"
经历过父亲的话里有话,刘旦对这种猜谜游戏已经深感厌烦。
霍去病了然地点点头,表示理解太子的脾气。
毕竟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急躁些实属正常。
他凑近刘旦耳边,神秘兮兮地嘀咕道:\"你虽未明言,但我已心领神会,替你办妥了!\"
什么东西?刘旦一头雾水。
不等他开口询问,霍去病便隐晦地朝后方指了指,声音压得更低:
\"那个单于的嫡妻我已经为你留着呢,这可比西域那些小国的王后还要尊贵三分。\"
\"怎么样?我对你够意思吧,小兄弟!\"
刘旦瞬间目瞪口呆,仿佛遭受雷击,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特么的!谁要什么单于老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单于之妻?刘旦断然拒绝了这份\"好意\",态度坚决如铁!
开什么玩笑,他刘旦岂是贪图这等肮脏之物的人?
更何况依照匈奴人的习俗,父亲死后,遗孀便由儿子继承,这呴犁湖的妻妾恐怕早已辗转数手,想想都令人作呕!
再者,匈奴人终年与牲畜为伴,身着兽皮,日晒风吹,皮肤粗糙黝黑,且极少沐浴更衣。
这般蛮夷妇人,怎能与西域那些肌肤如玉、熏香沐浴的王后相提并论?
绝对不要!什么狗屁单于老婆,简直荒谬至极!
刘旦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这份\"厚礼\",并且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痛斥了霍去病一番。
老霍思想龌龊不堪!品行低劣卑鄙!
身为堂堂汉家男儿,刘旦羞于与这等不耻之人为伍!
被太子严厉斥责的霍去病心中顿时翻江倒海,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
贼喊捉贼!
究竟是谁平日里对人妇心怀不轨?谁又是那个常常垂涎他人妻室的登徒子?
心情跌至谷底的霍去病面色阴沉如水,即使在陛下的论功行赏大朝会上,他亦是全程黑着脸,无心应对。
尽管如此,霍去病的战功依然冠绝群臣,赏赐之丰厚前所未有。
此次北征,霍去病不仅亲手刺杀了匈奴单于,还有救驾护主之功。
古语云:\"功高莫过救主\",此乃至高无上的忠勇表现。
因此,他位列头功,无人质疑,众将心服口服。
其后便是卫青、李广等功勋卓着的将领,各自加官进爵,恩宠加身。
小军功早在凯旋途中便已论定赏赐。
如今大功也已酬报完毕,至于俘获安置、伤亡抚恤等善后事宜,自有朝中百官依制处理。
北征之事至此画上圆满句号,功成名就。
刘彻处理完这些庄重事务后,忽然神情一松,大手一挥,洪亮的声音响彻金銮殿:
\"朕欲于三日后在建章宫宴请群臣,同庆大汉再无边患,届时尔等务必准时赴宴!\"
\"哈哈哈哈哈!\"刘彻就这般爽朗大笑着离去,步履轻快,丝毫不见帝王威严。
百官初时面面相觑,不解陛下为何突然兴致大发,宴请之意从何而来?
良久之后,终有机敏之臣恍然大悟,出言提醒:
\"陛下所选的宴会地点可是建章宫啊,正是太子殿下精心为陛下营建的宫殿群!\"
\"陛下心中欢喜,自是情理之中,这般高兴,岂能不向群臣炫耀一番?\"
\"啊——\"群臣顿时恍然大悟,齐声附和,此言极有道理。
为了一次百姓夹道欢迎,陛下尚且能外出巡游半年,四处炫耀,沾沾自喜。
如今太子孝心可嘉,为父亲修建如此华美的宫殿,陛下又怎会藏着掖着不显摆一番?
那绝不可能!陛下向来不是那等矜持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