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139章 第139集:药缺智补

第139章 第139集:药缺智补(2/2)

目录

双经渡摘下颗果实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眉头先是皱起,随即舒展:“苦中带涩,涩能固津,正好能止病患的腹泻。你看,”他吐出果核,“若是有毒,我此刻该唇舌发麻了。”

阿竹这才放了心,手脚麻利起来。两人采到日头偏午,装了满满三袋,沉甸甸压得麻布口袋直往下坠。往回走时,阿竹忽然想起什么:“先生,这野果能治病,要是被山里的药贩子知道,定会来采了卖钱,到时候咱们又没药材了。”

双经渡脚步一顿,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金刚经》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药材是天地给众生的,不该被谁独占。”他想了想,“回去后,你教棚里的病患家属辨认这植物,让他们自己去采,采来的药材,一半留着自用,一半送医棚,如何?”

阿竹眼睛一亮:“这样一来,大家既得了药,又能帮着医棚,还不用怕被药贩子抢了!先生想得真周全!”

回到破庙时,医棚里已排起长队,几个病患家属正围着随安争吵,见双经渡回来,立刻涌了上来。

“双经先生,我家男人烧得直哆嗦,药呢?”

“我儿子上吐下泻,再没药就撑不住了!”

随安急得满脸通红:“大家别急,先生这就配药……”

双经渡放下药袋,朗声说:“诸位乡亲,药材虽缺,但天地有好生之德,后山溪涧边有种野果能治病。阿竹,你现在就带大家去认药,愿意自己采的,采回来我教你们怎么用;采得多的,送医棚一些,也算帮了其他乡亲。”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有人喊:“只要能治病,我们愿意去采!”

“阿竹小哥,快带我们去!”

阿竹胸脯一挺,领着十几个青壮年往后山去。张婆婆看着他们的背影,抹了把眼角:“还是先生有办法,这法子既解了药荒,又让大家心里有了指望。”

双经渡开始分拣带回的果实,随安在一旁帮忙清洗。“先生,”随安忽然问,“刺史要是知道我们用野果治病,会不会说我们胡闹?”

双经渡将果实倒进陶瓮:“《内经》讲‘知常达变’,寻常时候当用正经药材,可眼下是急变之时,就得寻变通之法。他若问起,我自会给他解释药理。”他舀起瓢清水倒进瓮里,“你看这水,平时能解渴,渴极了,雪水、露水也能救命,道理是一样的。”

傍晚时分,采药的人陆续回来,个个背着鼓鼓囊囊的口袋。阿竹还带回来个惊喜——几个山民听说是双经渡要用药,把家里藏的几捆干葛藤也送来了。

“这葛藤能解肌退热,正好配着野果用。”双经渡喜出望外,当即领着众人在庙前支起三口大铁锅,将野果、葛藤、青蒿按比例配好,加水煮沸。

药香飘出半里地,连守在城门口的衙役都闻着了,探头往破庙这边望。

张婆婆给排队领药的人挨个递陶碗,见着王屠户家的小子喝下药汤,额头渐渐冒出汗珠,忍不住对双经渡道:“先生,您这哪是治病,是在渡人啊。”

双经渡望着跳动的火光,火苗映在他眼底,像两簇温暖的星子:“渡人先渡己,能让大家信得过这野果,信得过自己能扛过这场疫,才算真的渡了一半。”

夜色渐深,药汤还在咕嘟咕嘟地煮着,破庙前的火光映着一张张期盼的脸。谁也没注意,城墙拐角处,一个衙役正踮着脚张望,随即转身匆匆往刺史府跑去——他要告诉刺史,那个游方僧人,竟用野果子治好了人。

想知道刺史听闻此事会作何反应?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