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 > 第559章 被植入的追踪信号

第559章 被植入的追踪信号(2/2)

目录

清理完毕后,他挤出一种透明的抗生素药膏,均匀地,涂抹在伤口上。最后,他用新的无菌纱布,覆盖住伤口,再用弹性绷带,以一种专业的、能够提供有效支撑,却又不会过分压迫血管的螺旋式手法,重新将其包扎了起来。

做完这一切,他几乎虚脱。他靠在树干上,闭上眼睛,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他能感觉到,清凉的药膏,正在缓解着那灼热的痛感,而紧实的绷带,则给了他脆弱的膝盖,一种久违的、可靠的支撑感。

然而,身体上的舒缓,却无法掩盖他内心的焦虑。作为一名狙击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稳定可靠的身体,才是他发挥作用的基石。现在,这条腿,就像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成了他和整个团队,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他不禁在心中苦笑,自己躲得过敌人的子弹,却躲不过这该死的老伤。

与此同时,在防御圈的另一端,蒋小鱼正在与他自己的“敌人”——那无形的、该死的电磁信号——进行着艰苦的战斗。

他尝试联系指挥部,但信号出奇地不好。 在这片茂密的、充满了水分的原始丛林里,无线电波,就像陷入了泥潭,被极大地衰减了。他的耳机里,始终充斥着一阵阵“沙沙”的、令人心烦的静电噪音,指挥部的呼叫信号,则像风中的烛火,时断时续,微弱得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该死……”他低声咒骂了一句,却没有丝毫的焦躁。他从背包里,取出一根可折叠的、增益更高的定向天线,将其展开,然后,开始以一种极具耐心的、近乎于玄学的方式,调整着天线的角度和朝向。

他缓缓地,一毫米、一毫米地,转动着天线。他的眼睛,紧盯着设备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信号频谱图,耳朵,则在努力地,从那一片混沌的噪音中,分辨着那丝有用的信号。他的整个身体,都仿佛变成了一台人肉信号接收器,在感受着风向、湿度、乃至于树叶的疏密,对信号所造成的微妙影响。

终于,就在他将天线,指向两棵巨树之间一道不起眼的缝隙时,耳机里的噪音,突然减弱了。一个清晰的、带着些许电流声的呼号,钻入了他的耳朵。

他的精神,为之一振,立刻抓住了这个宝贵的机会,终于接通了。

“……呼叫‘尖刀’,听到请回答,完毕。”

“‘尖刀’收到,信号清晰,完毕。”蒋小鱼压低声音,用最简洁的语言回应道。

在简短汇报了任务完成情况——“‘铁砧’已被清除,我方人员安全,请求下一步指示,完毕”——之后,耳机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沉默,只有短短几秒钟,但在蒋小鱼听来,却无比漫长。他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怦怦”跳动的声音。

终于,新的指令传来:“收到。情况有变,在原地待命,保持无线电静默,等待进一步指示。完毕。”

“在原地待命?”

这个结果,让蒋小鱼的心,猛地向下一沉。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按照原计划,他们完成任务后,应该立刻前往预定的撤离点。原地待命,只意味着一种可能——局势,发生了他们所不知道的、重大的变化。他们从猎人,重新变回了猎物,而且,还是被困在原地、动弹不得的猎物。

他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用依旧平稳的语气,回复道:“‘尖刀’明白,完毕。”

通讯,中断了。

蒋小鱼摘下耳机,抬起头,迎上了林泰询问的目光。他没有说话,只是做了一个“等待”的手势,然后,用口型,无声地,说出了两个字:“有变。”

林泰的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这个坏消息,像一块巨石,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空气,似乎又一次凝固了。

“轮流休息。”林泰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依旧冷静,“保持最高警惕。张冲,你先第一班岗,一个小时后,我换你。”

“是!”张冲没有丝毫的犹豫,他重新检查了一下机枪的弹链,然后,便如同一尊雕塑般,纹丝不动地,趴在了他的阵地上。他先站岗, 用自己宽厚的背影,为身后的兄弟们,构筑起了一道最可靠的屏障。

其他人,则靠着树干坐下, 抓紧这宝贵的时间,恢复着体力。他们没有交谈,只是默默地,咀嚼着干涩的压缩饼干,小口地,喝着水壶里那带着金属味道的凉水。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消化着那个令人不安的命令。

而林泰,则跪坐在防御圈的中心。他检查着那张已经快被他手上的汗水,浸湿的地图, 试图从那简单的线条和等高线中,解读出更多的信息。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地移动着,思考着下一步可能的方向。

撤离?还是固守?如果撤离,向哪个方向?是冒险穿过敌人可能的搜索区,还是深入这片未知的丛林?

