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有独立营在,谁敢动咱一根汗毛?(1/2)
战场上的真实感受,哪是道听途说能比得了的?
苏墨一看楚云飞这神情,便已了然于心,笑着打趣:“楚兄,你是存心要考较我一番?”
楚云飞朗声一笑:“哪里哪里!不是考你,是真心想取经啊!这次阎长官派我们这批高级军官组成交流团到八陆军这边,本就是为着互相学习、互通有无。
还望苏兄不吝指点!纸上谈兵终归空泛,只有真刀真枪干一场,才算见了真章!”
苏墨点点头:“好!楚兄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你想瞧瞧我们独*立营打仗的本事?没问题!你且安心住两天,包你看到一场像样的仗!”
这话一出,楚云飞眼中顿时有了神采:“那我就在贵地叨扰几日,向苏兄好好讨教!”
楚云飞想亲眼见识独*立营的实力,苏墨自然乐意成全。
况且,眼下有这么多曰军战地观察团的重要人物在场,岂能为了藏拙而错失良机?那才是因小失大。
不如大大方方亮出实力,让楚云飞看得清楚、记得牢靠。
与此同时。
赵刚和李云龙并没去营部点卯,也不是贪睡懒觉,而是悄悄出了门——两人决定微服走访村里百姓。
前一日白天,苏墨曾带他们在根据地转了一圈,算是走马观花看了个大概。
可李云龙觉得不过瘾,夜里跟赵刚合计了一下,干脆一早换上老百姓的粗布衣裳,扮作流落至此的难民,打算深入村中听听实话。
他们想摸一摸乡亲们对苏墨和独*立营的真实看法。
此时二人已换了装束,走在新中村的小路上,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李云龙边走边嘀咕:“老赵,咱这么偷偷摸摸打听事儿,是不是有点对不起苏墨?好像信不过人家似的。”
赵刚摇头道:“这不是信不信的问题,是要学真本事。
咱们要想把马鞍村也建成这样的根据地,就得知道老百姓心里怎么想。
只听领导讲不行,还得听听老百姓怎么说。
你难道不想让咱们团部驻地也变成这样人人安心过日子的地方?”
马鞍村正是新一团的驻扎地。
李云龙挠了挠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行吧,你说咋办就咋办,俺老李听你的!”
两人沿着村道走了不远,见一位中年妇人正在院前晾衣服,便上前搭话:“大嫂,今儿个好哇?”
那妇女抬眼打量两人,见生面孔,便问:“你们是刚逃难过来的吧?”
李云龙咧嘴一笑:“哎哟,您真是火眼金睛!”
赵刚接话道:“大嫂,我们确实是刚来的,人生地不熟,想问问这新中村是个啥情况,能不能跟您聊几句?”
妇女爽快地说:“有啥不能聊的!这儿可是好地方啊!你要我说,整个周边都找不出第二个像新中村这样的福地。
能安身,能吃饱,穿得暖,这年头还能图啥?不容易啊!”
说着说着,连连称赞,满脸感激。
赵刚又问:“您是本地人吗?还是也从外头来的?”
“我跟你俩一样,”她叹了口气,“原先住在隔壁镇上,那边三天两头遭鬼子扫荡,伪军还常来‘清xiang’,搅得鸡犬不宁。
听说这儿有八陆军护着,治安好,活路宽,我就带着孩子跑了过来。
你们既然来了,就好好留下,别怕鬼子来犯,有独立营在,谁敢动咱一根汗毛?”
赵刚顺势再问:“那这独立营……待咱们这些外来人怎么样?会不会排外,不让落脚?”
大婶:“独立营当然是值得信赖的……那可是多年来一心为国为民的抗曰队伍,跟咱们老百姓亲如一家啊!不管是谁逃难到了新中村,不管是外来的灾民,还是原来的村民,来了就是一家人!独立营对像我们这样背井离乡的人也从不推诿,会根据各人本事安排活计。
要是你有手艺,比如当过医生、护士,或是会修机器、做木工、搞建筑的,他们都会给你安排合适的差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