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无声的靠近(1/2)
二十个标准循环。
这个数字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摇篮平台上的每一次能量流转、每一次伤势修复,都注入了近乎残酷的紧迫感。平台不再仅仅是一个避难所,它变成了一座巨大的、与时间赛跑的紧急维修厂和临战基地。
修复的光晕以前所未有的强度笼罩着林悦和沈逸风。林悦摒弃了所有杂念,将因获知“守夜人”线索而升起的急切与希望,全部转化为支撑修复的意志燃料。她引导着摇篮精纯的本源能量,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点点打磨、弥合灵魂深处那些被“虚无回响”和强行分离意识撕裂的创口。过程依旧伴随着深入骨髓的刺痛,但她紧咬着牙关,连一声闷哼都未曾泄露。左肩的星云纹章不再追求光芒万丈,而是在稳定的脉动中,贪婪地汲取着能量,那融合了一丝“终结”规则的幽黯光泽,如同沉入水底的玄铁,变得更加内敛,也更加危险。
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在创伤与修复的反复淬炼中,正发生着某种质变。不再是单纯的、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星火,而是糅合了毁灭、冰冷、坚韧等多种特质的,更为复杂、也更具适应性的存在。这变化带来掌控力提升的同时,也让她心底偶尔掠过一丝陌生的寒意,仿佛触摸到了某种不应触及的领域。
沈逸风的恢复则更侧重于意志核心的重塑与巩固。他盘膝坐在平台一角,月白色的意志之力不再外放,而是如同退潮的海水,全部收敛于内,进行着最深层次的冥想与重构。与“观察者”侦察舰队的正面交锋,让他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力量的极限。他将战斗中的数据流、敌人的规则特性、己方的应对得失,全部纳入推演,不断优化着意志之力的运用效率与防御强度。他的脸色依旧缺乏血色,但那双重新睁开的眼眸,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锐利,仿佛能洞穿虚妄,直指规则的本源。
他们之间的话语变得极少,往往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能量波动,便能明了对方的意图与状态。这是一种在无数次生死边缘磨合出的、超越语言的默契。沈逸风偶尔会将自身梳理纯净后多余的意志之力,化作最温和的暖流,渡入林悦的修复进程,助她稳定那些最难以触及的灵魂暗伤。林悦则会在他推演到关键处、眉头紧锁时,适时地引动一丝稳定平和的星火余韵,抚平他意识海中因高速计算而产生的细微波澜。
这种无声的交流,比任何言语都更能传递支撑与信任。
与此同时,摇篮主体也在超负荷运转。受损的外部装甲被机器人部队切割、移除,新的合金板材在能量场中快速塑形成型,如同生长的皮肤般覆盖上去。断裂的能量脉络被逐一接续、疏通,淤塞的节点在高压能量流的冲击下强行贯通,发出如同血管被打通般的微弱嗡鸣。整个平台回荡着修复作业特有的、富有节奏的金属撞击声与能量流动声,像一曲为生存而奏响的、略显嘈杂却充满力量的交响乐。
【外部防御体系修复进度:31%。重点强化了对规则层面冲击的防护。】
【核心能源稳定,次级回路修复优先级已调整。】
【对‘守夜人’坐标追踪计算持续进行,轨迹模型优化中,下一个有效窗口时间预测精确至:19标准循环7时3分,位于‘荒芜回廊’边缘,坐标点代号‘漂泊者坟场’。】
“漂泊者坟场……”林悦在修复间隙接收到这条信息,心中微微一沉。这名字听起来就不像是什么善地。但此刻,他们没有挑剔的资格。
除了修复,备战也在同步进行。基于与“观察者”交战的经验,沈逸风主导了对“星尘”号及摇篮防御火力的战术升级。他重新设定了火力分配算法,增加了对高速、小型目标的拦截优先级,并设计了几套针对“观察者”那种暗金色规则侵蚀能量的应急中和方案。虽然效果未知,但多一份准备,就多一线生机。
林悦则开始尝试将她那蜕变后的、带着冰冷特质的力量,与摇篮的防御系统进行有限度的融合试验。她将一丝极其细微的、蕴含着“终结”规则的星火之力,引导至一处刚刚修复完毕的外部护盾发生器。当那丝幽黯光泽融入护盾能量流的瞬间,该区域的护盾表面似乎泛起了一层肉眼难辨的、如同水膜般的涟漪,其对规则攻击的偏转和吸收效率,在测试中显示出了微弱的提升。
这证实了她的方向是对的。想要对抗“观察者”,就必须理解并掌握它们所运用的、那种偏向“秩序”与“终结”的规则力量,哪怕只是皮毛。
然而,这种尝试也伴随着风险。有一次,在她尝试加大能量输出时,那丝幽黯光泽险些失控,反向侵蚀护盾发生器,幸亏摇篮意志及时切断了能量供应才避免损失。力量的蜕变,如同驾驭一头未被完全驯服的凶兽,需要无比的谨慎与掌控力。
时间就在这种紧张、有序、且充满未知风险的准备中,飞快流逝。
第十五个标准循环时,林悦的灵魂创伤基本稳定,力量恢复了七成左右,虽然不及全盛时期,但那质变后的力量让她感觉更具韧性。沈逸风的意志核心也重塑完毕,变得更加凝练坚固。
也就在这一天,一直沉默监控着元元静滞力场的摇篮意志,传来了一条并非紧急、却牵动着两人心神的信息。
【检测到‘星语者’(元元)核心符文出现极其缓慢的、周期性的规则脉动增强现象。增强幅度微弱,处于静滞力场容许波动范围内,但其脉动频率……与接收到的星网原始信息流中,某个未知频段存在高度同步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