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18章 第18集:偶遇西域僧

第18章 第18集:偶遇西域僧(2/2)

目录

双经渡沉吟片刻:“不住于色,不住于声香味触法。譬如这戈壁,风沙来了,我们不能住于‘怕’;风沙去了,也不能住于‘喜’。心随境转,便是被外相所缚;境随心转,方是‘无所住’。”他想起在虢州治疫时,那丧子的老妇日日哭嚎,正是住于“失”的痛苦,直到让她帮着煎药,转移心念,才渐渐走出执念。

僧人听得入神,浅褐色的眼珠里泛起亮光:“境随心转……说得好!我们那里的人,总说‘命由天定’,遇到难处便只知祈祷,却不知心能转境。”他忽然起身,将手中的经卷递给双经渡,“这个,送你。或许你能从这蹩脚的译本里,看出些不同的意思。”

双经渡接过经卷,入手微沉,纸张是西域特有的粗麻纸,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他翻开几页,那些弯弯曲曲的文字虽不认识,却能从僧人批注的几个汉文小字里,感受到那份译经的虔诚。“无功不受禄,大师如此厚赠,在下无以为报。”

僧人摆摆手:“你方才那番话,已是最好的回报。”他目光落在双经渡的行囊上,见里面露出半截医书的书角,便问道:“你行囊里,是东土的医书?”

“是《黄帝内经》的手注,家祖留下的。”双经渡取出医书,见封皮已经被风沙磨得有些发白,“里面记了些辨证施治的法子,还有些行医时的感悟。”

僧人接过医书,小心翼翼地翻开,虽不识汉文,却指着书页上绘制的经络图:“这个我见过,西域的医者也说,人身上有看不见的‘路’,气血走不通,就会生病。”他抬头看向双经渡,眼中带着恳切,“不知可否将这些‘路’的走法,还有那些治病的草药,说与我听听?我想记下来,带回寺里,教给那里的医者。”

双经渡心中一动。他西行途中,见多了地域阻隔带来的医术局限,虢州的温疟、沙漠的眼疾,若非恰好识得治法,不知要枉死多少人。若能将《内经》的医理传向西域,或许能让更多人受益。

“大师若不嫌弃,在下愿一一解说。”双经渡取过徒弟随身携带的笔墨——那是离开长安时,小周硬塞给他的,说“师父或许会想记些什么”——又从行囊里找出几张油纸,“我将经络走向、常见病症的治法,还有草药的模样,画下来给你。”

僧人大喜,忙从自己的行囊里取出一个羊皮质的本子,递了过去:“用这个,防水,能保存得久些。”

于是,在这片风沙呼啸的戈壁上,一位东土医者与一位西域僧人,借着斜斜的日光,开始了一场跨越地域的交流。双经渡一边画着经络图,一边讲解“肝开窍于目”“肾主水”的医理,僧人则在一旁认真记录,时不时提出疑问:“那治眼疾的草药,在沙漠里能找到吗?”“若是气血不足,除了吃药,还有别的法子吗?”

徒弟在一旁看着,忽然觉得,师父西行的意义,或许不只是治病救人,更是将这“双经”的智慧,像戈壁上的种子一样,撒向更远的地方。

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将天空染成一片金红。双经渡终于画完最后一幅草药图,将羊皮本子递还给僧人:“这些只是基础,若有机会,你可派弟子到东土,寻更全的医书研习。”

僧人捧着本子,如获至宝,郑重地向双经渡行了一礼:“多谢先生。我这就启程回寺,将这些法子教给族人。若日后有缘,或许在酒泉,我们还能再见。”

双经渡亦回礼:“愿大师一路平安。”

两人道别后,僧人牵着自己的骆驼,朝着与双经渡师徒相反的方向走去,身影很快融入渐浓的暮色中。双经渡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方才僧人说“或许在酒泉再见”,心中不禁思忖:酒泉会有怎样的等待?那里的人们,又在经历着怎样的苦难?

徒弟收拾好行囊,轻声道:“师父,天快黑了,咱们找个背风的地方歇脚吧。”

双经渡点点头,转身望向西方,那里,酒泉的方向,夜色正缓缓笼罩下来,却仿佛有无数灯火,在黑暗中等待着什么。

这西域僧人的出现,会给双经渡的西行之路带来怎样的影响?那本交换的医典,又将在未来引发怎样的故事?“双经问渡”的脚步即将踏入酒泉,那里又有什么未知的挑战在等待着他们?且看下集自有分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