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第138集:仓廪渐实民心安(2/2)
“是。”双经渡道,“《内经》言‘毒药攻邪,五谷为养’,粥里加些理气的药材,能助百姓抵御湿邪。”
周衡哼了声,却没反驳。他走到领粥的队伍旁,见一个衣衫褴褛的孩童正捧着粥碗,小口小口地吹着热气,碗沿沾着的米粒都被他用舌头舔干净了。孩童身旁的妇人眼眶红肿,却不停地劝孩子:“慢点喝,锅里还有。”
“这几日,真的少了些病人?”周衡忽然问身旁的汉子。
那汉子扛着锄头,黝黑的脸上满是诚恳:“周主簿,真的!前日我家婆娘还烧得说胡话,喝了先生的药,又喝了粮仓的热粥,今日能起来缝补了。”他指了指不远处,“您看,刘老爹前日还躺着哼哼,今早都能帮着搬柴了。”
周衡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个老汉正弯腰抱柴,动作虽慢,却透着股劲。他沉默片刻,又问双经渡:“你说的那套法子,真能稳住疫情?”
“能不能稳住,要看人心齐不齐。”双经渡道,“药能治病,粥能养身,可若百姓心里慌,再好的药也没用。《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疫情看着吓人,其实就像这晨雾,太阳出来了,自然会散。可要是大家自己乱了阵脚,雾就变成了瘴气。”
周衡没接话,只是将那张消耗清单折好,放进袖中。他转身要走时,忽然瞥见老妇正帮着一个瘸腿的少年舀药,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自家孩子。少年喝完药,脆生生道:“谢谢阿婆。”老妇点点头,眼里竟有了笑意。
“先生,”周衡走到庙门口时忽然停下,“刺史大人说,若这粥真有用,明日……再多拨些柴火。”
双经渡合十行礼:“多谢大人。”
周衡没回头,大步走了。扛锄头的汉子们却欢呼起来:“听见没?明日多给柴火!”“这下熬药更方便了!”
随安望着周衡的背影,挠挠头:“他好像没那么凶了。”
双经渡笑了笑,转头看向老妇。她正蹲在药瓮旁,用布仔细擦着刚才少年用过的碗,阳光落在她的白发上,竟泛出些暖意。
“阿婆,”双经渡道,“今日的药,您觉得怎么样?”
老妇抬起头,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些:“苦,却也暖。”她顿了顿,声音轻下来,“就像我儿走的那天,我以为天塌了,可现在……”她望着排队领药的百姓,“看着这些人好好活着,我好像……没那么疼了。”
双经渡拿起竹勺,重新搅动药瓮。褐色的药汁在勺里打着转,散发出越来越浓的香气。远处的粮仓飘来米粥香,与药香缠在一起,在虢州城的晨光里,慢慢漫向每条街巷。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刺史的态度松动了,可疫情未平,人心未稳,前路还有太多难关。但此刻看着老妇眼里的暖意,听着百姓低声的笑语,他忽然想起《金刚经》里的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许,所谓济世,不过是在这苦难里,守住一颗不肯放弃的心。
想知道双经渡能否彻底稳住虢州疫情?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