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82(2/2)
次数多了,他甚至和宫里年纪相仿的小皇子和小公主们有了几分交情。
司徒恽不似司徒曜父女二人那般过目不忘,但记性也是很不错的。
就好比五十多年前,东宫中那位常年瘫坐在椅子上,已届将笄之年却没有封号也没有名字的公主殿下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司徒恽很不愿意承认,但年幼的他确实不是个乖巧的孩子。
见那位公主殿下一副特别好欺负的模样,他不仅用从家中仆妇那里学会的难听话骂她,甚至还用石头偷偷扔她。
对方被石头砸中后毫无招架之力,他那时觉得开心极了。
后来他长大了,也懂事了。
对那位可怜的公主也有过同情,但那时她早已经离世多年,那一点点同情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重新踏入大燕皇宫,许多陈年旧事如浪潮一般涌上心头。
他也不知自己是怎么了,其中最为清晰的记忆,居然是关于那位公主殿下的。
莫不是因为
司徒恽越想越害怕,只觉一股森寒之气从脚底缓缓升起,甚至还打了好几个哆嗦。
他赶紧拢了拢身上的大氅。
那位可怜的公主已经死了五十多年,足够她投胎很多次了,她的魂魄如何还会留在大燕皇宫
一定是天气太过寒冷的缘故
司徒恽不敢再胡思乱想,随着那引路的太监,加快脚步朝御书房走去。
安肃帝的年纪和成国公世子司徒昌差不多,比司徒曜稍微大了几岁,年幼时其实是见过司徒恽的。
那时他的皇祖父对成国公府十分倚仗,加之他对那位已过花甲之年的司徒淑妃依旧非常宠爱,因此司徒恽在朝中算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而他那时只是一个身体病弱,早已经被排除在储君人选之外的皇子的庶子。
万万没有想到,三十年后二人再次相遇,会是这样的情形。
感慨的同时,安肃帝对那位年轻的宋国皇帝默默表示了感谢。
如若此次出使大燕的是一名全然陌生的宋国官员,他的感觉一定比现在还要糟糕很多。
司徒恽行过礼后,安肃帝赐了座。
“天气如此寒冷,司徒正使又是偌大年纪,此行定是吃了不少苦头。”
司徒恽正待坐下,闻言忙躬身施了一礼:“老臣谢燕帝关心,替君王分忧乃是为臣的本分,不敢言苦。”
安肃帝本就是同他客套几句,笑道:“今日朕请司徒正使入宫,只是想与你叙叙旧,公事改日再谈可好”
司徒恽暗道,这安肃帝果真和传言中一样没有丝毫属于帝王的霸气。
也难怪偌大的燕国会亡在他手里
难道他以为归降大宋这么大的一件事,递上一份降表就算完了
和自己叙旧情他怎的不记得他们两人之间有什么旧情可叙
成国公府背离大燕时,安肃帝还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少年。
况且那时他的父皇延平帝尚且只是一名普通的皇子,寻常时进宫的次数还不及自己多,更何况是他了。
司徒恽都怀疑,他们两个从前有没有见过面都难说。
他露出温雅的笑容,道:“燕帝有话不妨直言,老臣洗耳恭听。”
安肃帝叹道:“司徒正使从前是大燕的肱股之臣,和其他宋国官员始终是不同的。”
司徒恽有些好笑。
敢情这位真是连套近乎都不会啊
如今的宋国官员中,曾经做过燕国臣子的真不在少数。
只不过他们当初官职不高,没有他这么显眼罢了。
远的不提,大宋太上皇的父亲,当初不也是燕国的臣子么
之前他还有些想不明白。
大燕分明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只要君臣一心,面对大宋军队的进攻,至少还能抵抗个三五年。
否则那摄政王慕容离亭为何会打算迁都
可这位燕国的皇帝,居然会突然选择向大宋递降表,简直就是疯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失踪了上
陪同安肃帝叙旧,让司徒恽觉得实在是浪费时间。
不过,这一趟倒也不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待他回到会同馆,给司徒明和四个孙子带回了一个好消息。
安肃帝准他们回老宅去看看。
五人面面相觑。
父亲祖父该不会是有病吧
一国使臣觐见他国皇帝,放着那么多的大事不谈,却只顾着问自家的老宅,这不是有病是什么
四名少爷自是不敢开口询问。
还是司徒明大着胆子问道:“父亲,去老宅的事情儿子已经在打点了,不过是几日的事情,您又何必如此心急”
司徒恽挑眉:“你以为这件事是老夫向燕帝主动提及的”
司徒明忙点头。
司徒恽又看向几个孙子:“你们也是”
少爷们也是齐齐点头。
司徒恽笑骂道:“在那种场合提这么小家子气的要求,老夫又不是有病
是那安肃帝主动提出来的,说咱们家的老宅这些年一直都封着,若是不嫌破旧,随时都可以去瞧瞧。”
司徒明几人顿时觉得有病的人是那安肃帝。
谁能想到,一个亡国之君这种时候居然不赶紧为自己争取利益,却还有那心情去照顾敌国臣子的思乡之情,这是真有病。
司徒明道:“既如此,儿子明日便派些人去把老宅子打扫并简单修缮一下。
毕竟是封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单是尘土都不知堆积了多少,另外破损的地方也容易伤到人。”
司徒恽道:“正该如此,就按你说的做。”
说罢又看向几个孙子:“篌哥儿呢,今日老夫就一直没见到他的身影。”
大少爷司徒萧忙道:“回祖父,五弟说他有些事情要办,一早就出去了。”
司徒恽有些不爽。
篌哥儿此行的任务就是护送并保护自己,哪里还会有其他的公事要办。
他分明就是趁机去找那苻家丫头了
司徒萧很擅长察言观色,忙岔开话题道:“祖父,明日一早我们兄弟几个打算出城一趟,去咱们司徒家的祖坟看看。”
司徒恽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是该去一趟,你们几个也该学着处理一些俗务。
看过之后记得请人瞧瞧该如何修缮。”
四兄弟一起应是。
接下来几日,司徒恽频繁进出皇宫,司徒明安排好老宅事宜后,开始四处会友。
这几年他同燕国的好几家商行都有生意往来,只是两国开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