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 第177章 一群阿谀奉承之徒,当真可笑

第177章 一群阿谀奉承之徒,当真可笑(1/2)

目录

正当刘彻接礼接得手臂发酸之际,方才派出的亲卫悄然返回,附耳低声禀报:\"陛下,臣已查明,坑杀匈奴降卒一事确已传遍全国,但皇家日报对此事有专门解读,详细分析利弊得失。\"

\"民间普遍支持陛下决断,并无不良言论流传。\"

\"至于朝堂之上,太子殿下已经亲自处置了几名胆敢上疏指责陛下的墨家学者。\"

\"如今无论朝野上下,对于杀降一事,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持支持态度!\"

刘彻眼神微眯,心中豁然开朗:皇家日报?原来是老三在背后运筹帷幄!

难怪百姓们非但不骂他嗜杀成性,反而个个感激涕零,原来是有人已提前引导舆论,澄清事实真相。

通过有序宣传解释清楚事理,让百姓明白是非曲直,坑杀匈奴降卒这一决策自然就不会被误解为残暴之举!

\"呼——\"刘彻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钧重担。

先前那些坚称不在意世人唾骂的豪言壮语,不过是强撑面子的无奈之举罢了。

作为一代帝王,谁不在乎千秋万代的身后评价?谁不希望青史留名,为后世称颂?

刘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老三这番苦心经营,着实让他感动不已。

然而这感动只是稍纵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如释重负后的狂喜与畅快。

他娘的!没了顾虑,没了包袱,刘彻望着周围那些热情倒酒的百姓,越看越觉得亲切可爱。

这些都是发自内心来感谢朕的子民啊!都是朕最忠诚可靠的臣民!

既然如此,朕何必再端着皇帝架子故作矜持?

刘彻索性一把推开正在接酒的霍去病,毫不客气地抢过那碗浊酒,仰头一饮而尽。

\"啊——痛快!好酒!\"刘彻豪放地用袖子抹了抹嘴角,毫无帝王威仪,倒像个市井豪客。

\"再来!满上!\"

\"陛下好酒量,快快斟满!\"

\"哈哈哈哈哈!朕酒量千杯不醉,尽管斟来,不必客气!\"

被推开的霍去病尴尬地搓了搓空荡荡的双手,一脸茫然地看着那位酒兴大发、举止粗犷的陛下,陷入短暂的呆滞。

他身为大汉骠骑将军,朝野上下谁不敬仰三分?

难道就这样被夺杯抢酒,不要尊严了吗?

\"去病,发什么愣呢?朔方百姓酿的酒撩咋咧(方言:很够味道),快去讨个碗来,陪朕痛饮三百杯!\"

\"啊...啊,是,陛下!臣这就去!\"霍去病如梦初醒,连忙应声。

随即屁颠屁颠地跑去寻找酒碗,像个听话的小跟班。

这酒,确实撩咋咧!痛快淋漓!

在皇家日报的精心宣传引导下,陛下御驾亲征的伟大功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攻下匈奴王庭、斩杀匈奴单于、阵斩敌军数十万,最终彻底铲除匈奴族这一世代仇敌!

大汉帝国至少在未来数百年内将不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边疆百姓可享太平盛世!

如今陛下凯旋归来,沿途所过之处,各地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争相夹道欢迎,盛况空前。

百姓们的热情似火,让天子龙颜大悦,心情舒畅。

一时兴起,刘彻竟大手一挥,彻底改变了返京路线。

不再从朔方直接南下返回长安,而是决定绕道并州,随后又转道冀州,再向南穿过洛阳,饶了一个巨大的圈子。

最终才心满意足地踏上回返长安的最后一段旅程。

朝堂上的官员们私下猜测,若非陛下身边还带着数十万大军需要调度安置,恐怕天子会继续北上幽州,再一路南下扬州。

将大汉各地的地方特色美酒都品尝一遍才肯罢休!

当然这纯属玩笑之谈,带领数十万大军四处游历,消耗的粮草物资是个天文数字,即使是国库充盈的大汉也负担不起如此奢侈的行为。

实际上,刘彻一路行进,同时也在进行实质性的论功行赏,绝非单纯游玩。

那些军功较小的士卒,赏赐完毕后便直接发还原籍,或提拔为地方兵曹、贼曹之类的小官,或继续在当地郡兵中服役。

当初为了此次北征,刘彻几乎抽调了天下所有精锐骑兵,如今他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既是归家团聚,也是践行皇恩浩荡。

最终,刘彻只率领两万羽林亲军继续他的巡游,其余大军则分批先行返回长安。

各路大小将领自然紧随天子左右,寸步不离,毕竟这是难得的扬名立万机会。

既能享受万民拥戴,又能提升个人声望,如此美事谁肯错过?即使刘彻下令赶他们回京,恐怕将领们也会找各种借口拖延!

就这样,原本只需一个月的归程,硬生生被拉长到半年之久!

若从刘彻御驾亲征算起,他们已离开京师整整一年有余。

百官们不禁感慨,陛下果然精力充沛,闲不住,一刻都停不下来。

经过半年的巡游,充分享受了各地百姓的热情款待,陛下终于意犹未尽,决定今日正式回京。

长安城外十里长亭,太子刘旦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个个身着华贵朝服,肃穆庄严,场面宏大。

除了官员,更有数不清的长安百姓倾城而出,争睹天颜。

官道两旁,人山人海,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际!

作为天子脚下的子民,实打实的长安人,他们自然不能让外地百姓专美于前!

必须办得更加隆重!更加热闹!更加气派!

绝不能让那些外省的\"乡下人\"比下去,丢了京城百姓的体面!

\"京兆尹。\"刘旦扫视周围汹涌的人潮,微微皱眉,唤了一声。

百官队伍中立刻走出一位体态丰腴的中年官员,小跑着上前应声:\"哎,哎,臣在!\"

\"传令衙役维持好现场秩序,严防踩踏事件发生。\"刘旦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是是是,臣这就去安排!\"京兆尹连连点头,满头大汗地去布置去了。

刘旦看着这疯狂的场面,无奈地摇了摇头。

长安百姓的狂热让他想起了后世那些为追星而疯狂的粉丝,情绪失控,理智全无。

这老刘也真是的,已经在外面浪荡了大半年,再大的胜仗也该庆祝完了吧?

这次回京不能低调些,悄悄进城算了?非要大张旗鼓,弄得万人空巷,惊动半个关中。

瞧瞧这阵仗,刘旦心中一阵酸溜溜的不是滋味。

正当刘旦心中默默吐槽个不停时,远处终于出现了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龙旗猎猎,气势非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