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2集:御前辩诬(2/2)
皇帝沉默不语。双经渡的话句句在理,逻辑缜密,由不得他不信。
正思忖间,李德全捧着一叠处方匆匆赶回,将方子呈给皇帝:“陛下,这是双先生近三个月给贵妃娘娘开的方子,请陛下过目。”
皇帝拿起最上面一张,与那封“逆信”并置,果然如双经渡所言,处方落款的“渡”字收笔处,皆有一个细小的顿点。他又凑近细看墨迹,处方的墨色确实偏暖,隐约可见细微颗粒,与“逆信”的冷亮墨色对比鲜明。
“哼,”皇帝将两纸扔在案上,脸色稍缓,“如此拙劣的伎俩,竟也敢拿来欺瞒朕。”
双经渡道:“陛下明察秋毫,实乃苍生之福。只是,伪造书信者,敢攀诬朝廷命官(虽非实职,却常入宫诊治,也算得朝廷倚重之人),其心可诛。若不严查,恐日后宵小之辈效仿,扰乱朝纲。”
皇帝点头,看向李德全:“传朕旨意,着大理寺即刻彻查此事,务必揪出幕后主使,查清伪造书信的来龙去脉,不得有误!”
“奴才遵旨!”李德全躬身应道,转身疾步去传旨。
双经渡心中微松,却未露半分欣喜,只是拱手道:“陛下圣明。臣蒙此不白之冤,虽心有坦荡,却也知此事牵连甚广,愿配合大理寺调查,以证清白。”
皇帝看着他,忽然问道:“你被传召入宫时,可知是为此事?”
“不知。”双经渡如实回答,“只接到内侍传旨,说陛下召见,臣便来了。”
“你就不怕……这是鸿门宴?”皇帝追问,眼中带着一丝探究。
双经渡淡然一笑:“《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臣行得正,坐得端,何惧之有?若真有冤屈,陛下乃仁德之君,必能明断;若臣真有错处,伏法亦是应当。生死荣辱,皆是定数,执着无益。”
这番话听得皇帝心中一动,想起李修远曾提及的《金刚经》禅理,再看双经渡,竟觉得他身上有种超然物外的气度。他摆摆手:“罢了,你且回去吧。此事未查清前,暂莫远行,大理寺或有问话。”
“臣遵旨。”双经渡深深一揖,转身退出御书房。
走出宫门,阳光洒在身上,带着初春的暖意。双经渡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轻轻吁了口气。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息,伪造书信的幕后之人一日不揪出,他便一日难安。而能调动人手伪造笔迹、构陷自己的,除了那个被戳穿谎言的张万贯,还会有谁?
他脚步不停,向医馆走去。街角处,一个黑影见他安然出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迅速隐入巷弄深处。
想知道《双经问渡》中,大理寺能否揪出幕后黑手?张万贯又会有何动作?且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