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晨光里的针脚(2/2)
季洁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她赶紧用手背擦了擦,惹得大家都笑了。阳光从纱窗钻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金子。杨震在厨房帮着洗梨,水声哗哗的,和客厅里的说笑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对了,下周去生态园,我查了路线,开车过去也就一个小时。”季洁想起昨天记的备忘录,“那边有片向日葵花田,开得正盛,妈不是一直想去拍照片吗?”
“真的?”杨母眼睛一亮,“我前几天还跟老张太太念叨呢,说她孙子在向日葵地里拍的照片好看,没想到你们就记着了。”她转头瞪了杨父一眼,“都怪你,昨天生病,差点忘了这茬。”
“不耽误,我这身体,养两天就好利索了。”杨父拍着胸脯,又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赶紧捂住嘴,“你看,没事吧。”
季洁把智能手环拿出来,帮杨父戴上:“爸,这个能测心率,还能记步数,连在我们手机上,我们随时能看着。”她教他怎么按开关,“您要是觉得不舒服,按这个红色的键,就能给我和杨震发消息。”
杨父戴着手环,左看右看,像个得了新玩具的孩子:“现在的东西真先进,比以前那老怀表强多了。”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沙发缝里摸出个小布包,“给,上次去庙会给你买的,说是桃木的,能辟邪。”
布包里是个小小的桃木挂件,刻着个简单的平安符,边缘打磨得很光滑。季洁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带着木头的清香:“谢谢爸,真好看。”
“喜欢就好。”杨父笑得眼角皱纹都堆起来了。
中午饭是在爸妈家吃的,杨母做了清蒸鲈鱼,果然放了山楂干,酸甜开胃,季洁吃了满满一大碗米饭。杨父也多吃了些,说是病好了,胃口也开了。饭后,杨震和季洁收拾着换被套,杨母在一旁指挥:“那个蓝色的被套该换了,洗干净晒一晒,秋天就能用了。”
被套上印着小菊花,是季洁去年给他们买的,杨母一直舍不得用,说要等客人来了再拿出来。“妈,您总舍不得用,买来就是用的。”季洁抖开新被套,是浅灰色的,上面有细条纹,“这个耐脏,也好洗。”
杨震踩着凳子换窗帘,季洁在。杨父坐在沙发上看着他们,手里捧着保温杯,时不时叮嘱一句"慢点",声音里满是笑意。
收拾完已经下午两点多了,该回去了。杨母往他们包里塞了不少东西,腌黄瓜、酸豆角,还有刚蒸好的南瓜饼,沉甸甸的。“路上慢点,到家给我回个电话。”她把他们送到门口,又拉着季洁的手,“下周去生态园,穿那件碎花裙子,好看。”
“知道了妈。”季洁笑着应着。
下楼时,杨震拎着沉甸甸的包,脚步却轻快。阳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叠在一起。季洁想起刚才杨父偷偷塞给她的布鞋,说是怕杨母看见又说他偏心,其实她知道,杨母早就把她当成了亲闺女,那些唠叨和叮嘱,全是藏不住的疼惜。
“你看,爸把桃木挂件挂你包上了。”杨震忽然指着她的包,平安符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
季洁低头看,果然,不知什么时候被挂上了,针脚系得很牢。她忽然想起那双布鞋上的云纹,想起养生手册上的字迹,想起保温杯里温着的梨水,原来那些说不出口的牵挂,早就藏在这些细微的地方,像晨光里的针脚,细密又温暖,把寻常的日子,缝缀成了最安稳的模样。
走到楼下,梧桐树叶在风里沙沙响,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地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季洁抬头看了看三楼的窗户,窗帘轻轻动了动,大概是爸妈在看着他们。她挥了挥手,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又暖又踏实。
“下周去买顶草帽,给妈拍照时戴。”杨震忽然说,“向日葵地里太阳大,别晒着。”
“再买个小风扇,爸怕热。”季洁补充道,“对了,记得带点创可贴,上次去郊游,妈被草划破了脚。”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脚步轻快地走在阳光下,身后的包里,南瓜饼还带着余温,像揣着个小小的暖炉,把这初秋的午后,烘得暖洋洋的。而三楼的窗后,杨父和杨母正并肩站着,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走远,直到拐过街角,才相视而笑,转身去收拾茶几上的狼藉,准备泡壶新茶,等着傍晚再给孩子们打个电话,问问晚饭吃什么。
日子就是这样,在一顿顿热饭里,在一双双布鞋里,在一次次目送里,慢慢流淌着,带着点烟火气,又藏着化不开的温情,像晨光里细密的针脚,把每个平凡的瞬间,都缝进了岁月的锦缎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