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晨光里的针脚(1/2)
清晨六点,窗帘缝隙里漏进的第一缕阳光,恰好落在床头柜那双浅棕色软底皮鞋上。鞋跟的软垫在光线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像藏着昨夜未说尽的体贴。季洁睁开眼时,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被子叠得整整齐齐,边缘压着道浅浅的折痕,是杨震惯有的细致。
厨房传来轻微的响动,是瓷碗碰撞的脆声。季洁披了件薄外套走过去,正看见杨震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个白瓷碗,小心翼翼地往里面舀小米粥。粥熬得很稠,米油浮在表面,像层半透明的琥珀。“醒了?”他回头笑了笑,眼角还带着点没睡醒的倦意,“刚热好的粥,妈昨天送来的咸菜,你尝尝。”
餐桌的小碟子里,深绿色的咸菜切成细细的丝,撒着几粒白芝麻。季洁拿起勺子舀了口粥,温热的米香混着咸菜的微咸,熨帖得胃里暖暖的。“爸怎么样了?”她想起什么,抬头问。
“凌晨四点给妈打了电话,说烧退了,就是还有点咳嗽。”杨震把切好的馒头片放进盘子里,“妈说让咱们晚点过去,她先熬着梨水,等咱们到了正好能喝。”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布袋子,“我买了山楂干,还有新上市的梨,个大汁水多,适合煮水。”
季洁看着袋子里饱满的山楂,红得像颗颗小灯笼,忽然想起昨天杨父养生手册上的字迹,心里又软了软。“对了,布鞋呢?”她起身往阳台走,晨光已经漫过晾衣绳,把深蓝色的布鞋照得透亮,鞋面上的云纹在光线下清晰起来,针脚细密,是老人花了心思的。
“包在布包里了,就在门口。”杨震跟过来,帮她把布鞋往包里塞了塞,“爸要是看见你穿着合脚,保准能高兴一整天,说不定下午就琢磨着再做双别的花样。”他笑着捏了捏鞋帮,“你看这针脚,比机器做的还整齐,爸年轻时在厂里就是做针线活的好手,后来退休了才改的爱好。”
季洁想起杨母说过的,杨父年轻时在服装厂做质检员,对针脚要求格外严,退休后没事就琢磨着做些小物件,先是给杨震做鞋垫,后来有了她,就开始做布鞋,说市面上的鞋硬,怕硌着她的脚。“等会儿穿上让他看看。”她把包挎在肩上,指尖触到包带的棉布,温温的。
两人出门时,阳光已经把楼道晒得暖洋洋的。声控灯大概是物业修好了,走到三楼时,感应灯"啪"地亮起来,照亮了台阶上的一小块水渍,大概是昨夜的雨水没干。杨母的声音从门里传出来,带着点笑意:“是不是小震和小洁来了?我听见脚步声了。”
门一开,梨水的甜香就涌了出来。杨母系着围裙,手里还拿着个勺子,看见他们就往屋里让:“快进来,梨水刚晾到温乎,正好喝。”客厅的沙发上,杨父靠坐着,精神好了不少,手里捧着个保温杯,正小口喝着水,看见季洁进来,眼睛亮了亮:“来了?”
“爸,感觉怎么样?”季洁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已经不烫了,只是皮肤还有点干燥。
“好多了,就是还有点咳嗽。”杨父放下杯子,指了指茶几上的盘子,“你妈刚蒸的南瓜饼,你爱吃的,快尝尝。”金黄的南瓜饼上撒着白糖,热气腾腾的,甜香混着梨水的味道,把屋子填得满满的。
杨震把布袋子放在桌上,拿出山楂干和梨:“妈,我买了梨,等会儿再煮点?”
“够了够了,锅里还温着呢。”杨母接过梨,转身往厨房走,“你们坐着,我去切盘西瓜,昨天特意冰在冰箱里的。”
季洁从包里拿出布鞋,放在杨父面前:“爸,您看,我穿上正好,特别舒服。”她把鞋往他面前推了推,晨光透过窗户落在鞋面上,云纹像浮在水里似的。
杨父拿起布鞋,手指在针脚处轻轻摩挲着,眼神里带着点得意,又有点不好意思:“合脚就好,合脚就好。”他抬头看季洁,忽然笑了,“我还想着,要是大了就再加点鞋垫,小了就把鞋口放宽点,看来是我手艺没退步。”
“何止没退步,比买的还舒服。”季洁笑着说,“昨天下雨,我特意收起来了,就怕潮了伤鞋面,您上的浆还挺结实。”
杨父更高兴了,咳嗽都轻了些:“那是,我用的是新浆糊,放了点糯米粉,防潮。”他忽然想起什么,拍了拍大腿,“对了,我还给你做了双棉鞋,冬天穿的,里子絮的新棉花,等天冷了给你拿来。”
“爸,您歇着就行,别总忙活。”季洁赶紧说,“您和妈照顾好自己,比什么都强。”
杨震在一旁打开血压计:“爸,量个血压吧,昨天买的,试试好用不。”他把袖带缠在杨父胳膊上,按下开关,机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季洁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渐渐稳定下来,数值比上次体检时还好些,松了口气。
“我说没事吧,你们偏瞎操心。”杨父看着数字,带着点小骄傲,“我每天早上都出去遛弯,晚上还跟你妈跳会儿广场舞,身体好着呢。”
“那也得注意着点。”杨母端着西瓜出来,红瓤黑籽,看着就甜,“昨天要不是下雨淋着了,能发烧?以后再敢下雨天往外跑,我就把你那棋盘锁起来。”
“知道了知道了。”杨父笑着摆手,拿起一块西瓜递到季洁手里,“快吃,沙瓤的,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