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抗战:队伍拉起来后,老李人麻了 > 第111章 有独立营在,谁敢动咱一根汗毛?

第111章 有独立营在,谁敢动咱一根汗毛?(2/2)

目录

像我们这种种地出身的,也没问题,独立营会给划一块地,让你开荒种田。

总之,在这新中村里,只要肯出力,就绝不会饿着。”

确实,那些逃到新中村的人千万别指望天上掉粮食,坐等别人发救济,那是做梦。

人人都得干活,都得出力。

只有这样,新中村这块根据地才能稳得住、发展起来。

要是来了一群光吃不干的闲人,独立营再厉害,不出三天也得被拖垮!

当然,刚到村子时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独立营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不管,多少会先给口饭吃。

可这接济只是临时的,长久靠施舍过日子,那行不通。

李云龙面色微沉,问道:“那你们住的地方呢?在哪安身?”

大婶抬手朝村子东边一指:“瞧见没?那边一堆人在盖房,热火朝天的,那就是咱们未来的家!为了不乱套,后勤部门专门划出一片地给难民建屋。

你想盖房,就得自己去山上砍木头、挖土烧砖,材料得自己想办法。

也可以先借住在本地人家,搭个铺凑合一阵子……不过嘛,借住总归不是长远之计,等手头宽裕点,有了力气和材料,自然还得建自己的窝。”

新中村是依着山势建起来的村子。

原本规模就不小,只是前几年战祸不断,不少人逃荒去了外地,村子一度冷清下来。

可即便如此,整个村落的地界依旧宽阔。

尤其村东头那片山洼谷地,平坦开阔,本来人少用不上,现在人口越来越多,正好拿来开发。

如今村子里人是多了,但土地、资源都还够用,基本生活完全能保障。

赵刚和李云龙听着大婶絮絮叨叨地说完,心里也明白了独立营对待难民的路子。

说白了,你可以来落脚,可以求生路,但不能当寄生虫。

必须投身到村子的建设里去,靠双手吃饭穿衣取暖。

只要大家都肯干,这片根据地迟早会兴旺起来。

而独立营对难民也有一整套办法,既不让任何人饿死街头,也不养懒汉。

这一番制度安排,让赵刚和李云龙都有些意外。

政策周全,执行到位,便能把流离失所的灾民转化成建设根据地的力量。

赵刚看着大婶,又问了一句:“那大婶,您自个儿怎么看独立营?还有那位苏墨营长?”

大婶一听,立马竖起大拇指:“好!真是好啊!独立营是真真正正为老百姓打仗的队伍,守住了咱这方平安。

要不是有他们在,我们哪敢安心种地、盖房、过日子?我家儿子也参军了,进了独立营——这不光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咱们自家啊!”

这话一出口,赵刚和李云龙不由得交换了一个眼神。

从大婶语气里的那份骄傲,就能听出来——她是以儿子加入独立营为荣。

那个年头,当兵上战场,九死一生。

可她不说怕,反而满脸自豪,可见她是真心实意地拥护这支队伍。

独立营能在百姓心中扎下根,不是偶然。

大婶没留意两人的神情,继续说着:“苏墨营长那就是英雄人物,真正的抗曰英雄!只要有他在,我们就觉得踏实。

虽说是个当官的,但从不摆谱,常和大伙儿一起吃饭拉话,啥都能聊。

我觉得这样的长官,才是真的好官!”

李云龙默默点了点头,语气诚恳:“好……谢谢您,大婶,我们都清楚了。”

大婶一脸关切地对赵刚和李云龙说道:“两位啊,听我一句劝,还是留在新中村吧!这儿可不比别的地方,你们要是去了别处,未必有这里安稳、舒心。”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