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第127集:堂前论疫(2/2)
“大人可知‘见死不救’又是何等罪孽?”双经渡迎上他的目光,一字一句道,“《金刚经》有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大人身为一方父母官,若只念乌纱帽,不念百姓生死,纵使官位保住,夜半梦回,能安枕吗?”
“你……”李嵩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想起昨夜辗转难眠时,总能听见府衙外隐约传来的哭嚎声,那些声音像针一样扎在心上,让他不得安宁。
双经渡放缓了语气,声音里带上了几分悲悯:“大人,我知你难。一边是朝廷律法,一边是百姓性命。可律法的本意,是护佑百姓,而非眼睁睁看着他们殒命。如今开仓放粮,是救急,是为了让百姓有气力抵抗疫病,更是为了让虢州能撑到朝廷援军到来的那一天。”
他顿了顿,又道:“我愿立下文书,若疫情失控,一切罪责由我一人承担,与大人无关。若能控制住疫情,也无需大人邀功,只望大人能记住今日之难,日后善待百姓。”
王参军在一旁低声劝道:“大人,双先生既有此担当,不妨一试。况且……”他凑近李嵩耳边,“那驿站本就偏僻,便是出了差错,也容易遮掩。若是成了,大人便是虢州的再生父母啊。”
李嵩沉默了许久,堂内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他看着双经渡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忽然想起年少时读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句子,那时只当是文人的空谈,此刻却在一个布衣医者身上看到了几分真意。
“好。”他终于松了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了决断,“我给你三天粮,驿站也借给你。但你记住,若三天后疫情没有好转,休怪我公事公办。”
双经渡深深一揖:“谢大人。三日之内,必有分晓。”
“来人。”李嵩扬声道,“带双先生去粮仓,按他说的数量领粮。再派二十名差役,随他去城东驿站清理房舍。”
差役们应声上前,双经渡转身欲走,却被李嵩叫住。
“你那些……《金刚经》的话,”李嵩的声音有些不自然,“真能让百姓不恐慌?”
双经渡回首,微微一笑:“不是话能安人,是心能安人。让他们知道有人在救他们,有药能治他们,心便定了。正如《金刚经》所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不住于恐惧,便生勇气。”
李嵩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堂外,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案上的青瓷镇纸仿佛也不再那么冰冷了。王参军低声道:“大人,这双先生,倒像是个有真本事的。”
李嵩没说话,只是望向窗外。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此刻虢州的命运,虽有阴霾,却也透着一丝转机。
而双经渡走出刺史府,抬头看向湛蓝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身旁的差役提着粮食,有些好奇地问:“先生,真能三天就好转?”
双经渡笑了笑,目光望向城东的方向:“只要众人同心,便没有渡不过的难关。走吧,去驿站,那里还有许多人等着我们呢。”
他的脚步轻快而坚定,仿佛每一步都踏在希望的基石上。只是他心里清楚,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那城东的驿站,能否成为疫病中的方舟?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