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开局性转,丞相他对朕图谋不轨 > 第187章 海路起航

第187章 海路起航(2/2)

目录

“你这奸商,倒是会挑时候坐地起价。防治坏血病的法子关乎船员性命,刻不容缓,你先交出来。至于更精准的海图测绘技术……容我再攒攒情绪值。那些异界物种,听起来倒有点意思。”

系统立刻欢快地回应:

“好嘞!交易达成!《柠檬、豆芽等富含维生素食物长期储存与食用指南》及简易提取物制作方法已发放至研究院生物医学所!主人果然深谋远虑,爱兵如子!(^▽^) 期待您早日攒够情绪值,解锁更高级的导航科技哦!”

在万众期待的“威远级”铁肋木壳战舰尚在船台上有序建造的间隙,帝国的海洋战略并未停滞。

二十艘经过精心挑选和强化改装的大型福船,已然在泉州、广州两港集结完毕,升帆待发。

这些船只不仅保留了利用风力的传统帆装,更在关键部位进行了结构加强。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每艘船的侧舷都预留了可开启的射击孔,内部装备了经过防水处理的“火龙箭”发射架;在甲板两侧,则固定安装了数架可旋转、射界广阔的“惊蛰连弩”,以应对可能的海盗或冲突。

水兵们正在甲板上紧张地练习使用新配发的、不同颜色的信号火箭,只见一道道赤红色的焰火拖着尾迹冲天而起,在碧海晴空之下格外醒目,用以在视线范围内进行舰队间的快速通讯。

与此同时,广州港市舶司衙门前张贴出的新告示,引发了中外商人的热烈围观。

除了调整优化的常规税则,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条前所未有的新条款:

一是“官仓寄存”服务,商船可将军需补给之外的富余商品,以较低费用寄存于官方建设的、守卫森严的保税仓,待找到合适买家再行提取,减轻航行负担与风险;

二是“海损补偿”机制,商船可依据货物价值,在出航前向市舶司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金”,若航行途中因风暴、触礁等意外导致货物损失,经核实后可获得部分补偿,降低远洋贸易的血本无归之险。

一位常年来往于东西方的大食商人,捻着卷曲的胡须,对着告示看了又看,眼中满是惊叹:

“这‘保险’之说……闻所未闻!若是真的,倒是给了我们这些搏命海上的人一条后路!”

旁边一位岭南口音的商人接口道:

“是啊!以后跑更远的航线,心里也多了几分底气!至少风暴沉了船,不至于倾家荡产。”

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官府的话……能信几分?这不会是变着法子多收钱吧?”

“我看未必,如今这位女帝陛下,行事往往出人意料,却又言出必行。且看看首批尝试的人结果如何……”

众说纷纭,但空气中无疑弥漫着一种对新政策的浓厚兴趣与对朝廷开放新风的揣测。

一些嗅觉最为灵敏的商人,如江南丝商、闽地茶商,已经紧急开始盘算库存,联络船主,准备紧跟朝廷的步伐,组建船队,前往那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蓝海,赚取这政策红利下的第一桶金!

没过几日,首批通过严格审核、获得“甲级远洋特许状”的几家江南大型商帮,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他们的船队首领,郑重地在主船船头悬挂起特制的青龙旗!

这是经朝廷认可、享有一定官方庇护与优先通关权利的远洋商队标志。

船上的舵工、火长们,则聚集在一起,认真学习使用由“天工院”统一制造、发放的新式罗盘和六分仪,这些精密仪器上,均清晰烙着“天工院监制”的印记,代表着帝国最高的工艺水准。

最让那些在海上漂泊了大半辈子的老船工们啧啧称奇的,是船上安装的新式舵轮系统。

一名来自研究院的年轻工匠,正指着图纸向围观的船员们解释:

“诸位请看,这套转向机构,借鉴了正在研发的蒸汽机项目中的压力密封与轴承技术,不仅更加耐用,转舵时所能省下的力气,至少有三成!以后哪怕遇到大风浪,操舵也不会像过去那般费力了!”

虽然完全体的蒸汽巨舰尚停留在蓝图与船台之上,但其研发过程中所诞生的诸多附属技术,已然开始如涓涓细流,反哺并提升着传统的航海领域,为帝国即将展开的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默默地夯实着基础,积蓄着力量。

目录
返回顶部