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不准监视陛下的一举一动!(2/2)
刘彻返京三日,首日为将领们封官进爵,随后两日却一直在后宫厮混,不问朝政。
这般甩手掌柜的作派,令另一位抱着相似心思的人深感忧虑。
从前老刘放权,至少还会出席小朝会,提供政策指导,如今连面都不露了?
这情形绝对不妙!趁着这次宫宴,刘旦必须撺掇百官们进言劝谏,提醒皇帝勤于政务才是正道。
有老刘在朝堂上出谋划策,太子的担子便能轻松几分。
古语有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等智慧之源怎能轻易弃置不用?
太子宫中,刘旦即将动身前往建章宫赴宴,临出门前忽然想起一事,微微蹙眉问道:
\"张让,我四弟的事情查得如何了?\"
一旁的张让面露难色,轻轻摇头:
\"主子,广陵王被陛下安置在长乐宫的一处偏殿之中,四周都有绣衣使者严密看守。\"
\"老奴尽力探查,却也难以获得更多线索。\"
嘿!刘旦心中顿生疑云。
图谋不轨的楚王早已囚于牢狱之中,等待发落,老刘却对此置若罔闻。
如今反倒将素来忠厚的老四软禁起来,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难道父皇怀疑之前的密谋造反实为老四所为,而楚王反倒是被冤枉的?
这不可能啊!此事关乎储位安危,刘旦早已亲自细致查验,老四确实是被人冤枉陷害的。
除非...老刘是在故意装糊涂,别有深意!
再联想到城门处那番意味深长的谈话,老刘说要为自己处理后顾之忧...
刘旦心脏猛地一跳,一个可怕的猜测浮上心头——刘彻莫非要将谋反的罪名强加在老四头上?
就在此时,站在一旁的张让小心翼翼地打量了一眼主子,斟酌再三,终于低声道:
\"主子,老奴最近无意中听闻,陛下这几日在后宫时常留宿于您母妃的宫中。\"
\"近来对您母妃关怀备至,恩宠有加,赏赐连连。\"
\"宫中已有传言...陛下可能有意更换皇后之位!!\"
对了,这就对了!一切如同拼图般在刘旦脑海中逐渐清晰。
这情形何其相似啊!当年的窦姬本是文帝的一名侧妃,后来被抬至正宫,成为举世闻名的窦皇后,继而又成为权倾天下的窦太后!
随着母亲地位的攀升,她的两个儿子景帝与梁王也水涨船高,风光无限。
景帝因为嫡子身份登上了帝位。
而梁王也因母贵子尊,一跃成为大汉最炙手可热的诸侯王!
由此引发了后来震惊朝野的梁王争位事件!
如今若刘彻真的扶正了李姬——也就是刘旦的生母,历史岂不是在重演?
刘彻便成了当年的文帝。
刘旦便是景帝。
而广陵王...则等同于当年的梁王!
刘彻少年时曾深受叔侄相争的创伤,亲历过那段黑暗岁月,深知其中痛苦。
他岂会坐视自己的子孙后代重蹈覆辙,再次陷入骨肉相残的悲剧?
更何况刘彻刚一凯旋归来,便听闻在他出征期间,广陵王卷入了一场密谋谋反的案件。
此时此刻,纵使广陵王再怎么清白无辜,刘彻心中的疑虑也已根深蒂固!
涉及皇位传承这等国本大事,即便是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也足以要人性命!!
老四的处境恐怕已经凶多吉少,命悬一线!
思绪电光火石般闪过脑海,刘旦立即加快了脚步,这件事必须尽快与父皇当面澄清,以免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身后的张让也紧随其后,忠心不二。
两人刚出太子宫门,迎面撞上一名慌张的小太监。
小太监愣了片刻,先是看了看威严的张让,又瞄了瞄太子殿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知该向谁禀报好。
\"狗奴才!瞎了你的狗眼吗?\"张让突然厉声呵斥,气势逼人:
\"主子就在眼前,你有何事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是是是!\"小太监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地,声音颤抖地禀报:
\"回、回禀殿下,广陵王已被押往建章宫,随行的还有胶东王殿下。\"
刘旦面无表情地聆听完毕,不发一语,抬腿便走,张让亦步亦趋地跟随其后。
行至半途,刘旦突然没来由地开口道:\"以后不准监视未央宫。\"
\"遵命,主子。\"张让恭敬应道,他心知主子所言非是字面意思。
真正的禁令是:不准监视陛下的一举一动!
张让也深感自己此前行事有些过于冒进了。
太子如今已是名正言顺的储君,是帝国的合法继承人,此时若还暗中监视陛下,一旦被发现。
不仅会弄巧成拙,更会严重危及太子殿下的地位和声望!
两人各怀心事,默默前行,目标直指建章宫。
建章宫坐落于未央宫西侧,因中间有城墙阻隔,特地修建了精美的空中廊道相连,方便往来。
为了打造这座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刘旦可谓费尽心思,不遗余力。
殿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流水点缀其间,花园亭榭随处可见,美不胜收。
这完全是一处雅致精巧的皇家园林,气派非凡,与那粗制滥造的上林苑截然不同,显示出太子的独特品味与匠心独运!
建章宫内,金碧辉煌的宴会大殿巍峨耸立,正是今晚君臣欢聚的核心场所。
刘旦步入殿内时,文武百官已经齐聚一堂,个个锦衣华服,风采翩翩。
天子宴请群臣并借此庆贺北征大胜,如此盛典自然令朝中大臣们摩拳擦掌,不敢缺席。
宴席虽未正式开始,殿内已是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热烈非常。
太子殿下方一入殿,众臣便纷纷围拢,躬身行礼,笑容可掬。
\"殿下驾到!\"
\"参见太子殿下!\"
\"恭迎太子殿下!\"
刘旦以温和之态一一回礼,举止从容,宽厚有度。
内侍们熟练地引导太子就座,动作轻盈而不失恭敬。
待坐定后,刘旦环顾四周,目光如电,却始终未能捕捉到四弟与六弟的身影。
他微微侧身,低声向身旁的霍去病询问道:\"老霍,可曾见到我四弟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