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151章 第151集:寒疟突至

第151章 第151集:寒疟突至(2/2)

目录

“先生,这里有好大一片!”药农之子的声音从前方传来。

双经渡循声走去,只见一片开阔的坡地上长满了麻黄,青绿色的茎秆在风中微微晃动。他刚要迈步上前,却见药农之子脚下一滑,整个人顺着斜坡滚了下去。

“小心!”双经渡心头一紧,伸手去抓却只抓到一片衣角。

药农之子滚到坡底,撞在一块岩石上才停下。双经渡快步跑下去,见他捂着胳膊,袖口已被血染红。“怎么样?”他扶起药农之子,小心地解开他的衣袖。

一道寸许长的伤口划在小臂上,皮肉外翻,渗着鲜血。幸好伤口不深,没有伤及筋骨。双经渡从怀里取出干净的布条,又摘下几片止血的草药嚼烂,敷在伤口上,再用布条仔细包扎好。“疼吗?”

药农之子咬着唇摇了摇头,眼里却含着泪:“不疼……就是耽误采药了。”

双经渡摸了摸他的头,目光落在他紧攥着的拳头上——那手里还攥着一把刚采的麻黄。“傻孩子,”他的声音软了些,“药材再好,也不如人重要。”

老妇拄着木杖慢慢走下来,见这情形,嗔怪道:“让你小心点,偏不听。”嘴上说着,却从布兜里掏出块干粮递给他,“先垫垫肚子,缓缓劲儿。”

三人歇了片刻,药农之子坚持继续采药,双经渡便让他在旁整理采好的药材,自己和老妇动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堆积的麻黄和细辛上,药香混着泥土的气息,竟让人忘了身处险境。

当药篓装满时,日头已过正午。双经渡背起最重的药篓,药农之子拎着半满的篓子,老妇则拄着木杖断后,三人慢慢往山下走。

快到山脚时,药农之子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道:“先生你看,那是不是刺史大人的人?”

只见几个衙役守在路口,为首的正是上午拦路的那个。双经渡心里咯噔一下,加快了脚步。

“你们采的什么药?”衙役拦住他们,眼神在药篓上打转。

“是治寒疟的药材,山上刚采的。”双经渡道。

衙役却不看药材,反而盯着药农之子的胳膊:“他这伤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在山上惹了麻烦?”

“只是不小心摔了一跤,”双经渡解释道,“我们得赶紧回去煎药,有孩子等着救命。”

“不行,”衙役突然变了脸色,“刺史大人说了,这几日邻县寒疟闹得厉害,怕有人私通邻县,所有出城采的东西都要检查。你们这药,说不定是要偷偷送出去的!”

药农之子急得脸通红:“我们根本没出城!这是给城里患者用的!”

“谁知道呢?”衙役伸手就要去翻药篓,“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双经渡按住药篓,眉头紧锁。麻黄和细辛都是治寒疟的关键药材,若被耽搁,那孩子的病情怕是撑不住。他刚要开口,却见老妇突然往地上一坐,捂着脚踝哭喊起来:“哎哟我的脚啊!疼死我了!这官差不让我们救命,是要逼死我们这些老百姓啊!”

周围很快围拢了几个路过的百姓,见状纷纷议论起来。“这不是医棚的老婶子吗?”“听说山里采的药能治新疫病,怎么不让带?”“刺史大人不是准了双经渡先生配药吗?”

衙役被众人说得脸上发烫,又怕把事情闹大,嘟囔了几句“别给我惹事”,便挥挥手让开了路。

双经渡感激地看了老妇一眼,老妇却冲他挤了挤眼,悄悄站了起来——脚踝似乎也不那么疼了。

回到破庙时,那孩童的病情果然又重了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得更厉害了。双经渡不敢耽搁,立刻生火煎药。麻黄、桂枝、细辛、干姜……药材在陶罐里翻滚,冒出的热气带着浓烈的辛香,与往日的清苦截然不同。

药煎好后,他用小勺一点点喂进孩童嘴里。药汁刚入喉,孩童便剧烈咳嗽起来,竟将药汁吐了大半。汉子急得直搓手:“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双经渡却很镇定,取来一枚银针,在孩童的内关穴轻轻一刺。孩童的咳嗽渐渐止住,他再喂药时,便顺利咽了下去。“寒邪闭阻脾胃,”他解释道,“需先通其气机,药才能入。”

半个时辰后,孩童的额头渐渐渗出细汗,原本冰冷的手脚也有了暖意。汉子摸着孩子的额头,喜极而泣:“不烧了!真的不烧了!”

医棚里的患者见状,纷纷松了口气。有人问:“先生,这寒疟真的能治?”

双经渡点头,目光落在剩下的药材上,眉头却又皱了起来。这一篓药材,最多只能应付十几个患者。若寒疟蔓延开来,这点药,远远不够。

他看向窗外,秋日的阳光虽暖,却透着一丝凉意。远处的山峦隐在薄雾中,像一头沉默的巨兽。谁也不知道,这场刚被压下去的疫病,会不会以另一种更凶猛的姿态,卷土重来。

想知道双经渡能否找到足够的药材应对寒疟?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