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明徽商,纵横四海 > 第210章 驿站夜宴 深夜过客

第210章 驿站夜宴 深夜过客(2/2)

目录

李白那首有名的《独座敬亭山》里的敬亭山,就位于宣城北郊,水阳江畔。

这座山并不高,属于黄山山脉的余脉,最高峰名叫翠云峰。但因为李白的这首诗,以及在此之前还南齐诗人谢眺写的一首《游敬亭山》,却使这座山十分有名。

李白还有一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也有写到敬亭山的风景。其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里的小谢,便正是指谢眺。

除了谢李二人外,杜牧、孟浩然、韩愈等诗人,也都有关于写敬亭山的诗作。让这座最高海拔只有三百多米的小山,成了一座“山不在高,有诗则名”的江南名山。

因为距宣城不远,这座敬亭山也成了宣城的一座地标山,所以汤宾尹此时作诗时,便也带上了家乡的敬亭山。

这首座作罢,众人自是都赞好。江河则又取了随身的金笔记下,称也要把汤宾尹这首诗登在下期的《薪化月报》上。

一听江河此言,其余人等都纷纷献诗,也希望江河能够采用,发表在下期的《薪化月报》上。

江河当下只是含笑表示会先行记下,至于登不登载,却并不能因他一言而决,薪华报社里还有其他编辑,并不是全由他说了算。

众人却只当他是谦虚,还是纷纷求恳拜托江河。

江河便让众人想发诗的,当场先把各自的诗作写下,他则全部收好。但到底发不发,却仍是并不给准话,众人也不敢硬逼,便只是一再拜托。

这场宴席,快到亥时方散。

结束之后,王公弼、阮尧佐、徐、梅等人,自是都告辞离去,返回城中。虽然这个时辰,宣城城门必然已经关闭。但有宁国知府与宣城知县在,叫开城门自然也是轻易事尔。

说不定守门的官兵,都还特意为他们留着门。虽然按规矩一到天黑就该关城门落锁,但规矩是规矩,人却是活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死守规矩。

守门的官兵若真敢得罪知府与知县,拒不开门,那很可能便会被当场拿下。这个不巴结,有的人是巴结。有权有势的,自然便会有无数人来主动奉承与巴结。

亥时是晚上九点到十一点这个时间段,同时也属于二更天。

这个时辰也别名为“人定”,意即到这时,就该上床睡觉,定下来了。

送了王公弼、阮尧佐等人离开后,汤宾尹便早早先回去睡了。他终究是上了年纪了,虽然最近在江应宿的诊治调养下,以及又去了郁结心中多年的一块儿心病,最近身体大好,重新充满了精力。

但他终究是上了年纪,不比年轻人了。

这一日舟车劳顿,再加上他刚才在席间高兴,又喝了不少酒,故而散席之后便支撑不住,早早回房睡了。

不过江河却是习惯了晚睡,此时并无睡意。而且他这具身体终究年轻,精力旺盛,这一日赶船赶车地下来,也是并不觉劳累。

宴席散后,他一时并无睡意,便在驿站外的院子里散布,也顺便再多熟悉熟悉环境。

他不睡,书砚以及罗桐、游泽这两个护卫,自然是也都陪着。

闲散了一会儿,江河见到院中有箭靶,便一时兴起,从旁边的武器架上取了弓箭,练习箭法。

驿站的驿卒虽然大多不需要上战场,但也属于兵,因为平日传递护送公文、信件,又或某些贵重物品等,也有可能会路遇劫匪等拦路打劫,自然也需要有些防身的本事。

而且驿站通常都设在城外,没有高大城墙的保护,自然也需要驿卒们通晓武艺与军阵,负责护卫驿站。毕竟驿站里是有可能住是某些来往的高官的,当然得保护好他们的安危。

所以驿卒们平日若无事,也会在驿站里练习武艺,演练军阵等。故而这座驿站的院子里,便也摆放着些刀、枪、棍等兵器,还有弓箭与箭靶。

此时的院子里,自然也有驿卒们负责守夜,那位姓郑的驿丞也还未睡。不过他们都知道江河是知府与知县大人的贵客,所以眼见江河兴起要练习射箭,却是也都不拦阻,任其由之。

原身以前就有练过射箭,毕竟也是君子六艺之一,读书人中平日有学射箭的,也颇为不少,时常还呼朋唤友地去城外打猎。

而江河前世因为个人爱好,也曾练过射箭。穿越过来后,他双魂合一,不但记忆大为增长,眼下已有过目不忘之能,注意力也能越发集中。射箭瞄准时,也能更容易锁定目标。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自己这具身体除了精神、记忆等方面有着明显提高外,身体素质方面,力量、耐力等也都有所提升。比原身,以及他自己前世的身体都更好。

只不过这方面的提升并不是特别明显,也不是直接一步到位,而是持续性地缓慢提升,但他也能感到越来越好。

此时院子里的那座箭靶,位于三十步之外。江河试了试弓力后,便弯弓搭箭,然后稍一瞄准,松手放弦,立即“嗖”地一声急响,精准射中靶心。

接下来他又应手连射三箭,皆连发连中,且箭箭都中靶心,立即惹得院子里守夜的驿卒轰然叫好,大声喝彩。

至于书砚、罗桐、游泽三人,却是平日见的多了,已是有些见怪不怪,不过此时却也是烘托气氛地叫了几声好。

正在此时,忽然驿站外一阵儿马蹄声急响,有两骑自远而近地快马奔来。

马蹄声响中,惊动了驿站外一棵大树上栖息的夜鸟,一时“呀呀”乱叫,群鸟惊飞。

江河此时正搭了第五枝在弦,闻声见状,忽然转身望空而射,但闻“嗖”地一声,随后一声哀鸣,精准射中一只惊飞而起的夜鸟。

只不过这只鸟落下后,却是落在了驿站大门外。

此时正有两名外地的驿卒策马驰至门外,江河射落的这只飞鸟落下,刚好落到两人马前,当前的那名驿卒面皮焦黄,浓眉大眼,面容方正。

见到这只被箭射中的飞鸟落下后,立即一提马缰,胯下的骏马人立而起,被他斜拉着让过。

然后这名驿卒瞧着地上的被箭串过的鸟,立即双眼一亮,大声赞道:“好箭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