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1/2)
难怪刘照天被称为行业搅屎棍,真是到一个行业就搅乱一个行业。
如今居然联合湾湾资本,来挖香江电影的根基。
他们都很清楚,一旦有资本涌入,不仅演员的片酬会上涨,连普通工作人员的工资也会大幅提高。
对于以制作为主的公司来说,人工和明星片酬的增加,必然导致未来电影制作的利润越来越薄。
然而,他们又不能直接打压湾湾资本,毕竟那里是香江电影最重要的市场。
唯一的出路,是找刘照天谈一谈。
他们原本只是想给刘照天一个教训,只要他肯服个软、认个错,事情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这一闹,反而弄得进退两难。
当晚,刘照天就收到了邀请。
福临门酒楼聚集了电影界的四巨头:邵氏、嘉禾、金公主、星耀。
刘照天走进包厢,看见椅子上坐着三个人:方小姐、邹文怀、雷觉坤。
他早知道邵六叔的布局,明白方小姐只是来走个过场。
今天的真正对手,是那两只老狐狸。进门后,刘照天连声道歉,脸上挂着诚恳的笑容。
既然胜局已定,就不必摆出胜利者的姿态。两位前辈年纪也大了,气出病来反倒不好。
一番客套之后,雷觉坤率先开口:“刘生,你这件事做得不太妥当。我们之间有误会,当面说开就好,何必让外人插手,搞得一地鸡毛?”
刘照天听了哈哈大笑,一拍大腿说道:“雷sir说得对,找外人来确实不太合适。”
“你们都清楚,我是做玩具的。院线对我来说可有可无,从片商那里赚的那点钱,还不如我研发一款新玩具。所以,我对穷人的钱没兴趣。”
“哦?对片商的钱没兴趣,那对谁的钱有兴趣?”
“有钱人的钱。”
“谁有钱?”
刘照天分别指向雷觉坤和邹文怀:“你有钱,你也有钱,你们两位都有钱。”
“小刘真幽默,你看上什么,直接拿去好了。”邹文怀眯了眯眼说道。
“直接拿?那不成土匪了吗?我可是生意人。”
“生意人赚钱讲究名正言顺,土匪的事我做不来。”刘照天看着邹文怀,似笑非笑。
“说得好。现在香江电影院线只有我们四家,我们代表的是整个香江电影产业。”
“就算我们之间有矛盾,你也不能因为这点小事,拉着整个行业一起陪葬。刘生,这有点过界了吧?”邹文怀收起笑容,脸色冷了下来。
“邹生说笑了,香江影业谁不认您是第一把交椅?连美利坚都有您一片天地。我这样刚起步的后辈,哪有本事搅动风云呢?”
方艺华正想开口,刘照天却对她微微一笑,顺手为她斟了些红酒。
她当即会意,含笑点头,不再多言。
方艺华心里透亮:今日这局面远非私人恩怨,明哲保身才是上策,多话反倒里外难做人。
雷觉坤始终紧盯着刘照天,见他不仅寸步不让,还拦下了方艺华发声,三对一的阵势转眼成了二对一,他终于按捺不住。
他语气转冷:“天仔,你这话是要掀桌,不顾行业规矩了?”
“没错,”刘照天敛起笑容,“既然雷生都喊我天仔了,年轻人冲动些,各位前辈应该也能理解吧?”
雷觉坤顿时沉默,邹文怀也暂收声息。
情势已再明朗不过。
无论刘照天是否早有预谋,他此刻的态度已表明他将坚持这条路,不留转圜余地。
以往外资投入香江电影,多遭电影公司与院线联手设陷,后来者虽仍心动,却多持币观望。
而今刘照天愿为资本护航,电影公司或许敢不卖资本的账,却不敢不买院线的面子。
眼下是湾湾资金,将来或许是大马、泰国、韩国,乃至整个东南亚资本涌入香江。
影片将越来越多,制片成本也将水涨船高。以往好剧本加明星阵容就能稳赚的局面,将变成一场场豪赌。
而院线却是片子越多,赚得越稳,成了旱涝保收的生意。
方艺华听着,不由暗忖:邵氏院线是否也能在资本潮中分得一杯羹?
桌上众人各怀心思。
唯独刘照天专心对付盘中鲍鱼。
不得不说,福临门的鲍鱼名不虚传。
香软黏糯,溏心清甜。
他吃得尽兴,甚至轻轻咂了咂嘴。
雷觉坤与邹文怀看着他这副大快朵颐、宛若赌气孩童的模样,没好气地瞪了一眼,相继起身离席。
见二人离去,刘照天转而面向方艺华,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六婶,您也尝尝看,这家的鲍鱼确实很美味。”刘照天边说边用公筷夹了一只鲍鱼放到方艺华碗里。
方艺华望着眼前的刘照天,既无奈又好笑,开口道:“照天,邵先生已经和我详细说了你们之间的合作。”
“资本进来后,香港电影应该会迎来一波发展高潮,邵氏即便只做院线业务也很不错。”
刘照天见方艺华神情坦诚,便摇头解释道:“我做生意就认一个道理:别人贪婪时我谨慎,别人谨慎时我进取。”
“照现在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香港电影的红火日子恐怕也维持不了几年。到那时再想找接手的人可就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