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漂泊者坟场(1/2)
“星尘”号如同一个谨慎的潜行者,关闭了所有非必要的能源输出,仅依靠惯性及微调姿态推进器,悄无声息地滑入被称为“漂泊者坟场”的星域。
舷窗之外,是名副其实的宇宙墓园。
这里看不到璀璨的星河,只有一片望不到边际的、令人窒息的黑暗。在这片黑暗中,无数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飞船残骸,如同被冻结在琥珀中的史前巨虫,静静地悬浮着。有些还保持着相对完整的轮廓,能依稀辨认出它们来自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科技风格——流线型的探索舰、棱角分明的战列舰、结构繁复的殖民船……而更多的,则是彻底解体的碎片,扭曲的金属骨架、破裂的装甲板、断裂的能量导管,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片广袤而绝望的金属坟场。一些残骸上还残留着能量武器灼烧的痕迹,或是被某种巨大力量撕裂的可怕创口,无声地诉说着它们最终时刻遭遇的惨烈。
没有光,没有声音,只有绝对的死寂和冰冷。连远处恒星的微光,似乎都被这片巨大的坟场吞噬,只留下轮廓模糊的剪影,更添几分阴森。
【已进入‘漂泊者坟场’外围。环境扫描:无生命迹象,无活跃能量源,规则环境相对稳定但弥漫着强烈的‘信息熵寂’效应,长期停留可能导致意识惰化。】
【‘守夜人’坐标指向区域已锁定,位于坟场核心地带,一片由超巨型母舰残骸构成的‘山脉’阴影区。】
【检测到目标区域存在极其微弱的、非自然规则波动,波动特征与已知‘观察者’技术存在差异,处于隐匿状态。】
摇篮意志的汇报在寂静的舰桥内显得格外清晰。目标就在前方,隐藏在那片由死亡战舰堆积成的“山脉”之中。
沈逸风操控着“星尘”号,如同游鱼般在巨大的残骸缝隙间穿行。他必须极度小心,任何一点碰撞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或者触碰到某些残骸上尚未完全失效的防御系统或不稳定能源核心。
林悦站在舷窗边,目光扫过那些凝固的死亡景象。这些残骸,或许也曾承载着无数生命的希望与梦想,如同他们的摇篮,如同“艾瑟”的避难所,如同那些被“石环”吞噬的不知名“星语者”的家园。如今,它们都化作了这片虚无中的墓碑。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凉感,混杂着更加坚定的求生意志,在她心中涌动。左肩的星云纹章平静地流转着,那内敛的幽黯光泽,似乎与这片死亡之地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共鸣。
随着不断深入,周围的残骸越来越密集,体积也越来越庞大。他们仿佛驶入了一座由钢铁和死亡构成的、无比宏大的迷宫。最终,“星尘”号停在了一片尤其巨大的阴影前。
那是一座由至少三艘不同风格的超巨型母舰残骸互相撞击、嵌合、扭曲而成的“山脉”,其规模堪比小型行星。破损的舰桥如同陡峭的悬崖,撕裂的装甲层形成深不见底的峡谷,无数断裂的炮管和传感器阵列如同怪石嶙峋的森林。
而“守夜人”坐标指向的,正是这片“山脉”底部,一个被巨大金属板半掩着的、如同洞穴般的撕裂口。
【目标波动源确认,位于洞口内部。未检测到攻击性防御系统。】
沈逸风与林悦对视一眼。
“我先进去。”沈逸风低声道,月白色的意志之力如同薄雾般散开,率先向洞口探去。
林悦点了点头,星火之力在指尖凝聚,蓄势待发。
“星尘”号调整角度,将探照灯的光束投向那黑暗的洞口。光束刺破黑暗,照亮了洞口内部——那并非想象中杂乱的废墟,而是一条相对规整、仿佛被某种力量清理和维护过的通道,通道壁上甚至还残留着一些黯淡的、未知文字的标识。
侦察艇缓缓驶入通道,如同进入巨兽的食道。通道很长,蜿蜒曲折,两侧是扭曲的、如同凝固波涛般的金属内壁。死寂是这里唯一的主旋律,只有“星尘”号引擎最低功率运行时的微弱嗡鸣。
行驶了约数分钟后,前方豁然开朗。
侦察艇驶入了一个巨大的、由母舰核心舱室改造而成的空间。这里没有外界的杂乱,显得异常“干净”和……空旷。空间的中央,没有任何控制台或居住设施,只有一座……由无数废弃零件、破损的仪器面板、甚至一些形态奇特的生物骨骸,杂乱堆积而成的、近乎金字塔般的……“祭坛”?
而在那“祭坛”的顶端,背对着他们,坐着一个身影。
那身影笼罩在一件破旧不堪、沾染着暗沉污迹的宽大斗篷中,无法分辨其具体形态。它一动不动,仿佛本身就是这死寂空间的一部分,与周围那些冰冷的残骸融为一体。没有任何生命气息散发出来,也没有任何能量波动,就像一尊雕塑。
但林悦和沈逸风都瞬间绷紧了神经。就是它!那股微弱而独特的隐匿规则波动,正是从这个看似死寂的身影上散发出来的!
“星尘”号在距离“祭坛”百米外悄然悬停。
舰桥内一片寂静,两人都能听到自己有些加速的心跳声。
该如何接触?直接发声?用意念沟通?
就在沈逸风准备尝试发送一段加密的友好讯息时——
那背对他们的斗篷身影,毫无征兆地,发出了一种极其沙哑、干涩,仿佛生锈的金属摩擦般的声音,用的正是那种古老的宇宙通用语变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