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1070章 师炮兵和骑兵建设

第1070章 师炮兵和骑兵建设(1/2)

目录

怀仁县城的城门楼子上,小鬼子的太阳旗冻在旗杆上,像块硬纸板。王尚戎的715团冲到城下时,城门早被堵死了,用的是老百姓的门板和冻土块,上面还插着碎玻璃——伪警察的“杰作”,想扎穿战士们的棉鞋。

“搭人梯!”王尚戎喊着,第一个踩在战士的肩膀上。他的棉裤被冰碴划破,冷风灌进去像刀割,却死死扒住城墙垛口,抬手一枪崩了城楼上的哨兵。

战士们紧跟着往上爬,城墙上的小鬼子举着刺刀往下捅。新兵二柱子的胳膊被划了道口子,血瞬间染红了棉袖,他却咬着牙拽住鬼子的枪,猛地一拉——那小鬼子尖叫着从城墙上摔下去,砸在雪地里没了声息。

进城后的巷战比攻城更凶险,小鬼子和伪警察躲在民房里,冷不丁就从窗户里打冷枪。王尚戎贴着墙根走,忽然听见“吱呀”一声,他猛地扑倒,子弹擦着他的后背飞过,打在对面的土墙上,溅起一片黄土。

“手榴弹!”他吼着扔过去,民房里传来惨叫。战士们踹开门冲进去,只见炕洞里还藏着一个伪警察,正抱着头发抖。

“缴枪不杀!”二柱子用刺刀指着他,胳膊上的血滴在地上,瞬间冻成了小红珠。

巷口的碾盘后面,机枪手老李正抱着重机枪扫射。枪管烫得发红,他就用雪块降温,“滋滋”的白烟混着枪声,在巷子里织成一张火网。

一个鬼子想从屋顶绕后,被他眼疾手快一梭子扫下去,像只断了线的风筝摔进雪堆。

“团长,西街的小鬼子聚在粮库!”通信兵爬着过来,棉裤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紫的膝盖。王尚戎刚要下令,忽然看见粮库的烟囱在冒烟——小鬼子在烧粮食!

“跟我冲!”王尚戎拔出大刀,刀身在雪光里劈开一道弧。战士们跟着他往粮库冲,子弹打在粮仓的木板上,“咚咚”作响像敲鼓。

二柱子冲在最前面,胳膊上的伤口冻住了,他却感觉不到疼,眼里只有粮仓门口那面摇晃的太阳旗。

粮库的大门被撞开时,一个小鬼子正往麻袋上浇煤油。王尚戎一刀劈倒点火的鬼子,火星溅在他的棉鞋上,烧出个小洞。

“抢粮食!”他吼着,战士们扑过去把燃烧的麻袋往雪地里扔,白烟冒了一地,带着股焦糊味。

战斗结束时,怀仁的雪被血染成了斑驳的红。王尚戎站在粮库门口,看着战士们把粮食往马背上装,忽然听见一阵哭声——是个抱孩子的大娘,正跪在雪地里给战士们磕头,说小鬼子抢了她最后一袋小米,是八路军帮她夺回来了。

二柱子走过去,把自己揣的窝头塞给孩子,孩子冻得发紫的小手抓住窝头,一口咬下去,嘴角沾着的渣子在阳光下闪着光。

山阴县城的兵站藏在城西北角,是个用青石砌成的大院,墙高三丈,墙头拉着铁丝网,门口架着两挺九二式重机枪——这是鬼子囤弹药的地方,守兵不多,但工事硬得像块冻豆腐。

宋诗论的716团赶到时,天刚蒙蒙亮。他趴在雪地里用望远镜看了半天,对炮营营长道:“把九二式步兵炮架在东边的土坡上,瞄准大门旁边的岗楼——那儿是个死角,小鬼子的机枪打不着。”

炮营的战士们正忙着卸炮。马驮着的炮管冻在架子上,他们就用体温焐,哈出的白气在炮身上凝成霜。

炮手老郑的手冻裂了,血沾在炮栓上,他却咧着嘴笑:“这炮跟我有感情了,平型关时就跟着我,知道该往哪儿打。”

“放!”孙成一声令下,三发炮弹呼啸着飞向岗楼。“轰隆”一声,岗楼的顶子被掀飞了,碎石混着雪块砸下来,把门口的重机枪埋了半截。

“冲!”716团的战士们踩着雪往兵站冲,刚到门口,里面的小鬼子就扔出了手榴弹,雪地里炸开一片黑花。

宋诗论拽过一个战士的步枪,瞄准墙头上的小鬼子扣扳机,那小鬼子像个稻草人似的栽了下来。

兵站的大门是铁皮包的,撞了三次都没开。宋诗论急了,让战士们架起炸药包:“给我炸!”

导火索“滋滋”地烧,战士们趴在雪地里,捂着耳朵数:“一、二、三——”

巨响过后,大门像块破铁皮似的卷了起来。宋诗论第一个冲进去,脚刚落地就被绊倒了——是个装着子弹的木箱,摔开的盖子里,黄澄澄的子弹滚了一地,在雪光里闪着冷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