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双经问渡 > 第57章 第57集:道在民间

第57章 第57集:道在民间(2/2)

目录

一上午忙下来,双经渡喝了半盏茶,刚想歇口气,门外传来一阵环佩叮当声。只见几个宫装侍女簇拥着一顶小轿停在医馆门口,为首的内侍正是韦贵妃身边的刘公公。

刘公公满脸堆笑地走进来:“双先生,贵妃娘娘听闻您回来了,特意让奴才送些赏赐过来。”

几个小太监抬着礼盒进来,打开一看,有上好的人参、燕窝,还有一匹质地精良的云锦。双经渡连忙推辞:“公公,这些太过贵重,臣不敢收。”

“先生这就见外了。”刘公公笑道,“娘娘说,当年若不是先生用‘心无挂碍’四字点醒她,她怕是还陷在那些烦心事里,病体难愈。这点东西,不过是娘娘的一点心意。”他凑近低声道,“再说,娘娘近来胃口又有些不好,还盼着先生有空能入宫看看呢。”

双经渡这才收下,拱手道:“请公公回禀娘娘,臣明日便入宫为娘娘诊脉。”

刘公公满意地走了,小顺看着那些赏赐,咋舌道:“先生,您现在可真厉害,连贵妃娘娘都惦记着您。”

双经渡摇摇头,拿起那匹云锦:“这云锦虽好,却不如一剂对症的药方实在。你把这些补品都收好,日后遇到家境贫寒却需要补养的病人,便取出来用。”

小顺连连点头,心里对自家先生更添了几分敬佩。

傍晚时分,医馆打烊,双经渡正整理药材,忽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他抬头一看,愣住了——来人穿着一身素色锦袍,面容虽有几分苍老,却比往日平和了许多,正是晋王。

晋王站在门口,看着“济世堂”的金匾,又看看里面忙碌的双经渡,忽然笑了:“双先生,别来无恙?”

双经渡连忙起身:“王爷大驾光临,臣有失远迎。”

“无需多礼。”晋王走进医馆,目光扫过药柜上的标签,“本王今日不是来诊病的,只是听说你回来了,特意来看看。”他拿起桌上的《疫症杂录》誊抄本,“这本册子,本王在府中也看过了,你在边境的法子,倒是实用得很。”

“王爷过奖了。”

晋王放下册子,看向双经渡:“当年你说‘诸行无常’,本王只当是你妄言。后来见了张万贯的下场,又在朝争里耗了些年头,才慢慢明白,那些争来斗去的东西,确实如露亦如电。”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几分释然,“前些日子,本王已向陛下请辞,交出了兵权,往后只想在府中读读书,种种花,倒也清净。”

双经渡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王爷能有此心境,便是最好的养生之道。《内经》云‘恬惔虚无,真气从之’,心无波澜,自能安康。”

晋王笑了:“你总是能把医理和这些道理说得这般透彻。本王今日来,还有一事相求。”

“王爷请讲。”

“府中还有些当年搜罗的医书,多是些孤本,本王留着也无用,想赠予先生,或许能让它们派上用场。”

双经渡又惊又喜:“多谢王爷厚爱!这些医书若能流传于世,必能造福更多病患。”

两人又聊了些医理禅语,夕阳透过窗棂,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曾经剑拔弩张的君臣,此刻竟像两位相交多年的老友,言谈间皆是平和。

晋王离开时,忽然回头道:“对了,本王听说,陛下有意让你收些弟子,将你的医术传下去。你若有需要,府中的书斋可以借给你用。”

双经渡望着晋王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权势、恩怨,终究抵不过一颗通透的心。

夜色渐浓,医馆里点起了油灯,药香在空气中弥漫。双经渡坐在灯下,翻开晋王送来的医书,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忽然想起边境那些痊愈的士兵,想起小镇上因他而得救的灾民,想起韦贵妃舒展的眉头,想起晋王释然的笑容。

他拿起笔,在《疫症杂录》的扉页写下:“医道漫漫,渡人渡己,皆在一心。”

窗外,月光如水,静静洒在“济世堂”的金匾上,也洒在无数沉睡着的百姓屋顶。明天,又会有新的病人上门,新的故事开始。

想知道双经渡如何将医术传承下去?晋王赠予的孤本中又藏着怎样的医道奥秘?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