这片区域他们不熟悉, 无论是之前的沙盘推演,还是现有的情报,都没有关于这里的详细描述。地图上标注得也很简单, 除了几条主要的河流和山脊线,大部分区域,都是一片空白。

展大鹏默默地,从战术背心里,掏出那些在之前的战斗中打空的弹匣。他盘腿坐在潮湿的地面上,身边,放着几个已经拆开了包装的桥夹。

在整理装备的同时,他开始机械地、却又一丝不苟地,把空弹匣重新压满子弹。

“咔哒,咔哒,咔哒……”

子弹被一颗颗压入弹匣的声音,清脆、规律,在这片安静的林地里,显得异常清晰。那不是噪音,而是一种能让人心安的节奏。

他的手指,粗糙而有力,动作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每一颗冰冷的黄铜子弹,在他的手中,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滑入弹匣,整齐地排列,等待着下一次的怒吼。

展大鹏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的眼神,专注地,凝视着自己手中的弹匣和子弹,仿佛那,就是他的整个世界。

对他而言,这种重复性的动作,不仅仅是在补充弹药,更是在重塑自己的内心秩序。每一颗子弹被压入,他心中的那份沉稳,便增加一分。

他知道,手中这些填满了死亡的铁块,才是他们在绝境中,最可靠的伙伴。

不远处,蒋小鱼在调试电台,试图获得更清晰的信号。 在收到“原地待命”那条简短的指令后,他就没有再进行任何主动呼叫,以保持无线电静默。

但他并没有闲着,而是切换到了被动监听模式。他就像一个耐心的蜘蛛,在这片充满了电磁干扰的“丛林”里,重新铺设着自己的“蛛网”。

他不断地微调着天线的角度,尝试着不同的频率范围,过滤着那些来自自然界的、无意义的白噪音。他的耳朵,紧贴着耳机,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试图从那些稍纵即逝的、微弱的信号片段中,捕捉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可能是敌人的通讯,可能是友军的信号,甚至,可能是某个民用频道里,无意间泄露出的、关于这片区域异常情况的蛛丝马迹。

这种工作,枯燥,乏味,而且极度消耗心神。但蒋小鱼乐此不疲。他深知,在现代战争中,情报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子弹。

他多听到一个词,多分辨出一个坐标,或许,就能为整个团队,规避一次致命的危险,或者,找到一条绝处逢生的出路。

而受了伤的何晨光, 则选择了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来恢复体力。他闭着眼睛休息, 整个身体,都放松地,靠在粗糙的树干上。

他的呼吸,平稳而悠长,仿佛已经进入了浅层睡眠。

但这种休息,是一种极具警惕性的“休眠”。他那只没有受伤的手,一直虚虚地放在身旁那支狙击步枪的握把上。 他的手指,甚至还保持着一个随时可以扣入扳机护圈的姿势。

他的耳朵,虽然没有戴耳机,但却像雷达一样,捕捉着周围环境中的任何一丝异动——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昆虫振翅的“嗡嗡”声,以及,张冲和展大鹏那几乎无法察觉的、移动时的细微声响。

他的身体,在休息,但他的灵魂,依旧醒着。这是一种常年游走在生死边缘,所磨炼出的、深入骨髓的本能。

只要有一丝危险的气息靠近,他就能在零点一秒之内,从“休眠”状态,瞬间切换成最致命的“猎杀”状态。

时间,就在这种紧张而又平静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下午时分,丛林里的光线,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暗淡下来。天气转阴, 之前还偶尔能透过枝叶缝隙洒下的、斑驳的阳光,此刻,已经彻底消失不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